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黑臭水體治理思路的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水環境污染現象日益突出,城市黑臭水體問題更是普遍存在,對城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本文主要就城市黑臭水體的成因進行分析,重點對其治理思路進行探討。
  關鍵詞:黑臭水體;治理
  1 城市黑臭水體成因
  造成水體黑臭的主要原因有三個:外源污染、內源污染、自凈能力差。外源污染主要是由于是污水直排、工業廢水偷排、合流制管網溢流污染以及農業面源、生活面源污染等;內源污染主要是河面垃圾、河底底泥釋放、水生植物腐爛等;自凈能力差則主要表現為流動性差、缺氧、水生態系統脆弱。
  2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截污工程不完善,污染源控制不到位
  市政截污工程主要是對水體的外源污染進行控制,但目前很多城市截污工程尚未完善,仍采用合流制,雨季易發生溢流。此外,部分城市工業企業污水存在偷排現象、畜禽養殖廢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到河涌、河岸兩邊垃圾成堆等等都是造成黑臭水體的重要原因。
  2.2 治理機制不規范,治理方法不科學
  部分城市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機制仍然不夠完善,尚未制定規范的治理方案;部分城市缺乏合理、科學的黑臭水體治理方法,例如,部分城市采用“加蓋”的方式進行治理水體,雖然黑臭水體看似“消失”了,被“治理”了,但實質上水體是沒有得到任何的改善;部分城市在尚未完成截污的前提下,就開展生態修復,浪費資源同時也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2.3 治理成果不鞏固,缺乏后期監督管理
  部分地區為了應付上級考核,只追求短暫效果,例如,向黑臭水體投放大量化學物質,雖然水質的指標短時間內得到改善,但是水質沒有得到根治。部分地區對于治理工程完成后的水質監測、保潔維護、監管監督等不夠重視,導致水體反彈,黑臭性質沒變,造成重復投資。
  3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思路分析
  3.1 前期調研工作
 ?、俳M織前期調研,規范判定標準。結合本城市的實際,組織相關部門,并邀請有相關資質的機構,開展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調研,明確黑臭水體的劃分和界定標準,建立黑臭水體整治清單;②制定整治計劃,建立工作臺帳。本城市需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標本兼治、治本為主的、遠近結合、分步實施的原則,針對每個黑臭水體制定完善的治理方案。同時,建立監理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臺帳,詳細記錄治理進展,及時把握治理動態。
  3.2 工程治理措施
  3.2.1 控源截污
  “控源為本,截污優先”,控源截污是從源頭上對污染源加以控制和削減,并統籌考慮城市規劃建設,對點源與面源污染進行控制。點源控制主要的方式是截污納管,利用城市污水管道及沿河道敷設的污水截留管線將污水收集后進行集中處理;在對面源污染加以控制的時候需做到三點,一是實現源頭控制,二是對污染物的擴散途徑加以控制,三是做好終端治理。
  3.2.2 內源控制
  內源污染的控制與消除,是最直接的改善黑臭水體污染源的方法,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清淤疏浚,主要是清除懸浮在底泥表層的污染物,保留原始生物種群基因庫,保證后續生物種群及河道環境恢復。二是及時對水體內的垃圾和漂浮物、水生植物殘體進行清撈并妥善處理,保持河面干凈整潔。
  3.2.3 水質凈化
  水質凈化的方法比較多,這里主要是探討兩種,第一種是曝氣復氧,曝氣的目的是提高水體中溶解氧含量,解決水體供氧耗氧失衡問題,有效減輕黑臭,對底泥曝氣有助于加快底泥修復。第二種是植物修復,主要是利用植物實現水質的凈化,比如可以在黑臭水體中種植水生植物,利用植物對污染物的吸收作用,對底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和其他污染物進行降解,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量以及好氧菌量,從而實現水質的提升。
  3.2.4 生態補水
  經過前期的控源截污、內源控制、水質凈化措施后,最后一步是生態補水,主要目的是恢復其流動性。鼓勵使用城市污水廠再生水、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尾水及收集處理后的雨水對黑臭水體進行生態補水。河道本身有一定的自凈能力,通過提高水流速度,可以提升水體的富氧速度,增強水體中的溶解氧濃度,進而改水質。
  3.3 建立長效的監督維護運營機制
  一是加強常態化的巡河管理機制。通過組織水務、環保等有關部門或者聘請第三方機構加強日常巡查,建立巡河臺帳,及時發現解決水體漂浮物、沿岸垃圾和污水直排口問題;二是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各級河長湖長要切實履行責任,加強統籌謀劃,協調聯動,確保黑臭水體治理到位。三是建立定期開展水質監測機制,對于已經完成治理的黑臭水體,需要定期展水質監測,并在媒體上公布,讓群眾監督治理效果。
  4 結束語
  城市黑臭水體對城市的影響重大,關乎著城市的生態安全問題和市民的健康生活。對此,有關部門應加大治理力度,綜合分析考慮,有針對性地實施科學的治理技術,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從而實現城市水環境的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學武.城市河道黑臭水體暨污染底泥治理技術及標準探討[J].中國標準化,2017(12X).
  趙越,姚瑞華,徐敏,等.我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實踐及思路探討[J].環境保護,2015(13):27-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93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