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體育教師緘默知識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大量與顯性知識相對應的緘默知識,緘默知識自發地影響著教學活動的成效。體育教師的緘默知識支配著教師的教學活動,對體育教育活動具有促進或阻礙的雙重作用。教師緘默知識顯性化有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知識結構完善、教育效果提升。體育教師宜通過集聚顯性知識儲備、師徒幫扶、構建學習共同體、開展教學科研等途徑將緘默知識顯性化,以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關鍵詞:緘默知識;體育教師緘默知識;顯性化
  1 體育教師緘默知識的理論邏輯與界定
   從認識論的角度看,關于“緘默知識”的認識貫穿了人類歷史的演進過程。在認識論的歷史中,人們長期重視顯性知識而排斥非顯性知識,直到1958年波蘭尼在《人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這種注重非理性、實踐操作性、個體感覺的知識才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隨后幾十年,中外學者對緘默知識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波蘭尼將人類的知識分成兩種,一種是用書面文字或地圖、數學公式來表達的顯性知識;另一種是不能系統表述的、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知識。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認識論命題——我們所認識的多于我們所能告訴的;斯騰伯格認為,緘默知識是智力行為的隱性基礎,不能被語言明晰地傳授, 而且往往甚至不能用詞語表達;斯頓麥克同樣提出,緘默知識是難以用言語清晰表述,它存于人們的手上和頭腦里,只有通過行動才可以使它們凸顯的知識類型;斯彭茨認為,知識本身就是由顯性知識與緘默知識組成的,兩者是不能分割的。緘默知識是“不能輕易用言語表述,僅存在于人們的手上和頭腦里, 只有通過行動才可以使它們突現”的知識類型。我國學者在前人對隱性 (緘默) 知識研究的基礎上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如學者方明將緘默知識的定義為:高度個體化的、難以與他人共享的知識,通常以個人經驗、印象、感悟、團隊的默契、技術訣竅、組織文化、風俗習慣等形式存在,而很難用文字、語言、圖像等方式表達清楚的知識類型。其實,緘默知識并不是不能表達,只是比較零散、主觀、缺乏邏輯結構,表達起來不像顯性知識那樣有嚴密的邏輯性,讓人可以借由語言邏輯輕易理解。
   關于教師知識構成的研究,學界大多認為其知識構成由學科 (學科原理) 知識、課程知識、教育教學 (教育學、心理學) 知識和教學環境的知識、實踐性知識、有關教育情境的知識、個人實踐知識、案例知識、反省的實踐經驗等組成。上述知識結構可以劃分成兩類:一類是具有明顯的顯性知識特征,如學科 (學科原理) 知識、課程知識、教育教學 (教育、心理學) 的知識;而另一類,如具體教學情境中的知識、突發事件處理的知識、集體合作的實踐性知識、個人的實踐行知識、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反省的經驗總結、有關對學生的個性化認識、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的體驗與感悟等方面的知識,這類知識則含有相當多的緘默知識成分。
  2 體育教師緘默知識類型與價值
  2.1 體育教師緘默知識的類型與呈現
   學界對緘默知識的類型有了比較豐富的研究,一般來說,主要有從個體發展歷史、行業與領域、主體、功能、內容等方面進行分類。個體發展歷史主要是從人生角度把緘默知識的存在分為前語言階段和可用語言明確表達知識的階段;行業與領域是將其分為一般性緘默知識與特殊緘默知識;主體角度則將緘默知識分個體層次、群體層次和種群層次三個層次;功能角度分為技巧、心理模型、應付問題的方法、組織常規等;內容角度分為世界圖景、準則、信念和科學思維方式。
  2.2 體育教師緘默知識的特征與價值
   體育教師的緘默知識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特征。一般性特征主要是波蘭尼及后來研究者提出的劉官元:體育教師緘默知識的詮釋與顯性化探究共性性質:難以用語言邏輯明確表達的個人知識或私人知識,以及難以進行自我“批判性反思”的、直接指導與支配個體的行為和具有偶然性與隨意性的知識。特殊性表現為:第一,高度的個體差異性。緘默知識是具有不同經歷的體育教師在長期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對教學理念、學科知識的默化后“自己感悟”而形成的知識結構。第二,勝任性。緘默知識是體育教師從事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所必需知識的重要知識成分,是一種勝任工作的智力與能力。第三,共通性。體育教師教學共同體內形成的一種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規范、合作方式等緘默知識,這種知識也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經過碰撞、磨合、認同而形成的。體育教師緘默知識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理解力,也是一種關乎行動能力的知識。緘默知識的獲得源于實踐經驗,是個體對經驗的建構、調整優化后的沉淀。斯騰伯格也有關于緘默知識是“智力行為的隱性基礎、是一種實踐智力”的觀點論述。從這個意義上說,體育教師的緘默知識就是一種指導體育教師從事體育教育教學任務所必須的智力與能力,是影響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質量與效果和教師自身專業成長的重要知識,它無意識地支配和驅動著教師的教育行為。
  參考文獻:
  [1]吳耘,熊燕飛,高嶸.緘默知識和體育教學中的緘默知識現象[J].四川體育科學,2006(03):126-129.
  [2]阮永福,楊勇杰.對“緘默知識”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09):82-85.
  [3]石江年,張建華,張惠珍.論緘默知識在體育教學中的存在與傳遞[J].體育學刊,2014(01):86-90.
  [4]侯建斌.體育緘默知識的轉化及顯性策略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5(03):48-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97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