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作為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循序漸進的寫作,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并未將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導致語文寫作練習存在機械化,在此類寫作背景下,學生難以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也無法拓展自身的創新思維與求異思維。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緊密結合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充分開展生本教育,有助于提高語文作文教學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生本教育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070-01
引言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作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過于重視語文知識的傳授,卻忽略學生語文學習技巧的使用。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樹立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正確認識學生是作文教學中的主體。通過有效的引導語幫助,使學生能夠勇于發表自身的想法和口語表達能力,從而逐步提高生本教育質量。
一、明確生本教育觀念在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生本教育觀念是由我國著名教授郭思樂創立,生本教育觀念摒棄了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為語文作文教學開辟了新的發展思路。基于生本理念下學生是課堂上的主體,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以及課堂教學情況,都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認知規律量身定做的。例如: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傳統的講解寫作法或者是范文案例法,轉換成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后,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寫出富有情感的文章,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與創作能力。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本教育觀念的運用策略
(一)逐步培養學生語文寫作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學生對寫作提起興趣,才能夠逐步增強寫作熱愛度。所以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了解到寫作的樂趣以及重要性。例如可以布置豐富多元的課余活動:寫作評選、抄報與板報等,鼓勵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與能力,使學生由被動式學習轉換為主動探索,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
?。ǘ┙o予學生充足文本閱讀時間
閱讀與寫作緊密相關,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感受。在閱讀中,教師應當鼓舞學生,加強對文本知識的多元化探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作文理解能力,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事業,在良性循環基礎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質量。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生本教育觀念,推薦給學生優秀的課外讀物,使學生豐富課后生活的同時拓展閱讀視野,不斷探索創新,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ㄈ┳魑慕虒W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語文作文教學教師應當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寫作不僅是一時的靈感,也需要豐富的素材,大部分素材都是源于學生生活中的點滴事情,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鼓舞學生認真的觀察生活。教師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體驗社會生活中的各類活動,發現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真善美與正能量,例如帶領學生參加小型運動會或者是去博物館展覽館參觀,也可以去動物園觀察小動物的形態,也可以觀察四季的變化,使學生細心耐心的觀察,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經驗,也能夠養成善于觀察生活的能力,不斷提高思想認知,充分應用生本教育觀念,使學生享受生活的同時提高語文寫作水平。進行生活化寫作教學,有助于縮短學生與作文學習間的距離,也能夠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有助于構建高效寫作教學課堂。所以教師應當正確認識生活化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夠加強生本教育與生活教育的有效融合,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語文教學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作文教學,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有效開展生本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才能夠將學習主動權真正的交還給學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貫徹落實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與習慣,使學生不斷積累寫作素材,才能夠使學生對寫作產生濃郁的興趣,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顧標.小學作文教學的生命力在于“生本”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3)
[2]魯會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107(05)
[3]童周靜.小學作文教學中生本教育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6(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