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課改“生本課堂”小學語文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不斷發展推進,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目標新任務,給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新機遇新挑戰,給小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模式和學習思路?!吧菊n堂”作為一種新提出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形態,是基于教學制度改革和教學形勢變化后的教學情況,新出現的一種更適合當代小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形態。
  【關鍵詞】新課改  生本課堂  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015
   “生本課堂”是近年來新提出的一種教學理念,簡單來說就是語文課堂上注重學生的地位,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合作學習情況和探究式學習情況等,不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方法,培養高素質的、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語文人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堅持“生本課堂”這種教學形態,順應教學制度改革,完成教育任務和教學目標呢?本文從三個方面簡單介紹堅持“生本課堂”教育模式的方法,以供參考。
   一、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生本課堂”上,教師的引導作用十分關鍵,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更是不可忽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更重視教師的作用,將課堂教學圍繞教師展開,教師講什么,學生就必須學什么。中華上下五千年來一直堅持的儒家教育賦予了教師在教學環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天地君親師,“師”掌握著教育模式中的絕對地位,是教育過程中的決定性人物,學生不應該反駁教師的意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陳舊腐朽的舊制度早已經被推翻,教育模式中學生和教師的地位也悄悄發生了變化,舊時那種不平等的教育形態也不再適合當下的中國。但是教師的地位仍舊應該受到重視,教師的引導作用一直非常重要,忽略了教師的作用就是在動搖教育的根基。教師不應該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獨裁者,現在的教學環境應該是平和、民主、體現時代發展需要的、符合時代培養人才目標的,在和平、民主、個人話語權充分的當代社會,“生本課堂”的出現是正常的、必要的教育發展趨勢。
   “生本課堂”,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將學生的地位看的十分重要,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和教師對學生的積極開導、正確引導是建設成功的“生本課堂”的重要條件。在一些傳統的教學模式里,學生的作用和地位往往是被忽視的,學生似乎成為了教師教學成果的體現者。例如,在講解一篇課文時,教師備課后在課堂上講解作者生平,講解作者寫作基調,寫作模式,以及相應的課文的重點部分,向學生介紹學生應該記憶和學習的部分。最后,教師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在測評中獲得學生的學習成績。這就是整個的學習過程,學生似乎是教師的附庸,一切都由教師來引導。雖然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強烈,自主學習能力有限,但這始終是小學生自己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教授知識的目的也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不應動搖?!吧菊n堂”模式的出現,填補了教育形態的空缺,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關鍵引導作用。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生本課堂”的學習環境是民主、平和、融洽的,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能夠獲得更愉快的學習過程,真正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在學生學習的時候教師不去過多干預他們的自主學習過程。但是,不是每一個小學生都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許多小學生習慣了學習過程中的被動地位,習慣了教師的監督和指導,貿然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生反而會感到無所適從。因此,教師在推進“生本課堂”的同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習慣不應受到忽視。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生從小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密切相關,不少學生在幼兒階段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自己能夠自由處理的學習時間里,能夠合理地規劃自己的學習計劃,將玩耍和學習有效的區分開來,學習效率較高。但是這樣習慣良好的學生并不太多,許多小學生的習慣還在養成階段,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如何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一定量的學習任務的計劃安排,如何提高自己學習的效率,如何安排自己有限的學習時間,如何進行自我監督,在無外人監管的情況下也能不間斷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所有的學習任務完成后,自己應該做些什么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小學生對自主學習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即便是給他們充分發揮的機會,他們可能也不能夠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因此,教師要引導他們逐漸完善自己的學習模式,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提高學生課堂互動頻率
   在“生本課堂”上,學生的作用和地位得到強化,教師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己的引導地位不動搖,需要提高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獲得教學反饋,也就是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內心想法,師生之間的互動還能讓教師的引導作用更加顯著,師生之間交流變多,關系也會逐漸融洽。近年來,不少師生關系惡化導致血淋淋的悲劇新聞不斷出現,師生之間的溝通是有必要的,如果師生之間的溝通不充分不恰當,師生之間就容易產生矛盾,產生矛盾后,如果溝通還不適當,矛盾就會被激化,最終到達無法調和的地步。
   教師應該怎樣提高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呢?首先,教師應當在課堂上建立一個平等、溫和的教學氛圍,學生有充分的話語權,課堂不是教師的一言堂。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學生的觀點比較“非主流”,教師也不要急于否定學生,要分析學生的想法,傾聽學生的聲音,在學生的思想出現問題時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觀點。當然,如果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欲望不強烈,教師沒必要強迫學生發言。最后,教師要采用多種多樣的互動方式,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態度,提問僅僅是雙方互動的一種模式,教師還可以采取一些簡單的小游戲、發表簡短的演講、小組共同表現等等方法,鼓勵學生和教師互動。
   四、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貫徹“生本課堂”的教育模式,成為了當代教育發展的新趨向。教師為了堅持“生本課堂”的教育模式,需要做的地方還有很多,僅僅是完成文中提及的有限方法是遠遠不夠的。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和自己的學習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堅持“生本課堂”的教育模式,走一條自己的道路,還需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模式、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探索,不斷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50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