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的質量,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現階段生本教育理念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認可。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時期,對學生以后的發展起著基礎性的奠基石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閱讀是語文教學的四大能力項之一,大量的閱讀積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該如何提高語文閱讀課堂的效率,非常值得教師思考探究。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探究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要有了好的開端,以后的學習就會呈現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語文這種重視積累的課程,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后的學習和人生發展必將受益良多。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水平最主要的手段,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教師,不難發現,語文成績好的學生普遍都有一個共性:大量的閱讀積累。“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教師一定要基于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讓學生成為全面健康發展的人才。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定義
生本教育理念,顧名思義就是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教育理念,它更注重學生的情感認知和人格塑造,以實現學生活潑、積極、健康的發展。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比較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教師貢獻了自己全部的經歷來教育學生,但是勢單力薄,學生自己方面要是不出力,效果不理想。所以生本教育理念是對師本教育理念的更新,它更多是鼓勵學生個人和小組的形式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之中,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以學定教,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生本教育理念對于小學語文閱讀的意義
生本教育理念下讓學生不再是被動的聽從教師的意愿安排閱讀學習,而是自己成為語文閱讀的主體,自己掌握閱讀的方式,體驗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情感認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語文重在積累,讓自主閱讀意識成為一種習慣,提高學生的理解力,語文素養會得到明顯提高。博覽群書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寫作構思上出類拔萃,生活中有超越同齡人的見識,更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被激發,反作用于其他學科,讓學生充分挖掘自身潛能,讓學生得以全面健康的發展。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策略
?。ㄒ唬┮陨鸀楸荆瑥膶W生實際出發開展教學
生本教育理念下,語文閱讀教學要以生為本,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按照一個標準要求學生,這樣忽視了學生的層次和差異性,降低了學生學習欲望,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生本理念要求教師正視學生的差異性,立足于學生本情,一切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成長規律進行授課,同時按照學生的獨特性,進行指導和完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進行《坐井觀天》這篇課文的教學時,一般有三個層次的問題,第一層次是通過閱讀課本可以精煉出來的問題。如;青蛙、小鳥的觀點是什么?第二層次的問題是通過小組討論可以得到相應答案。如:青蛙與小鳥誰的對?第三層次的問題是發散思維的問題,題目沒有正確答案,目的是鼓勵學生思考,然后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問題進行提問,讓學生進行更充分的學習。
?。ǘ┬〗M合作,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生本教育理念提倡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原則,這就要求在上課之前,學生已經自己提前閱讀預習這篇文章,但是語文閱讀是一個長期過程,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很難會長期堅持提前閱讀。所以教師可以在學習新文章之前,給學生預設好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然后開展課堂十分鐘,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模式討論關于閱讀這篇文章之后的心得體會,之后教師再邀請小組派出代表,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于表現優秀的小組,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的形式利用了學生善于表現自己和爭強好勝的心理,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鍛煉了學生在閱讀中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要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并且深入研究教材,預留的問題要顧及到全體學生,讓每個人都能發現一點問題,大膽發表見解,體味閱讀帶來的成就感。
?。ㄈ┙Y合現代化教學設備,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的問題,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需要興趣作為閱讀動力才能堅持下去,而小學生閱歷量少,對于閱讀中的一些知識不理解,這就影響了學生的閱讀興趣?,F代化的教學設備在學校已經普及,對于課程的重難點,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強大的教學工具,把難點知識簡單化,便于學生理解記憶,這樣增強了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自信心。比如在《日月潭》一課中,學生們可能因為由于不了解日月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祖國寶島臺灣的秀美山川,形象地展現日月潭的特征和各個時候的風貌,同時講解它的名字的由來,使學生的閱讀和視頻圖片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日月潭的美,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提升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四)注重積累,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
由于語文教學工作量大,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單憑課上時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非常困難,所以要鼓勵學生拓展閱讀,尤其是對于文學名著的閱讀。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關注答題技巧的傳授,閱讀能力和質量沒有提升,與現階段的生本教育理念相違背?!笆谌伺c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教給學生閱讀的技巧,拓展學生閱讀量,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比如在進行《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教學時,這篇課文源自《伊索寓言》。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完《烏鴉喝水》后再進行其他寓言的閱讀。課內閱讀是基礎,課外閱讀是延伸,兩者相護促進,共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總之,生本教育理念順應教育改革的潮流,學生作為接受教育的主體,不再是被動的接收知識,而是主動的獲取知識,這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和記憶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必將受益終身。所以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以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結合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提高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策略教學研究[D]. 郭華.天津師范大學 2014
[2]語文閱讀教學中“舉一反三”與“舉三反一”的理性思考與實踐研究[D]. 章雪琴.蘇州大學 2013
[3]小學語文教學引入影視資源的實踐與探究[J]. 屈小萍. 學周刊. 2016(07)
[4]生本教育理念下閱讀教學模式探微[J]. 葛文斌. 新語文學習(教師版). 2012(03)
[5]分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 劉士華. 中國校外教育. 2016(18)
[6]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 張思宇. 課外語文. 2017(18)
(德勝小學 廣東佛山 5283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