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課前任務設計原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大學英語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把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了起來。線上的自主學習對學習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從跟隨教師的布置任務轉變成自我管理學習進度,制定學習計劃,調整學習策略,甚至自己選擇學習內容,以及對學習做出自我評價。而線下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課堂教學通過面對面的師生溝通和交流建立教師和學生之間更為真實的人際關系。這種混合式教學中的課前教學任務設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關鍵詞】大學英語 混合式教學 課前任務設計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103-01
1.研究背景
中國學生長期習慣順從教師的任務分配,缺乏主觀能動性,傾向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這些長期遺留的“癥結”使得純粹依賴學生個體自我管理的線上自主學習效果往往不如人意。缺乏教師有效的督促和引導,線上教學不僅無法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還會加大學生的兩極分化。在這種背景下,線下教學的作用就顯得更為突出。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觀察、交談等方式對彼此有更加直觀的了解,這點對于處于情感敏感期,渴望更多情感關注的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如何精心設計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活動就成為一個難點。其中課前任務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活動能否順利開展,學生的整體學習是否有效。
2.課前任務設計原則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需要學習者在一定學習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意義的方式才能獲得。教學模式也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扮演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有效建構。而人本主義則主張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一方面要考慮需要達成的學習任務和學生個體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重視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考慮到學生的個人經歷和情緒。
2.1針對性原則
混合式教學因為強調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教師授課的有機結合,課前任務的設計和傳統的課前預習也是不一樣的?;旌鲜浇虒W的課前任務除了要求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自主預習之外,更要求極高的教師參與度。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課程教學目標,設計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學習任務。而同時通過學生對課前任務的反饋,教師在能在課堂教學時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課堂活動,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解答。而學生只有完成教師設計的課前任務才能更輕松、更自如地投身于課堂活動中,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更好的學習效果。在這一層面,有兩種需要是課前任務設計必須要著重考慮的。
?。?)語言教學的需要
Van Pattern(2003)曾說過“語言結構的教學應該基于意義并且與輸入和交際相聯系”。課前任務的設計應該以初步理解和語言記憶為主要原則,以實現學生對基本的語言理解和輸入為主要目的,從而為隨后任務的輸出奠定基礎。出于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的考慮,在設計課前任務時,教師要注意任務量和任務難度的控制,切忌只追求內容量大和難度大的練習和任務,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倦、疲勞和畏難心理。另外,任務形式的多樣性也應該被鼓勵。根據學生個性化的需求、軟硬件設施等,采用視頻、PPT、圖片、小組練習、人機互動等方式,激發學生對課前任務的興趣和做課前任務的熱情。課前任務的完成度直接影響了隨后的課堂教學效果。
?。?)學生的需要
馬斯洛在需要層次理論中提及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減少教育中的威脅性,創造無條件積極關注的氛圍。教師設計的課前任務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注重個性化教與學,根據學生層次布置不同程度的課外任務,提供給學生選擇。而且課外任務需要能讓學生清晰地明白接下來課堂教學的重點,指導學生為接下來的課堂活動預先做準備。如果課堂教學打算采用合作學習的形式,那在課前任務的布置上,教師就應該讓每位小組成員清楚地了解合作學習的目標、計劃、分工、具體操作和預期成果,以及給學生提供尋求作業完成需要的信息渠道等。只有任務布置清晰、分工明確,每位學生才可能有等同的表現機會,獲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合作學習才有可能達到預期效果。
2.2合作性原則
線上+線上的混合式英語教學旨在實現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教師和學生之間更多的是合作關系,而不是曾經傳統課堂中的控制者和被控制者關系。混合式英語教學可控性弱,可變性強。學生往往會跳出教師預期設想的框架,或者并不跟隨教師預想的思路。學生的知識生成方式和知識框架的構建都是不可預期的。教師的課前活動設計也只是一種理想化的設想。所有這些都要求教師要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隨時對已有的課前活動設計進行修正和補充。
2.3拓展性原則
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整合的關鍵在于通過計算機網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協作學習能力,推進以教為主、以學為主相結合的新型教學設計思想。Krashen(1981,1985)提出,為學習者提供可理解的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語言習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二語習得的必要條件。所以,教師設計的課前任務難度既不能遠超學生的現有能力,也不能太接近學生現有能力而使學生毫無挑戰的激情。如何既有語言點,又要有知識點,既能使學生為自己的任務完成而驕傲,又讓學生體會到挑戰自我,實現自我突破的喜悅,這顯然是教師設計課前任務必須考慮的內容。于是,教師在設計課前任務時,要適當考慮圍繞主題可開展的活動的難易程度。對于學生并不了解的主題,可以推薦學生以收集資料,復述相關內容為主。而對于比較貼近學生內在知識的主題,教師要擅于利用教材本身傳達的思想內容,組織學生對文中的人物或者時間進行評論,鼓勵他們從不同視角進行討論。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化認知,拓展學生知識面,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99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