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蒙授小學生漢語素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漢語閱讀能力是蒙授小學漢語教育最主要的一面,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會讓學生受益一生。闊拓展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伸。在拓展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學會知識的遷移。同時,開闊了學生視野,使學生獲得豐富的課外知識,在培養和提高蒙授小學生的漢語聽說讀寫能力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蒙授小學生;漢語素養;拓展閱讀;途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3C-0010-02
隨著農牧民進城務工潮流的興起,呼和浩特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在這里,蒙古語授課學校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多數學生是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父母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學生中留守兒童居多,學生個性呈多樣化:性格內向、沉默寡言、不善于與人交流、在公眾場合不善于表達等等。而且,漢語在蒙古語授課學校是第二語言,學校、家長更重視第一語言蒙古語的訓練,導致學生漢語綜合素質提高緩慢。雖然學生日常使用漢語交流很普遍,但是對于漢語綜合運用不太理想,學生的漢語素養不能令人滿意。
筆者個人認為,漢語閱讀能力是蒙授小學漢語教育的最主要的一面,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會讓學生受益一生。對蒙授小學生來說,提高漢語閱讀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學習能力。想要提高蒙授小學生的漢語閱讀水平務必要培養他們的漢語閱讀能力,培養漢語語感、提高漢語運用能力。我們在組織漢語課內學習的過程中要努力創設漢語閱讀條件,筆者對蒙授小學生漢語拓展閱讀的途徑進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激發閱讀興趣,為漢語拓展閱讀營造環境
蒙授小學生漢語拓展閱讀關鍵在于閱讀環境的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會讓學生專心閱讀,感受漢語語言文字的魅力,逐步愛上漢語閱讀。目前,蒙語授課學校的情況比較特殊,大部分小學生是進城務工農牧民的子弟,孩子們只有在學校才讀書看書。平時在學校附近的小飯桌住宿,只有在周末或長假時才回到父母身邊,有的甚至一個學期才能見父母一兩面?;丶乙话阋彩歉议L工作或獨自在家看電視、玩耍。這種家庭環境導致有的孩子不愛閱讀,就算愛讀書也沒有書可讀。這給漢語教學工作及課外拓展閱讀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所以老師只能在學校帶動學生們進行課外閱讀,我們采取了各種有效的辦法,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
1.游戲閱讀。
小學生最喜歡玩耍,所以利用“玩”可以引起他們濃厚的閱讀興趣。例如:老師推出各種“玩?!鳖惖臐h語課外閱讀形式,如小組比賽、個人比賽等,在這類比賽中,誰讀的文章多,誰就能獲得好成績。目前,我們在課堂上采用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日有所誦》系列圖書,每周開展一次閱讀評比活動,得到了學生們的大力支持。
2.同步閱讀。
利用名著或熱門圖書排行榜,也是營造閱讀環境的好方法。如最近大熱的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毛毛蟲的天空》等,學生們特別喜愛,如果能把他們都喜歡的作品,通過老師、學生同步閱讀或學生之間比較閱讀,那么學生們的閱讀熱情會更高,收獲會更多。
3.創辦班級圖書角。
我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在教室設立圖書角。班主任用班費購買書籍,學生獻書,同時動員家長?,F在我們每學期統一購買書籍,家長平攤費用。
4.設置漢語閱讀課。
學校閱覽室有很多漢語文學作品和百科類的書籍,我們安排在漢語課上每個月去兩次閱覽室閱讀,讓學生多讀課外書,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書,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5.讀書交流會。
只讀漢語課外書,卻不跟別人交流讀后心得體會,提高學生的漢語聽說讀寫能力效果不明顯?!白x書交流會”是一種很好的形式。老師先讓學生用一周或一個月的時間讀一本書,在教師帶領下,學生對作品進行討論,交流心得體會,從而加深印象。
6.開展“課前五分鐘”誦讀活動。
充分利用每節課上前5分鐘時間,開展學生漢語誦讀活動。具體由任課教師指導、組織實施或者指導學生自己組織實施,根據漢語學科特點、學生年齡特點和班級特點采用齊讀經典、演講、朗誦、對話等形式,單人多人同時參與都行,時間是3~5分鐘?!罢n前五分鐘”誦讀活動在我們學校經過幾年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校學生的漢語語言組織能力、漢語口語表達能力、漢語寫作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選擇好漢語閱讀材料,為漢語拓展閱讀創設路徑
漢語拓展閱讀在材料內容的選擇上應該以課本為出發點,可以是課文的補充和延伸,也可以是比較閱讀和學法遷移的資料。拓展閱讀內容決定著小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筆者認為,在漢語拓展閱讀的材料選擇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重在答疑解惑。
學習五年級下冊《西湖》一課,對蒙古族學生來說,課本上找不到關于西湖的歷史傳說、景點的具體介紹及由來。我們可以通過補充材料幫助學生理解、欣賞。筆者在這一課導學案里加入了一些西湖景點的介紹,如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斷橋殘雪、三潭印月,也加了一篇賞讀文章《西湖故事》,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西湖的美麗。
2.重在具體深化。
課本中的有些文章是名家名篇的節選或改寫,我們把作者的原文加到導學案或同類文章推薦,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好地理解課文。如六年級《寓言兩則》這篇課文中,《鄭人買履》《鷸蚌相爭》這兩篇寓言全部是翻譯成白話的寓言,教師可以讓學生讀古文原文,也可以增加一些相同內容的寓言故事,讓學生在對比閱讀中加深理解。
六年級上冊《北大荒的秋天》一課中描寫了北大荒秋天的魅力。筆者在這節課的導學案中增加了名家筆下的北大荒,如丁玲的《北大荒》、張抗抗的《最美的北大荒》等名家文章,讓學生不僅在拓展閱讀中感受北大荒的景色,也感受漢語語言文字的魅力。
3.重在學法遷移。
這類補充拓展閱讀材料的選擇最好跟所學課文在文體、內容、中心的表達上相似。四年級下冊《不懂就要問》一文寫到了孫中山先生讀書的故事,筆者在這篇課文導學案里加了后面帶練習題的《魯迅愛書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名人是如何愛學習的,在后面基礎練習中得到了鍛煉。
《魯迅愛書的故事》后面的練習如下:
1.劃去括號中不正確的讀音。
2.把第4自然段中的錯別字圈出來,并訂正在下面。
3.結合短文內容,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暗靡娣藴\”的“匪”意思是:A、不,不是 B、不合理的,不對的 C、跟“不”搭用,表示必須。
4.用“ ———”畫出第5、6自然段的中心句。
5.讀了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通過這種基礎練習,由課內到課外遷移,從而打開了孩子的視界,更提高了孩子的漢語閱讀水平。
拓展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伸和補充。在拓展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學會知識的遷移;同時,對開闊學生視野,獲得豐富的課外知識,培養和提高蒙授小學生的漢語聽說讀寫能力起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第四版)[J].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李香梅.淺談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作文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4,(6).
[3]朱軍玲.淺談如何提高少數民族學生漢語寫作水平[J].成才之路,2010,(13).
[4]古麗更娜.如何培養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學生漢語聽說能力[J].時代教育,2017,(4).
[5]朱建強,劉紅.談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應用能力培養中應注意的問題[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8).
[6]安尼瓦爾·阿不都拉.創建漢語口語教學資源庫的探究[J].科技視界,2015,(11).
[7]古麗吉克拉木·阿地里.如何提高少數民族學生漢語寫作的能力[J].快樂閱讀,2015,(6).
[8]蘇德,袁梅.少數民族雙語教育:機遇·挑戰·策略[J].中國民族教育,201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2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