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之《雷雨》中周樸園的復雜人物性格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茅盾評價《雷雨》的社會影響時說“當年海上驚雷雨?!薄独子辍愤@部話劇能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與戲劇的矛盾沖突分不開,也與戲劇中人物性格的矛盾沖突分不開。本文通過探究戲劇,分析周樸園自私、冷酷、矛盾而又真實的人物性格,探究《雷雨》的戲劇沖突。
【關鍵詞】周樸園 人物性格 矛盾 真實
【中圖分類號】I2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070-02
“理解《雷雨》全部意義的關鍵在于明確意識到周樸園的存在并對他的典型意義有一個較清晰的了解”。[1]周樸園作為《雷雨》中矛盾沖突的源頭,分析他復雜而又矛盾的人物性格,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雷雨》的戲劇沖突。
一、周樸園與梅侍萍
周樸園與梅侍萍在一起的三年是愛著她的,但當他要融入社會,承擔起闊公館里少爺的職責時,就拋棄了“女下人”梅媽的女兒,娶了“有錢有門第的小姐”。
周樸園與梅侍萍初相遇時,周樸園是剛從德國留學回來、風流倜儻的大少爺,侍萍是年輕活潑、性格順從的美麗少女。接受自由思想的周樸園對家里女仆的女兒侍萍產生了愛戀,與她同居三年并接連生了兩個兒子,兩個人濃情蜜意。但是就在侍萍生下第二個兒子的第三天,“忽然周少爺不要她了”,在年三十的晚上這樣一個全民團聚、喜迎春節的日子里,被周家逼著抱著“看著快死了”的小兒子冒著大雪離開周家。那時侍萍舉目無親,無家可回,而且也無路可走,只能是在巨大的打擊之下,懷著悲憤與絕望投河自盡。
當年周樸園聽到梅侍萍投河自盡這個消息時,只是看到她河邊的衣服和絕命書就“以為”侍萍死了。按常理,當男人得知為自己生育過兩個兒子的女人,抱著自己的第二個兒子投河自盡,怎么樣也是要竭力尋找的,起碼生要見人,死要見尸,但是周樸園“結了婚,就搬了家”。從這些就能看出周樸園性格中的自私與絕情。
二、周樸園與魯侍萍
時隔三十多年,當侍萍再一次看見周樸園時,一眼便認出了他;而周樸園卻并沒有認出侍萍,直到侍萍一再提醒,他才不可思議的認出侍萍。在第二幕中,周樸園跟侍萍相認時,詫異的說“你——侍萍?”并“不覺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向魯媽”,現在的魯侍萍“年紀約有四十七歲的光景,鬢發已經有點斑白,面貌白凈,看上去也只有三十八九歲的樣子。她的眼有些呆滯,時而呆呆地望著前面,但是在那秀長的睫毛,和她圓大的眸子間,還尋得出她少年時靜慧的神韻?!彪m然經過了三十年的風霜洗禮,但仍能看出侍萍年輕時的美麗。說明現在的侍萍并不是他心目中那個梅侍萍的形象,他心中能接受的是三十年前那個梅侍萍的形象而非現在的魯侍萍。也許這就是相見不如懷念吧。
周樸園對梅侍萍的懷念,并非是表面形式,也不僅僅是為了讓愧疚的自己獲得解脫,他與侍萍之間曾是有愛情的,但是他們之間是有身份地位的差別的,不同的階級讓這個在社會中摸爬滾打成為大老爺的周樸園,在與魯侍萍相見時,經過短暫的溫情之后,立即變回他原本的樣子“(忽然)好!痛痛快快地!你現在要多少錢吧?”他再一次拋棄侍萍,要用錢打發魯侍萍,且要割斷與其的聯系,要將魯貴與四鳳辭退。他為了要維持自己的社會地位,為了維持在家中的權威,假裝三十多年前自己沒有與“女下人”的女兒同居過,假裝沒有拋棄她,假裝沒有為了娶“有錢有門第的小姐”而“逼死”梅侍萍。這就又能體現周樸園性格中的冷酷,侍萍獨自承受階級觀念帶來的悲劇命運。
三、周樸園與周繁漪
時隔三十多年,周樸園“他與侍萍分別后結過兩次婚,第一次是個闊家小姐,抑郁而死;第二次就是繁漪。”繁漪“果敢陰鷙”,“她是一個中國舊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靜,她的明慧,——她對詩文的愛好,但是她也有更原始的一點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膽量,她的狂熱的思想,在她莫明其妙的決斷時忽然來的力量?!敝軜銏@將自己為數不多的溫情都給了“死去”的梅侍萍,對繁漪“十幾年來像剛才一樣的兇橫,把我漸漸地磨成了石頭樣的死人?!盵2]
繁漪在與周樸園相處的十幾年中,漸漸地變成了一個性格偏執,抑郁而又無處發泄的怨婦,她設想過自己以后的出路“他們漸漸學會了你父親的話,‘小心,小心點,她有點瘋??!’到處都偷偷地在我背后低著聲音說話,嘰咕著。慢慢地無論誰都要小心點,不敢見我,最后鐵鏈子鎖著我,那我就真成了瘋子了”,最終繁漪也確實變成了這樣。
從周樸園對待繁漪可以看出他作為大家族家長的絕對權威與對其他人的摧殘,寫出了他人性中的自私與殘忍。
四、總結
通過分析,看出了周樸園自私、冷酷、殘忍、矛盾復雜而又真實的人物性格。
參考文獻:
[1]王富仁.《雷雨》的典型意義和人物塑造[J].文學評論叢刊,1983:23.
[2]曹禺.《雷雨》[M].陜西: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56.
作者簡介:
滕鑫(1990年12月-),女,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虎山鎮人,研究生在讀,中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育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