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時期傳統文化在學校傳承發展的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傳統文化是我們國家燦爛文明的智慧,也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傳承。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傳統文化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在當前經濟社會新時代的背景下,傳統文化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甚至面臨著繼承和發展的危機。因此,我們應該分析當今校園傳統文化面臨的挑戰,并采取一定的對策來繼承和發展我們的傳統文化。
  【關鍵詞】新形勢;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度,中國有著悠久的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我們國家燦爛文明的智慧,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園。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傳統文化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前些年,中辦、國辦聯合發布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作出具體的指導性意見,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期校園傳承發展的重要性。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處于重大變革的轉型時期的背景下,優秀傳統文化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甚至面臨著繼承與發展的危機。
  一、新時期傳統文化面臨的挑戰
  首先,當今社會,我們國家不僅處于大變革的時代,而且還處于一個思想觀念錯綜復雜的特殊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精神、價值取向發生了偏離,在追求急功近利,社會利益多元化的同時,帶來了思想上的多元化,慢慢地侵蝕了學生的思想,“毒害”了社會風氣,進而引發了社會道德滑波。比如,公交車上出現了遇到老人、孕婦不讓座的現象;路邊摔倒老人無人扶的事例常見于網絡報端。因此,學校教育中要重視德育工作,對孩子進行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讓孩子領悟傳統文化之精髓,對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有著重要作用。
  其次,自我國進行改革開放以來,受西方思想的影響,我們優良的傳統文化遭受破壞,一些不良的西方文化和觀念逐步走向中國,侵蝕了我們的思想,對我們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一段時期以來,人們經歷了接觸西方文化思潮,產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進而盲目地推崇西方文化。比如,熱衷于過西方的圣誕節、復活節、情人節等,而很多屬于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卻冷冷淡淡。一些西方國家利用其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思想文化慢慢地滲透到我們國家各階層,沖擊著我國優秀傳統文化。
  再次,學校是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傳統文化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注,但傳統文化在校園中仍面臨著一定的挑戰。主要表現形式如下:一是教育思想的偏離。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就業和就業形勢更為嚴峻。因此,為了提高升學率、就業率,許多學校普遍只重視文化知識的教學,產生“唯分數論”的思想,忽視了德育教育,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課程容易被邊緣化。二是社會功利主義的影響。在社會功利主義影響下,學生一般愿意學習學科文化知識,而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學生需求相對較少。三是互聯網的影響。隨著社會進入互聯網時代,電腦、智能手機在學生的生活中的“滲透率”呈日趨上升趨勢?;ヂ摼W充滿了形式各樣的言論,有的甚至可以稱之為“糟糕”的言論。所有的知識在互聯網的時代里唾手可得,這就讓許多人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包括了正在接受知識的學子們。這讓正處于價值觀、人生觀初步形成階段的學子們容易受到影響,從而形成對傳統文化的排斥或反叛的思想。傳統文化,在我國小學教育的發展來看,除了要向學生開展綜合的素質教育及文化教育外,更要注重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將千古的文明所衍生出的歷史文化傳播給我國的下一代,讓學生們能夠銘記我國的歷史發展及先輩學者所提煉出的文化內涵,同時,讓學生從小就能了解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由來及我國千年文化的真諦。因此,小學教育的過程中,除了向學生開展各個科目的文化教育外,更要注重傳統文化的教育。
  二、新時期推動傳統文化傳承的建議
  1.教育理念的創新。社會氣氛越是浮躁,越應該成為文化的堡壘。作為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除了教會學生的文化知識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通過教育賦予學生深厚傳統文化積淀,使他們能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飛得更高,走得更遠。因此,首先要在教育觀念上進行創新,把傳統文化融入到基礎課程,適當創新相應的傳統文化課程,以適應當今學生的知識和背景,促進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比如,在推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只有通過思想政治課程或相關課程,把核心價值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把校園文化建設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促進教育理念的創新;另外,也必須將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嚴格地說,校園文化基本上來源于傳統文化,如學校的校訓,學校的規章制度等。然而,很大一部分學生甚至不了解其淵源,因此,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推廣應納入文化建設之中。
  2.完善教育方法創新。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有著各不相同特點,因此,傳統文化的教育要由淺入深。對小學生來說,可以通過講故事、宣傳畫、看一些視頻等比較簡單方式,傳授一些他們容易接受的知識,比如,說說“孔融讓梨”的故事,將故事里的孔融謙讓精神反映給小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學習古文、文言文,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就應該把傳統文化的內容轉化為現代的語言和方式,讓他們去感悟。又比如在課堂教學之外,通過舉辦經典詩文朗誦比賽、辯論比賽等活動,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四書五經、三字經、弟子規的精髓;此外,利用我國的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在學生中開展傳統節日活動,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的由來、有什么意義,應該怎樣過好每一個節日,進一步培養他們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思想情懷。讓學生充分參與活動的組織,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提高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更能讓學生參與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實踐,增強他們更好的理解傳統文化,進而運用傳統文化。
  三、開展各項活動促了解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學校就要經常開展圍繞傳統文化的各項活動,讓學生參與中去學習、去探究,去領悟傳統文化的實質和意義。如學校經常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讓學生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優秀之實質,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尚品質。結合一些傳統節日,如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組織開展“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總之,優秀傳統文化是文明的沉淀,它能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內涵和特征,對推動一個民族發展、進步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我們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發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通過學校德育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激發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培養他們堅韌不拔、開拓進取精神,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萍,雷彥巧,李慶波.從民間傳承到校園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路徑的新探索[J].河北企業,2016(12):118-119.
  [2]馮玉海.讓學校文化在傳承和探索中前行[J].教育,2016(15):54-5.
  [3]王天岐. 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N]. 中國民族報,2014-06-13(0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3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