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從小做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環保意識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不僅要對成人進行教育,更要從娃娃抓起。而幼兒不論從生理還是心理都不同于成人,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不宜采用成人模式。鑒于此,本文從當前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育的原則以及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等進行了闡述,以此希望對幼兒環保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幼兒 環保 教育 教學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注重環境保護。中央很早就提出了可持續發展之路,可持續發展,除了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之外,還要注意環境保護。環境保護人人有責。也就是說環境保護不僅僅是成人的義務,幼兒也責無旁貸。而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的責任就落在了我們這些幼教工作者的肩上。[1]
一、幼兒園環保教育的原則
幼兒時期的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幼兒的特點又比較突出,所以新時期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要把握方法和原則。鑒于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獨特性和差異性,其不同于成人,所以在環保教育的過程中要遵守以下原則:[2]
1.滲透性原則
幼兒的身心尚未成熟,不同于成人,很難理解和接受大道理和直接的知識灌輸。幼兒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切忌急于求成,這樣不利于幼兒的成長。所以在其教育過程中要遵循滲透性原則,即將環保的理念滲透在幼兒一日的生活中,培養他們養成環保的意識和習慣。[3]
2.趣味性原則
幼兒的思維尚處在直觀思維階段,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要避免教授抽象性的知識,而是應該在內容和形式上要與幼兒的年齡特點相符合。幼兒的一個天性就是愛玩,他們喜歡趣味性的活動,因此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將環保教育與幼兒的生活、社會相結合,用幼兒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和內容拓展環保教育的廣度和深度。[4]
3.激勵性原則
幼兒,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不成熟。所以很難判斷事物的對與錯。其判斷的標準大多來自成人的價值引導。所以,幼兒在環保方面做的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師就要及時給予肯定,以便幼兒加強這方面的意識,促使其成為環保素質的內化,進而養成環保習慣。
二、環保教育存在的問題
1.注重理論,缺少實踐
當前對幼兒的環保教育形式大多還是采用成人化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論和知識說教層面,沒有契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去尋求教育模式,這與幼兒的思維能力階段發展趨勢相違背。所以要想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教育形式。[5]
2.未能結合其他領域教育形式
在當前的幼兒園教育中,講到環保教育的時候,往往就是單純講環保教育,未能與其他領域教育活動有機結合,沒有從整體出發滲透環保教育,這樣就導致了其整體教學效果并不明顯。
三、環保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1.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環保意識
在幼兒園中,教師是幼兒接觸最多的對象,也是其模仿的對象。所以要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教師自身就要具有較強的環保意識,了解有關的環保法規和政策。提高幼教工作者的環保意識,可以請環保局的有關同志到幼兒園為幼兒教師開展相關知識講座,并組織環保知識競賽,組織教師通過網絡學習環保知識等。
2.將環保教育滲透到一日生活中
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時,促使幼兒由不自覺轉化為自覺的行為。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教育孩子養成隨手關燈, 節約用電、用水和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在一日活動中, 我們都會帶領幼兒去園外撿紙屑, 告訴幼兒看到地面上果皮、紙屑要撿起來扔到果殼箱里, 并在班中開設“地球環保小衛士”獎, 及時獎勵他們, 不斷增強孩子的環保意識。通過瀏覽、參觀的形式。在幼兒園內,可以使用故事、兒歌、繪畫、多媒體等形式,來開展環保教育。我們也可以組織孩子們實地觀察,孩子在看到車輛排放尾氣,煙囪冒出濃煙,就會因空氣被污染而感到不舒服,再帶他們來到環境優美,充滿綠色的樹林或公園。然后通過對比,幼兒們就體會到樹林和公園里的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明白了一草一木的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又比如,我們可以組織孩子們在工廠附近或建筑工地附近聽聽一些機器帶來的噪音,讓他們意識到噪音的危害,引導孩子在看電視時、玩耍時、上樓梯時、公共場所說話時,都要控制好自己的聲音,來使他們初步意識到要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讓他們知道自己可以為環境保護做一些幫助。
3.改造利用廢舊物品,充實活動角的同時,培養環保意識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活動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對其有極深的影響力。所以在布置活動角的時候,可以利用一些廢舊物品,培養幼兒的廢物利用的意識。舉個例子,收集用過的可樂瓶可以做成一串串迎春花,雪碧瓶變成臨風搖曳的柳條,用過的塑料袋變成木棉花,用過的孩子喝過牛奶箱變成一個個垃圾桶。用礦泉水瓶做垃圾回收站,用方便面碗做民族鼓等。
4.利用“環保紀念日”適時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重視與環境相關的紀念日,幼兒園更要注重環境紀念日主題活動的開展。例如我國的植樹節,以及世界無煙日、世界環境日等這些環境紀念日,要讓孩子記住這紀念日日期的同時,還要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以起到環保教育的作用。幼兒園可以通過講故事、畫圖畫、唱歌跳舞、做游戲等活動,來圍繞紀念日開展環保教育以及宣傳環保活動,使孩子能夠積極參與到與保護環境的相關綠色活動中。
節日是教育幼兒的好機會。例如:中國植樹節(3月12日),愛鳥周(4月底),世界無煙日(5月31日),世界環境日(6月5日),世界糧食日(10月15日)等。圍繞這些紀念日主題,包括游戲、講故事、繪畫、歌舞、觀看影片、觀賞圖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及相應的環保宣傳活動和環保知識教育。
結語
環保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是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幼教工作者要從幼兒的現實出發,將環境教育的目標、內容和要求滲透到幼兒園教育的各個方面。盡一切努力使幼兒在接受教育的同時,豐富其環保知識,培養其環保意識。促進幼兒養成環境保護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田素娥.當前幼兒園環保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1(11):65.
[2]王秋艷.環保教育應從娃娃抓起[J].甘肅教育,2012(5):59.
[3]秦燕.淺談如何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J].保山師專學報,2013,23(3):85-88.
[4]董素華.淺談如何加強對幼兒的環保教育[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11):148.
[5]高蘭慧.學前教育中實施幼兒環保教育的策略[J].中國環境管理,2010(12):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