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打造“一畝山萬元錢”的杭州樣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不與糧爭田,不與林爭地,杭州市把推行“一畝山萬元錢”行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計劃,積極探索創新,全力推進“一畝山萬元錢”百世之利計劃,并以百花爭艷、百鳥爭鳴、百舸爭流的態勢實現百花齊放,初步取得了百舉百捷的雙贏效益。近年來,杭州市在全力保護生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林下土地、空間資源和林蔭優勢,探索出“一畝山萬元錢”杭州模式,截至目前,累計推廣“一畝山萬元錢”模式24.75萬畝,實現綜合產值18.32億元。“一畝山萬元錢”已然成為新時代背景下,林業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重要理念。
  創新驅動
  分類施策“一畝山萬元錢”百世之利
  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杭州市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探索并推廣雷竹覆蓋技術,畝收入曾高達3萬—5萬元;2005年根據野生榧樹資源居全省首位的優勢,大力推廣香榧種植,現大部分進入收獲期,畝產可達1萬—2萬元收入。在土地、勞力、肥料等生產要素成本急劇上漲的情況下,高舉生態文明旗幟,使全省部署實施的“一畝山萬元錢”科技富民創新模式,成為杭州林農心中“畝產論英雄”的最佳范例。
  因林因地,分類實施。通過深入調研,梳理、論證并推廣“一畝山萬元錢”高效生態栽培、林下復合經營和森林多產業融合經營三大系列11種模式,強力提升筍竹、山核桃等杭州特色產業的退化林改造技術,促進花卉苗木等杭州優勢產業的精品化,提升森林康養、森林運動等新興產業發展。
  服務推動
  科研推廣“一畝山萬元錢”百花爭艷
  健全推廣網絡,服務直通基層。杭州市“一畝山萬元錢”科技富民模式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產業興旺并舉,搭建了科技推廣“三張服務網”。一是建立竹類、山核桃、香榧、花卉苗木、林下經濟等產業科技服務團隊網,實行聯村、聯戶、聯地塊,開展科技培訓和科技下鄉活動200余期,受訓人數達4.5萬人次,發放科技資料6萬余份,引領產業發展和推廣服務相互融合。二是健全“首席專家+指導員+責任林技員+鄉土專家”體系網,累計派出市級科技特派員6人,聘用首席專家27名,林技指導員204名,責任林技員248名,架起“專家”和“林農”之間的橋梁。三是加快“互聯網+”的“林技通”網,開展技術、信息共享,即時咨詢問答,全市推廣應用“林技通”近萬人。有效打通“一畝山萬元錢”模式推廣“最后一公里”。
  加速科研轉化,推進應用研究。構建課題來源于實踐、成果應用于生產的科技創新機制,逐步建立完善林業科技推廣服務模式。如鼓勵余杭創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浙江農林大學、省中藥研究所等多家知名院校緊密合作,聯合打造科研合作平臺,建立一支集中藥學、細胞工程、營養學、生理生化、育種栽培及保健產品研發于一體的專業技術團隊,培育了國家林草局野外鐵皮石斛栽培重點示范基地,打造了“谷仙堂”鐵皮石斛養生系列產品。
  示范帶動
  合作引領“一畝山萬元錢”百鳥爭鳴
  多方合作,引導建立示范基地。把科技創新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制定“套餐化”和“菜單式”的技術方案,精準幫扶。支持林農成立專業合作社等多種合作方式,實現規?;s化經營,提高林下經濟的組織化程度和抗風險能力。加快示范基地建設,引導林農學習典型經營模式,積極探索符合實際、各具特色的林下經濟發展新品種、新模式。目前,杭州市建立油茶林白茶復合經營、薄殼山核桃林鐵皮石斛復合經營、雷竹輪休覆蓋高效栽培等富民示范典型15個。通過實施“一畝山萬元錢”模式推廣,推進和提升山核桃、竹林等主導經濟林產業的高效栽培16.9萬畝,林下種植養殖復合經營4.01萬畝,多產業融合發展3.84萬畝。生態化栽培、多種經營以及林藥、林旅等多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大大推動了林地集約化經營,提高了林地生產效率。
