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物技術在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園林植物生長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情況嚴重,還會引起園林植物的死亡。盡管采用化學防治技術,對病蟲害有明顯的防治效果,還會破壞自然環境,使害蟲天敵大量死亡,在這種情況下,廣泛應用生物防治技術。從生物技術應用于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的意義出發,詳細探討了生物技術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生物技術;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意義;具體應用
  1生物技術應用于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在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中,一般都是采取“預防為主”和“治療為輔”的策略,有多種防治方法,如化學防治、物理防治、林業技術防治和生物防治,其中,化學防治就是利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物理防治技術就是在分析害蟲習性的基礎上,通過合理運用物理因素及相關機械設備對害蟲生活環境造成影響,比如說通過調整環境的溫度和濕度來達到控制病蟲害的目的。林業技術防治則是依照病蟲害生物特性和影響因素,然后在園林植物的栽培管理環節采取一定措施使蟲害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為植物生長營造良好的環節,進而實現殺蟲的目標。
  對上述幾種防治方式進行對比后發現,這些防治技術都離不開化學防治技術的有力支持,有的需要對植物生長環境加以改造,對植物生長產生一定影響。但是所取得防治效果卻要小于對植物生長環境及自然環境的破壞。為保證病蟲害被徹底殺死,植物管理者會持續加大藥量,導致了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并引發惡性循環。
  相比較而言,生物防治技術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對人體家畜安全、環保性強、副作用小、殘留量低,在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應用十分廣泛,與當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要求相符。經試驗研究發展,要做好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就要摒棄依賴化學防治技術的理念,合理地運用生物體系中的生物鏈及相互克制的特點,利用害蟲天敵有效控制害蟲的規模和數量,有效調節病蟲害。
  2生物技術在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中的具體應用
  2.1加強病蟲害天敵的保護與利用
  在眾多的生物防治技術中,保護病蟲害天敵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操作也比較簡便。利用天敵進行病蟲害防治主要是根據生物鏈中以蟲吃蟲的基本原則,從而達到控制病蟲害的目的。首先,必須明確園林植物的害蟲類型,如害蟲的種類、數量以及類型等,還要分析其食物鏈特點。通常而言,無論是哪種害蟲,都始終與天敵保持動態的平衡,為了提升病蟲害防治工作質量,就必須加強保護與利用害蟲天敵。
  在保護已有的害蟲天敵的基礎上,還要做好害蟲天敵的培育工作,環境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會影響害蟲天敵,之所以培育害蟲天敵,就是為防止意外情況發生。通常,對于害蟲天敵來說,其種類與數量都比較有限,防治效果不明顯,這就需要適當增加害蟲天敵種類,提升其食物鏈的豐富性,為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但在引進天敵前,應廣泛研究,避免造成生態問題。此外,在園林植物養護過程中,如果需要使用養護藥劑,要盡量選用對天敵無害或殘留低、具有環保功能的藥物,以免藥劑對天敵造成嚴重危害,甚至造成天敵死亡。
  2.2利用菌類防治病蟲害
  所謂的利用菌類防治病蟲害,就是引進一些能夠使病蟲害死亡的病原微生物,從而達到控制病蟲害規模和數量的目的。在引進之前,需要深入分析與研究引起病蟲害的生物,了解到對其生存產生影響的病原微生物,并引進加以利用。一般情況下,能夠用于防治病蟲害的菌類主要包括青蟲菌、殺螟松桿菌、松毛蟲桿菌。為充分發揮這些菌類在園林植物體系中的作用,必須采用一定的方法,施用的方法主要有土壤處理法、噴霧法以及誘殺法,在具體實踐應用過程中,需要根據病蟲害類型以及園林植物的特點,確定選用合適的方法,以充分發揮菌類的防治效果。盡管菌類能夠用于病蟲害防治過程中,但必須慎重使用,需要進行層層分析與研究,確保其在植物體系的安全性,才有可能進行有效推廣與使用。
  2.3加大對人工誘殺技術的應用力度
  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還可以運用人工誘殺技術進行防治,減少園林害蟲數量,為園林植物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就人工誘殺而言,其手段無外乎兩種,分別是植物誘殺和人工信息素誘殺。其中,植物誘殺就是種植一些具有捕捉害蟲能力的植物,比如說捕蠅草或者誘餌樹等等,以控制園林害蟲數量。人工信息素誘殺就是人工釋放動物識別信號或特殊物質,引誘害蟲,讓其進行雌雄交尾或者召集同伴,進而集中殺死。在此之前,需要采集和分析雌性害蟲所能產生的信息素,進而再利用技術手段研制出動物信息素,引誘害蟲同類交尾或集中,對園林植物進行有效保護。但就目前發展而言,對于信息素殺蟲技術的應用尚不熟練,技術也不是很成熟,應用的范圍較為狹窄。
  2.4合理應用生物農藥
  較之于化學農藥,生物農藥往往具有一定的環保性,不像化學農藥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對于生物農藥而言,其藥物成分主要是從菌類、植物、動物以及草藥中提取而來,運用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優越性十分明顯。其一,生物農藥的成分均提取于自然,使用生物農藥不會影響自然環境,也不會對害蟲天敵生存產生影響。其二,生物農藥和化學農藥一樣,都有著相同的殺蟲效果,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殘留物也沒有較強的附著性,清洗起來也比較容易。其三,生物農藥具有較強的殺傷特異性,使用過程中,能夠在不影響其他益蟲生存的情況下殺死害蟲。其四,使用生物農藥能夠防止害蟲出現較強的抗藥性,提高生物農藥的防治效率。
  2.5抗蟲、抗病基因育種技術
  所謂的基金育種就是按照類似設計的方式,從人們的切身需求出發,利用特定的程序剪切和拼接植物抗病蟲基因,再以人工重組的方式將處理后的基因轉入宿主細胞,進行大量復制,并在宿主細胞中表達遺傳信息,進而形成新的植物品種,以有效防治植物病蟲害。緊接著使用生物技術實現大量繁殖,將其運用于實際中,從而有效控制園林植物病蟲害。當前,在基因育種過程中,應用較多的抗病蟲基因主要包括蛋白酶抑制基因、殺蟲毒素蛋白基因等。
  2.6利用工程微生物防治病蟲害
  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現代生物技術貢獻很大,對核多角體病毒加以改造過后,能夠有效提升殺蟲效果,使殺蟲范圍得以擴大化。與此同時,利用工程細菌,能夠有效防止土壤中的地老虎,也可以將各種殺蟲基因轉接于土壤芽孢桿菌的成功先例,如BT基因以及幾丁質酶等,對地下害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當然,也可以轉接于枯草桿菌,然后經過發酵后,大量生產殺蟲劑。相關研究還發現,在雜草狗牙根中,能夠提取出寄生危害的病原細菌,可將其研制成疫苗;此外,金錢花中存在一種天然殺蟲劑,既能有效殺蟲,也不會污染生態環境。
  3結語
  總之,在防治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過程中,通過化學防治技術的應用,雖然能夠有效控制病蟲害,但卻會影響園林整體環境,破壞植物生長環境。同時,化學藥劑的濫用還會導致害蟲天敵被一并殺死,并引發惡性循環。而運用生物防治技術,就能有效避免化學防治技術的很多弊端,如保護和利用害蟲天敵、利用菌類、生物農藥以及人工誘殺等多種手段,控制病蟲害的存活率,使園林植物得以健康生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9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