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學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路徑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生能夠準確審題、能夠準確的理解各種復雜的化學概念和公式,全都要依靠較強的閱讀能力,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據此,本文分析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路徑,以期能為進一步提升化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 化學教學 學生閱讀能力 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083-01
一、培養學生化學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1.學生終身學習的需要
終身學習背景下,學生只有具備化學閱讀能力,才能在沒有教師幫助的情況下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對學生尤其是那些具有濃厚化學興趣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是為他們日后學習鋪路搭橋。
2.課程改革的需要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的化學閱讀能力也成為化學核心素養之一,因此,培養化學閱讀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化學領域的“探究者”,是課程改革對化學教學的新要求。
3.化學學習的需要
學生學習化學的一大目的是提升成績,從此現實角度考慮,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化學閱讀能力,才能準確的審題,才能最終做對題,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即化學閱讀能力是學生提升成績的必要條件。
4.化學教學實情的需要
化學教學過程中,教材中的知識要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就必須依靠閱讀能力。鑒于目前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提升學生的化學閱讀能力,對提升教材利用率是非常重要的。
二、初中化學教學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路徑研究
1.課內引導學生閱讀,教會閱讀方法
1.1 教師的引導作用十分關鍵
新課改背景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十分重要,其要求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從而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從這一層面來說,教師的引導作用對提升學生的化學閱讀能力十分重要。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的通過審題、做題過程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1.2 科學的閱讀方法十分重要
1.2.1關鍵詞閱讀法
關鍵詞閱讀法是在做題過程中常用的閱讀方法,即在復雜的問題論述中找到關鍵詞,從而快速理解并精準解題。通常情況下,關鍵詞即化學條件、化學物質、化學元素等,例如水的電解實驗中,“水”和“電解”即作為關鍵詞,其中,水是化學物質,電解即化學條件。
1.2.2 復述復寫法
復述復寫法共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復述,即能夠準確、完全的說出例如化學概念、化學方程式、化學元素符號及其性質等內容,復述的前提即閱讀,更準確的說,應是“閱讀+背誦”;第二步是復寫,即能夠把復述的內容準確無誤的寫下來,保證化學方程式、化學元素符號等不出錯。
2.課外培養閱讀習慣,提高化學閱讀能力
2.1 課外閱讀的作用
其作用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課外閱讀資料豐富多樣,因此對課堂學習內容來說是最為重要的“補充源”,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無疑能開拓其眼界、增長其見聞;第二,課外閱讀并無教師的管束,所以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能夠最大程度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2.2 提高學生的化學閱讀能力的方法
2.2.1 提升學生的記憶和理解能力
第一,提升記憶能力的辦法:(1)根據教材內容默寫文字,當然,默寫并不要求和教材中內容完全一致,只要意思差不多,內容無出入即可;(2)存在圖文結合的情況時,即根據文字在腦中重現圖中內容,這需要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腦中反復重現圖中內容;第二,提升理解能力的辦法:靜態化學反應結果的動態過程想象,即根據化學反應的結果,想象化學元素之間的化學反應過程。
2.2.2 增強學生的總結推論能力
第一,熟練的復述課堂教學內容,此外,由于一堂化學課中常常要涉及到多類型的知識點,所以學生還要建立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能夠舉一反三、互相推論、論證;第二,引導學生根據化學反應原理進行合理推論,由已知推論未知,例如“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作中和反應,學生能否理解為凡是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是中和反應?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甄別另兩個知識點:第一,金屬氧化物與酸作用鹽和水;第二,非金屬氧化物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通過比較雖然都是生成鹽和水,但是中和反應強調的反應物是酸和堿,所以學生的理解是錯誤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努力是促進學生化學閱讀能力提升的兩大關鍵因素:一方面,只有教師悉心的指導,學生才能學會科學的閱讀方法,避免盲目,少走彎路;另一方面,只有學生自己努力,養成課外閱讀習慣,才能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閱讀經驗,切實提升自身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孟憲靖.初中教學中培養學生化學閱讀能力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z1).
[2]曾祥炎.高考壓力下初中教學中培養學生化學閱讀能力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5(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