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生本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小學數學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是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反思與改革所產生的教育思想。在這種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過程充滿了趣味性與挑戰性,可以充分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創新意識,從而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 學習潛能 高效數學課堂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采取滿堂灌的授課方式,把學生當作接受其知識傳授的容器,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填鴨式教學,依靠死記硬背來消化知識,致使學生逐漸變得麻木、遲鈍,已然失去了主動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生本教育理念”是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反思與改革所產生的教育思想,提倡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這與《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笔且恢碌?。
   一、在小學數學課堂貫徹“生本教育理念”的積極意義 
   1.能夠充分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教師如果想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就不能追求安靜的課堂,也不能要求學生絕對服從教師,而是要想方設法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在生本理念下,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發問,再通過積極的觀察、計算和推理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去釋疑解惑、找到最佳方案……這樣的開放性數學課堂充滿了趣味性與挑戰性,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器”變成“知識發現者”, 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能夠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反觀傳統的數學課堂,往往是教師講得眉飛色舞,學生聽得索然無味;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時間去消化和驗證新知識,更沒有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的豐富體驗。“生本教育理念”的落實,可以讓教師在課堂上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學生提供思考與探索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體會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與成就感。
   3.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創新意識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一味地聽講,很少有動手實踐與合作學習的機會。而在充溢著生本教育思想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富有挑戰性與創新性的議題,鼓勵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發現問題,并通過探究與實踐最終驗證猜想、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
   綜上所述,我們只有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真正地落實和發展“生本教育理念”,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才能真正打造高效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二、在小學數學課堂實施“生本教育理念”的途徑與策略
   1.建構民主化數學課堂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氣氛是嚴肅、壓抑的,學生有問題不敢問,對老師也不敢質疑,更沒有積極主動思考與探究的意識,這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營造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讓課堂的空氣“快速流動”起來,讓學生的大腦“高速運轉”起來。
   第一,要設法消除學生的膽怯心理,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鼓勵學生大膽提問、敢于質疑。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仔細傾聽、認真回答。
   第二,要用心呵護學生的思維“火花”,對學生提出的簡單問題不要武斷地否定,而是要引導他們如何發現問題,如何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對于課堂上解決不了的問題,要鼓勵學生課后繼續探究,尋求問題的答案。
   第三,要善于發現學生的思維閃光點并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對于主動提問和積極思考的學生要給予肯定和正面評價,從而以點帶面,激發全體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來。
   2.實施情境化、趣味化教學
   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重,上課時注意力難以持久。因此,教師要多采用實物展示、實驗操作、多媒體演示等教學手段,營造情境化、趣味化的學習氛圍,讓數學課堂變得靈動、活潑起來,把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學習活動中,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時,由于“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圓柱體”等概念對于小學生來說實在是太抽象了,于是筆者把足球、紙盒、魔方、茶杯等物品帶到課堂上,先讓學生上來摸一摸、看一看這些物品有什么特點,再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圓柱體的名稱,接著讓學生舉出生活中與這些物品形狀相似的例子,如樓房、冰箱、空調、筆筒、西瓜,等等,并把這些物品按形狀分別歸類。這樣,通過實物展示和動手操作,不僅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易于理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質疑探究能力。
   3.實行小組合作式學習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設置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究性學習。實行小組合作式學習能充分激發學生思考、探索數學知識的熱情,促進他們從多個角度對問題展開積極的嘗試與探索,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時,筆者把學生分成六個學習小組,把鐘表發給他們,讓學生仔細觀察鐘表上的時針、分針和秒針是怎樣運行的,然后小組討論,探究時針、分針和秒針轉動的規律。在學生分組探究、討論的基礎上,筆者再導入有關時間的各種知識,最后讓學生運用新學的時間知識對上課、課間、吃飯、睡覺等日常作息進行時長計算。
   實行小組合作式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可謂一舉多得。    4.課堂教學與實踐運用相結合
   教師要經常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介紹數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收款二維碼,男女老少隨時可用的手機支付功能,是計算機利用數學知識進行大數據云計算的成果;我們家庭的日常開支如電話費、水費、電費的繳納,日常乘車、購物、看病就醫等都要用數學知識進行計算。再如,氣象部門關于干旱、洪水、地震、森林火警等自然災害的預測、預報,要用到數學統計學與概率論的原理與方法;飛機、航天器、艦艇、高鐵等高科技領域的創新設計與制造更離不開數據的精確運算與推理……
  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運用課堂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幫助父母對家里大宗支出,如買房、買車、假期出游等的款項進行預算;幫家里結算每月、每年的家庭開支;班級出黑板報時估算每個板塊的面積、字數,并根據這些數據進行排版、選材……
   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認識到數學活生生地就在我們身邊,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便捷輕松,讓社會更加繁榮進步。
   5.給予學生全面合理的評價
   小學生非常依賴、信任老師??梢哉f,老師的態度和評價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得到老師贊揚他們就情緒高漲,成績進步明顯;受到老師批評了就情緒低落、上課提不起精神……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并給予及時的表揚與鼓勵;要悉心呵護學生的自尊心,不要用簡單粗暴的語言和態度傷害他們稚嫩的童心。當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學習進步比較緩慢時,教師要用委婉的語言提醒他們、用和風細雨的態度感化他們、用細致耐心的輔導幫助他們……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時,既要有階段性評價,如知識掌握情況、作業完成情況;也要有過程性評價,如書寫是否工整有序、課堂上是否專心聽講、積極發言等;更要有學習方法與能力的評價,如思考過程是否有條理、思維是否有創新、是否與小組成員積極合作探究……評價的方式要多元化,既要有教師的評價,也要引導學生客觀地評價自己與他人,鼓勵他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從而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以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熊小菊.彰顯生本課堂真諦,闡揚教師調控藝術:基于“生本”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調控探析[J].小學教學研究,2014(12).
  [2]林娜.新課程下,學數學課堂中貫徹“生本”理念的思考[J].教育觀察(下旬刊),2014(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03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