  多樣宣傳,突出示范引領作用。以現代林業示范園區、專業示范村、示范戶為載體,通過科技特派員派駐、不定期組織召開現場會等,形成不同模式的科技示范網,將示范基地作為科技成果的孵化器、教學實踐的試驗區和培訓林農的新平臺。杭州市林業科技推廣總站負責人指出:“示范帶動可以拓展林業產業發展平臺,發揮典型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提高‘一畝山萬元錢’科技富民模式的成效和影響力?!比缗R安市橫畈竹筍專業合作社,流轉荒蕪雷竹林150畝,經過8年改造,成為了標準化雷竹基地,示范帶動標準化生產1200畝。
  政策拉動
  扶持護航“一畝山萬元錢”百舸爭流
  規劃先行,落地為要。杭州市級將“一畝山萬元錢”分別列入市政府《杭州市高水平推進國土綠化美化行動計劃(2019—2022年)》以及即將出臺的《杭州市高質量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行動計劃》。杭州市林水局先后制定《杭州市“一畝山萬元錢”行動計劃(2018—2022年)》以及實施方案,各縣(市、區)也分別根據實際完善計劃,優化區域布局、基地示范、人才培養等。
  政策配套,如虎添翼。淳安縣扶持林下種植業發展的補助標準達到600—2000元/畝;余杭區對總投資達到20萬元以上規模的項目,按新增投資的35%予以補助;桐廬縣每年撥款100萬元對30畝以上的項目給予200—1000元/畝補助;富陽區對“一畝山萬元錢”創新模式按總投資額的70%予以補助。杭州市級于2019年起擬將開展“一畝山萬元錢”示范村、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建設,并積極爭取鄉村振興資金,拉動“一畝山萬元錢”快速健康發展。
  效益聯動
  生態經濟“一畝山萬元錢”百舉百捷
  帶來了金山銀山?!耙划€山萬元錢”增強了護林育林的積極性,林下經濟的發展轉變了林農的致富觀念,從依靠山林木材變現轉為依靠林下經濟謀發展,增強林農對林地多重價值的認識。杭州市在推進“一畝山萬元錢”行動中延伸林下經濟產業鏈,做好林下產品產地認證和深精加工,打造品牌,培育龍頭企業。如淳安縣林下套種中藥材,推出“淳六味”道地藥材,打造中國千島湖中藥材交易市場,不僅繁榮了林農業種植,推動了藥材加工業,還促進了服務市場的興盛,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由此可見,“一畝山萬元錢”不僅使林業經濟釋放出更大潛能,調整了產業結構,而且提升了林業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帶動了相關物流、信息、服務等產業發展。
  守護了生態環境。人工栽培豐產林和經濟林樹種較單一,結構單層對外界調節能力較弱,而復層、異齡的森林生態系統具有完整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鏈條,具有較強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發展“一畝山萬元錢”林下經濟形成了上層喬木林、中間灌木林、下層草本和動物、地下微生物的復合結構,提升了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結構穩定性。同時,林下經濟作為“互利共生”的循環經濟網絡模式,實現了物質能量流的閉合循環,最終達到“零排放”的理想目標。如富陽李榮富家庭農場在林中空地套種四季采摘果蔬,以基地+農家樂推出種植養殖業循環經營的生態經營模式,實現了適度投入、高產出、無污染、高效益模式類型,既促進了林業的生態化發展,又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9年是“一畝山萬元錢”行動深化之年,杭州市在堅定生態保護的前提下,堅持綠色、生態、高效林業發展方向,加大實用新技術推廣示范力度,通過林業科研和林技推廣加快科技創新、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的興林富民工程,充分挖掘林業科技推廣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重要作用,讓“一畝山萬元錢”成為鄉村振興的新亮點、農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和現代林業經濟的新樣板。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8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