從小組合作學習談課堂教學評價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本文以小組合作學習為背景,介紹了數學課堂評價的幾種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小組合作 合作學習 課堂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2-0089-01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增強學生探究學習意識,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全過程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因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關注。本文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參考,闡述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評價的特點,提出課堂教學評價的策略。
1.豐富評價對象,提高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
課堂評價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墩n程標準(2011年版)》 指出: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
所謂“評價對象多元化”,即在對學生展開評價過程中,注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學生興趣愛好、情感體驗、課堂表現、學習習慣以及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等展開綜合的評價。評價對象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僅面向部分表現勇躍的學生。
比如:教學小學數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可能性》一課,教學例2,教師設計小組合作活動,要求把4張撲克牌(紅桃A、紅桃2、紅桃3、黑桃4)打亂次序后反扣在桌上,從中任意摸出1張,摸后放回,再打亂后繼續摸,一共摸40次。將每次摸到牌的花色記錄在表格中,再觀察數據,說明摸到哪種花色的可能性大。各小組開始分工合作。
活動完成以后,除了匯報“你發現摸到哪種花色的可能性大?”這一問題,教師繼續追問:1.在剛才的小組合作中,你們小組遇到了什么困難?你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2.我們發現第五小組最先完成了活動任務,而有的小組卻用時間較長,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學生紛紛舉手。
學生1:我們小組遇到了剛開始有點爭吵,為了保證記錄數據準確,我們組有兩名記錄員,其它3人一共要摸40次,每人摸幾次出現了爭論。
教師:看來是人員分工方面出現了問題。那后來是怎么解決的呢?
學生1:后來我們讓每位記錄員也摸5次,這樣大家都同意了。
教師:看來活動開始之前確實應明確職責。
學生2:我們小組是最后完成任務的,因為摸牌的學生動作太快,記錄員還沒有記錄好,他們就開始摸下一次了。所以,雙方爭吵起來,最后,活動重新進行一次。
在此過程中,教師針對以下情況展開評價:是否能根據要求圍繞主題展開討論,小組是否有明確的分工,小組成員參與各自任務的積極程度如何,是否能配合默契,是否能條理清晰地總結任務的完成情況,通過對這類評價對象的設立,提高學生的小學合作與交流能力。
2.關注小組學習過程,評價側重發展
評價的內容不僅要包括學生對數學知識、基本技能、概念規律的掌握和理解,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探究的方法與能力、行為與習慣等方面的變化與進步。
一是過程與結果兼顧。例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一課時,A組學生按照老師的提示將梯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很快得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B組學生總想將梯形的面積轉化成三角形的面積,但由于缺乏經驗,結果沒有成功。評價時,我們不能簡單地說B組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失敗的,他們在探索中獲得了一種探索艱難性的體驗,具有不可量化的“長效”和“內隱性”。從學習過程上看,B組學生的收獲就比A組學生收獲大。所以,評價時要注意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
二是個體與整體兼顧。在小組合作中,教師就注重對小組評價,把注重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無論是對小組評價還是對小組成員個體的評價,都必須把“小組合作表現”列為評價的主要內容之一。
3.組際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在以往的評價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老師是在唱獨角戲,老師對學生所下的結論就說明了學生的學習狀況,而學生只是一個聽眾,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只能隱蔽在心理,采取保留的態度。
例如:在《確定位置》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嘗試著把“小明”的位置表示出來。在各組匯報了后,教師適時組織學生之間的互動評價。
學生1 :我覺得第一小組的方法好,他們用文字直接把“小明”的位置寫出來讓人一讀就明白。
學生2 :我覺得第二小組的方法有創意,他們用了畫符號的方式表示,很好看,很形象,我們小組要向他們學習。
學生3 :第二組的很形象也有創意,但如果圖上的人很多,用畫符號的方法表示位置就會很麻煩,我覺得第三小組的更好,他們組只用了兩個數字就把“小明”所在的位置表示出來了,既簡單又明了…… 在評價中,學生學會欣賞他人,反思自我,促進了各小組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我們在注重組內互評的同時,更注重組際互評,讓學生對合作小組集體做出合理的評價,從中反映學生集體或個人的素質情況。通過這種評價,可以使學生增強集體責任感、集體榮譽感,并進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
隨著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的不斷完善,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的是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即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家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偏位與匡正[J].教育科學論壇,2011(7):23
[2]秦云峰.小學數學課堂評價微探[A].2016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1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