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與情境教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高效融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生本教育與情境教育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高效融合,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順應學生天性,根據學生特點更改課堂教學模式,將生本教育和情境教育靈活運用到日常教學中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生通過學習從而增強數學邏輯思維,所以老師更要引導學生在情境之中進行獨立思考,增強學生對知識進行結構性整理的能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生本教育;情境教育;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36-01
引言
生本教育就字面意思單獨而言就是在教育上以學生為本;情境教育則要求順應兒童天性,將兒童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從而全面提高兒童素質。將生本教育和情境教育融入到數學課堂上來是教師順應時代要求,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在將生本教育和情境教育引入課堂之前,要將兩者進行有效融合,兩者相互配合,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一、生本教育和情境教育的特點
1.生本教育的觀念。
在小學生方面:生本教育本著借助學生與生俱來的學習本能,形成新的教育方式。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潛能無限,生本教育以學生為主體,挖掘學生潛能。在教師方面: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不見自我”,要把教學內容從一大堆知識轉變為結構性的知識系統,來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方面:教學就是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自主學習,生本的課堂是學生們自由發展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上,生本教育更多的鼓勵學生一個人或小組為單位的自主學習。
2.情境教育的特點。
情境教育以“真、美、情、思”形成獨特優勢。一是講究“真”,情景教育將學生帶入一個真實的世界,將數學死板的符號學習與多姿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二是追求“美”,情境教育給學生帶來審美愉悅,不用面對死板無趣的數學公式。通過開放的情境讓孩子身心得到釋放,使學生在熏陶感染中主動學習。三是注重“情”,情境教育與學生真情交融,讓情感伴隨認知活動。在運用情境教學進行審美教育的探索過程中,學生在教學現場的反應表現了“美”能激“情”,進而促使老師在情境教學“激情”。四是突出“思”,情境教育給了學生寬闊的思維空間,學生的能力受到思維的支配,努力開發學生的智慧。
二、情境化導入問題,突出學生教學主體地位
老師在上課時將情境教育融入課堂,將問題情境化,將數學死板的模式連入社會生活。情境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為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的特點,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設置情境化問題,引起學生課堂學習興趣,了解分析學生的認知規律,突出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上,將數學問題與多姿多彩社會生活聯系在一起,吸引小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他們快速進入情境,主動學習新知識。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這一知識點時,老師會舉例說明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圓的,將小朋友的思維發散出去,然后讓同學們聯想八月十五中秋節,全家人團圓的場景,品月餅,賞圓月,門前是一片平靜的湖面,圓圓的月亮倒映在江面上,一滴水從上面滴入后,在水面上蕩起一圈圈水紋。向同學提問他們從中你感覺到哪些事物與本節課內容有關?學生們積極聯想回答問題。老師憑借此問題將情境教育導入課堂,引入新的學習內容,這樣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活躍課堂氣氛,構建平等師生關系
將生本教育引入數學課堂,要求老師以學生作為教育主體。在課堂授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幽默的語言,將學生的目光吸引到教學內容上來,老師還有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開玩笑,將神游天外的學生的注意力拉回來。同時老師還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引導他們,激勵他們不斷進步。老師將情境教育融入課堂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時,還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一個好的老師能夠做到在上課時認真講課鐵面無私,下課后老師能夠與學生們打成一片,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拉近師生關系,使師生在平時能夠更好的相處,因為很多時候學生偏科的理由是,我不喜歡這個老師,所以拉近師生關系,構建平等師生關系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圓的認識”開始正式授課后,老師讓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圓形紙對折后打開,用筆和直尺把折痕畫出來,并在圓形紙的其他位置上重復上面的折紙活動。操作后,老師問:“同學們發現了什么?”學生們紛紛回答:“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點,正好在圓的正中心?!崩蠋熣f:“數學上把這一點叫圓心,用字母‘O’來表示。”老師在課堂教授時,通過讓小朋友自己動手操作,思考問題,發現事物規律,從而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
四、有效利用“錯誤”資源,誘導學生獨立思考
生本教育的思想要求教師能夠意識地去發展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到學生思維方面的誤區,并且不能直接指出學生的錯誤,要旁敲側擊,可以用同一類型更簡單的問題去要求學生解答,然后讓學生進行對比兩者解法上的相同處,從而讓學生發現錯誤所在,以此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讓學生通過多動腦多思考的方式來鞏固所學知識,發展其思考能力。教師通過有效學生的思維誤區,誘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避免再發生同樣的錯誤,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結語
生本教育以學生作為教育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誘導學生在學習時進行獨立思考。而情境教育則是針對兒童的思維特點和認識規律,來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探索以及創造的樂趣,從而使教學成為真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活動。并且在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興趣以及創造興趣??偠灾?,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將生本教育和情境教育在課堂中進行高效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其快速吸收教材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王玉娟.兒童情境學習范式的價值追求[N].中國教師報,2019-04-24013.
[2]翁丹楓.重視過程教育培養運算能力——以浙教版“同底數冪的除法”的課堂教學為例[J].初中數學教與學,2019,06:18-19+37.
[3]李美玲.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的調查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