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要從小作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今國內教育中,國家高度重視語文教育,教育局推出了一系列新課改,目的就是提高全民的語文文化素養。語文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文學課程,自古就有其雛形。隨著歷史的演進,國家與國家交流的深入,拼音、筆畫、字詞等的探討融入了全球各地。其中語文作文也占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作文是人們結合所學所得而總結出的體會,在語文教學中,作文占有濃墨重彩的一筆。教師們針對作文這一占比極高的內容進行了一系列的策略探究,提出了大作要從小作啟的方法。這是為了讓學生從日常生活切入,從日常的簡短作文開始鍛煉自身的語文寫作能力,進而放眼著手大作,將從小作文的所學所得融入到大作中,進而超越自我。
關鍵詞:語文;作文;小學;練筆;策略探究
引言:
小學語文中,不少學生對寫作這一塊充滿著無從下手的恐懼,教師也因此焦頭爛額。如何下筆、下筆又如何美化辭藻、會不會離題等等問題始終盤旋在寫作的同學中。但是寫作是考驗學生語文水平的一項基本標準,只有通過寫作,做出完整的語句文章,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從小練筆獲得創作大作的啟發,可以讓學生通過日常的小練筆提高日常語文寫作的密度,進而加強語文的訓練程度。語文教材是環環相扣、層層漸進的,而通過日常寫作,學生的創作能力也會因此突破。新方法帶來的效果不言而喻。
一、語文課堂中的隨堂小練筆
課堂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場所,教師的教學新思路可以有效提升課堂質量。寫作課堂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并有能力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在這一方面,教師可以有很多種創新方法[1]。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有序組織學生對教材中的課文進行續寫。例如在三年級下冊的語文教科書中,有課文《荷花》,作者由觀賞荷花進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變成了一朵荷花在池塘隨風搖曳。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隨堂任務,比如對課文進行仿寫。如此一來可以了解學生是否充分理解了這篇課文,在仿寫后也可以提升同學們的文學素養。
續寫也可以成為一個創新秘訣。在課本中,《陶罐與鐵罐》這篇課文發人深省,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闡述著值得人們深刻反省的道理。在文末,人們只見陶罐身影卻不見鐵罐,教師可以在課后讓學生進行簡短的續寫,描寫陶罐的心理活動,通過陶罐的想法表達自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課文《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向教師和學生展示了《清明上河圖》的動人風采。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是否還知道其他的著名畫作并對自己了解的進行描述而寫下來。如此不僅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更是一個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機會。
隨堂小練筆通過簡短的課內與課外小作文,讓學生的作文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谡Z文教材的整體性,教師可以改變讓學生一周一篇周記的作業布置方法,而轉化成每日小練筆或者小日記,如此積累形成素材本,通過簡短小作進而為大的作文提供豐富的創作源泉。
二、策略探究的基本原則
?。ㄒ唬W生主體性原則
在日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地把學生放置于中心地位,對每個學生進行密切關注,通過日常作業了解各個學生的寫作風格進而更好地溝通指導。學生要充分表達自己,在日常小練筆中不要存在害怕犯錯誤的心理,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俗語自幼就家喻戶曉,只有日常作業多犯錯才能增加改進自我的機會[2]。
(二)激勵性原則
既然提到學生的犯錯不可避免,那么教師應該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甚至可以創新對學生的指導制度。教師可以激勵性的教導學生,讓學生產生寫作的欲望,對待犯錯的學生可以采用“懷柔”政策,對學生的問題細心分析解答,進而避免學生對語文寫作產生恐懼感。
?。ㄈ嵺`性原則
行動是實現目標的基本方法,教師應注重實踐性,多多關注學生的寫作狀態與寫作成果,及時根據實際調整課堂方式,進而創造更好的語文教學思路。
?。ㄋ模﹦撔滦栽瓌t
大作要從小作啟就是一個大方面的創新,而小方面的創新就藏在學生日常的小練筆中。在日常學習中,學生要敢于突破,勇于犯錯,如此才能突破陳舊的思想牢籠進而用新思路、新方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而教師也要勇于創新,敢于突破傳統的、固定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更有興趣地接受知識。
?。ㄎ澹┭驖u進原則
在日常的小練筆中,學生通過課文難度的逐漸加深進而進行由簡到繁的寫作練習,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可以從最初的仿寫、續寫進而加深,開始創作新思路。
?。┮虿氖┙淘瓌t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人亦如此。每個學生都存在個體差異性,有的學生理解能力強,也許一讀課文就可以進行隨堂小練筆的寫作。而有的學生理解能力差,也許需要稍加點撥才能理解文章主旨。對于這些情況,教師應該給每個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需要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則。
三、策略探究的意義
大作要從小作啟的策略探究充實了語文寫作的教學方法。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事情時刻發生著,素材本是捕捉日常中創作源泉的工具。小練筆因為篇幅短小而難度略低,每日的練筆可以使學生保持寫作的狀態,而推翻一周一篇周記的壓迫心理。如此創新形式大大降低了寫作淪為學生負擔的可能。
四、結束語
語文教學應該多多創新形式,如若教師改善死板沉悶的課堂環境,轉變為活躍互動的課堂方式,學生的創新思維將會被無限帶動。創設大作從小作啟的小練筆模式,讓學生一改對寫作的恐懼常態,反而對寫作產生了興趣,進而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在寫作上,如此創作的文章也充滿了靈性。而教師也不會像往??赡芤驅W生的作業濫竽充數而懈怠批改,而是會更多地與學生進行紙上互動。如此一來形成了良性循環,學生的思維多角度、多方面的發散,提高了寫作課程的質量,也推動了語文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徐卉.語文教學中小練筆的探索與研究[J].成才之路,2017(5):66-66.
[2]金海丹.小學語文第二學段“小練筆”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上),2017(1):63-63.
?。◤V東省惠州市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陳江東江小學 廣東惠州 5162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