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在小學語文詩歌課堂開展立體化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實施,立體化教學策略以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體現出目前我國素質教育的精神,并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立體化策略應用于詩歌教學課堂,不僅要創設情理交融的教學情境,建立點面相結合的知識體系,還要建立互動交流的教學空間,以促進立體化策略在小學語文詩歌課堂教學中使用的高效。
關鍵詞:立體化策略;小學語文;詩歌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07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73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詩歌教學,能夠開拓學生的眼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立體化教學策略, 是一種全方位與立體化的教學體系與教學模式。為了更好地開展小學語文詩歌教學,有必要結合一線教學活動中的經驗,探究課堂運用立體化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情理交融的教學情境
身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創設一個非常好的教學環境,這樣才能有利于開展相應的詩歌教學活動,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增強其學習詩歌的熱情,讓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學習詩歌。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喜愛具體形象的事物,缺乏相應的感悟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不強。我國古代詩詞往往擁有優美的意境。教師在講授古詩詞時,可以借助古詩詞的詩意,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二、建立點面結合的知識體系
立體化教學是一種進行綜合化教學的方式,一種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教學模式。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這一教學模式時,要選擇那些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法,這樣小學生才會對學習詩歌充滿熱情,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對課本的講授往往不重視學生的作用。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對過去的教學模式進行革新,推崇講讀互相結合,其教學模式也要采用詩解詩的聯想式,建立以點帶面、點面互相結合的知識體系。也就是說,語文教師在講解某一首詩歌的過程中,不要只講解這一首詩歌,而是要通過這首詩歌,對于這首詩歌有聯系的作品進行相應的聯系,并把這些知識融合在一起,讓學生通過這一點來學到更多的知識。因此,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學到了這首詩歌,還進一步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這才是學生學習的真正精髓所在。所以,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出現,一方面能夠引導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建立互動交流的教學空間
立體化教學模式指的就是利用開放的形式進行教學。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普及,最需要的就是有一定空間供學生與教師交流活動,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學空間是非常固定的,其布局是固定的,都是由一張講桌與眾多座椅構成。這種布局從形式上來看是非常封閉的,教師與學生的空間距離是非常遠的,其情感距離也會被進一步拉大,很難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嚴重壓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現有的封閉式課堂教學空間模式,為開放式的教學空間模式。例如,教師可以將班級里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讓組與組之間進行一定的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通過在小組討論這樣的民主環境中,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師的課堂授課中。對現有的課堂教學結構進行相應的優化,這樣學生們才會互相幫助,并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有利于完善現有的知識體系。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時,可學會該怎樣自主地思考問題,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開展開放靈活的教學活動
小學生的思維是比較獨特的,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且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是活潑愛動的,對所有的事情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特別是對那種可以自己動手動腦的實踐活動,有著濃重的好奇心。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對現有的詩歌學習方式進行拓展,設置諸多小學生感興趣的實踐教學活動,讓每一名小學生都能享受實踐學習的機會。在學生進行實踐學習時,還要激發他們學習詩歌的興趣。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春曉》時,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說一些與春天有關的詩詞,并進行相應的比賽。在這一過程中,誰說的與春天有關的詩詞越多,在課堂上背誦得越好,就可以獲得越好的名次。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比賽,在比賽中獲得勝利,也可以獲取名次。利用比賽的方式,可以對立體化教學模式進行構建,學生才會對學習詩歌充滿興趣。
隨著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提出,詩歌學習的方式也要進行豐富。詩歌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學,也可以在課外學習。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學校豐富的資源,開展立體化古詩詞學習。
通過不斷的實踐教學,使詩歌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真正地融入學生的真實生活中,與學生心靈有機融合,讓詩詞文化真正能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之中。
參考文獻:
[1]李春英.試分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與方法[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
[2]張學俊.精致源于細致 細節決定品位——解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細節[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2).
[3]楊昕.小學數學微課及其翻轉課堂教學應用與實踐的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崔超(1982.12— ),男,漢族,河北石家莊人,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閆麗(1985.2— ),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小學一級,研究方向:教育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