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五首》課堂訓練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強記憶·夯實基礎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登幽州臺歌》中寫詩人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句子是 。
?。?)《登幽州臺歌》中寫詩人獨立于悠悠天地間,孤寂悲涼之情油然而生的句子是
。
?。?)《望岳》遠望泰山,以距離之遠烘托泰山果然名不虛傳的詩句是
。
?。?)《望岳》中寫詩人凝神細望,蘊藏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的句子是 。
(5)《登飛來峰》處處寫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實寫眼前景,又比喻 ,
現在一般用來比喻 。
詩中的“最高層”,字面是指 ,實則指
。
?。?)《游山西村》不僅寫出了山村山環水繞的美景,而且讓人從中悟到鍥而不舍就會產生希望,出現新的境界的詩句是
?。?)《游山西村》中意在說明農家酒味雖薄,
但好客情意卻十分濃厚的詩句是
。
(8)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寫詩人辭官后的離愁別緒。詩人載著“浩蕩離愁”辭官還鄉,卻仍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詩句是 ,
。表達離愁的詩句是
。
<<<重理解·感悟課文
2.閱讀《登幽州臺歌》,回答下列各題。
?。?)對本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詩中的“古人”“來者”指的是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
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間的寬闊襯托孤寂之感。
C.“愴然而涕下”是因為時間的消逝,空間的寂寥。
D.“幽州臺”即“薊北樓”,是當時燕昭王禮賢下士的處所,詩人因此有感而發。
?。?)《登幽州臺歌》這首詩在遣詞造句上沒什么特別之處,但千百年來卻一直不減它動人的魅力。試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藝術表現上的特色。
3.閱讀《望岳》,回答下列各題。
?。?)文中“割”字煉得極好,試分析其表達作用。
?。?)賞析“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閱讀《登飛來峰》,回答下列各題。
(1)這首詩中,“浮云”一詞的寓意是什么?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5.閱讀《游山西村》,回答下列各題。
?。?)“柳暗花明”寫出了自然美景,那么,為什么要用“暗”來形容“柳”、用“明”來形容“花”?而且,“柳暗花明”演變成為一個成語,那它現在的意思通常指什么?
(2)“古風存”一句用來贊美農民的什么品格?
6.閱讀《己亥雜詩》,回答下列各題。
(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這首詩的精華所在。請自選一個角度(或語言、或情感、或哲理),寫一段鑒賞性文字。
?。?)對這首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反映了詩人辭官后不甘消沉,決心繼續關心國家大事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B.更護花的“花”比喻青少年,此句表明詩人要為培養下一代所做出的犧牲的決心。
C.后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議論。
D.“落紅”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愛國情懷的志士。
<<<測思維·拓展能力
7.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花下醉
◎[唐]李商隱
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
(1)概括首句“不覺醉”的原因。
(2)有人說詩中的三、四兩句是仿白居易《惜牡丹花》中“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中的前兩句而來,你怎么看?請簡要分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3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