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園林植物冬季病蟲害防治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冬季,園林植物陸續進入休眠時期,殘留在植物體上或地下病蟲以各種方式進入越冬(或休眠)狀態,清除園林植物病蟲害,可大大降低來年病蟲的發生率,減少對植物的危害,有利于園林植物健康生長,發揮園林植物生態效益。本文從冬季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闡述。
關鍵詞:園林植物;冬季;病蟲害;防治技術
1人工防治
1.1人工刮除和結合冬季整形修剪,剪除帶病蟲枝
冬季植物整形修剪是園林養護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冬季修剪時,首先,剪除帶病蟲的枝葉,及時清理并集中處理;其次,疏剪內膛枝條,保持內膛通透,無擁擠,減少病蟲發生。
1.2冬耕深翻
土壤封凍前中耕林地,既可松土保濕,存積雨雪,促進根系生長,而且能將殘余的枯枝落葉等翻入土中,同時又能將潛伏在土壤中的地下害蟲如蠐螬、地老虎、螻蛄等幼蟲、蛹、卵等遭受機械損傷,暴露在地表后,可以被鳥類啄食或凍死,必要時還可以采取人工捕殺。除去雜草、灌木,撿除卵囊,凍殺蟲卵、蟲體,明顯降低越冬代數量。另外,深翻可以將土壤表層的病原物翻埋入深土層,深土層中的病原物被翻到地面,破壞了病蟲的適生環境,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
1.3清除枯枝落葉
落葉是多數食葉害蟲及葉部病害的越冬場所,在冬季徹底清除銷毀枯枝落葉和雜草,可以大大減少各種病蟲源,對于防治月季及槐、柳等花木的炭疽病、白粉病、銹病、紅蜘蛛、蛾類蟲害具有顯著效果。對于危害草坪的白粉病、銹病、褐斑病等病害,它們的病菌在病葉上越冬。防治方法是清除草坪上的落葉、枯草層和病殘體,減少菌源。
1.4灌凍水提高抗性
澆灌防凍水的主要作用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保證越冬期有適宜的水分供應,兼有冬水春用、防止春旱的效果;二是提高土壤的導熱性,可有效縮小地間溫度速變,防止因溫度劇烈升降造成凍害;三是可以塌實土壤,彌補裂縫,消減越冬害蟲。澆灌防凍水的最佳時期:由于一般地溫高于5~C時,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低于5°C植物根系不能吸水。所以,應在地溫低于5°C前,對苗木進行灌溉防凍水,因此,應在11月底對樹木尤其是新栽植的樹木灌凍水,灌溉防凍水之后要及時對樹穴進行封土,減少土壤水分蒸發。當氣溫下降,土壤會因含水而結冰,此時防凍水結冰形成保護層,植物的根部就能防凍。這樣既給樹木提供了所需水分,也提高了樹木的抗寒、抗病能力,還可殺死根際的蚜蟲卵和灰飛虱幼蟲,并且因土壤含氧量的減少和溫度驟降,可降低蛹的羽化率。
2化學藥物防治
2.1涂白保護
樹干涂白是防治病蟲害及植物生理性病害很好的方法。涂白劑是由生石灰加水熟化,加入油脂攪拌后加水制成石灰乳,再倒入石硫合劑原液和水,充分攪拌即成。由于冬季和早春時苗木樹冠沒有樹葉遮擋,光照充足,向陽面在白天受陽光照射,溫度上升,細胞解凍,夜晚溫度下降,又重新凍結,這樣一凍一化,就會造成樹木皮部組織死亡,產生日灼崩裂現象,造成樹木干腐或滋生干部病害,因此冬季可對植物樹干涂白進行保護。樹干涂白,不僅能夠減少日灼,降低樹皮晝夜溫差,減少來年樹干病害的隱患,還能預防害蟲在干皮縫隙內產卵越冬,減輕翌年蟲害;同時對樹干部位潰瘍(腐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尤其北方寒冷地區,植物樹干除了進行涂白,還需要做好防寒措施。一些珍貴苗木需包扎主干或主枝越冬。春季氣溫回暖后,病蟲容易上樹產卵,因此可等害蟲產卵后將樹干纏繞的防寒帶去除,集中燒毀,控制蟲口基數。
2.2藥物防治
冬季殘留在月季、紫薇、紅葉李等花灌木枝干上的蚧殼蟲,人工刮除后,應立刻涂抹40%氧化樂果乳油50~100倍液或噴施3~5°Be石硫合劑l遍,防治越冬介殼蟲。
對于危害柳、槐等樹種較嚴重的蛀干害蟲天牛,可以結合冬季修剪剪除受害的枝條,主干可用注射器向蛀孔內注射40%氧化樂果乳油50~100倍液5~10mL,并立即用泥土封住,毒殺殘存的幼蟲。
對于海棠——檜柏銹病、梨—檜柏銹病等轉寄主的病害,進入冬季后菌絲體在檜柏上形成的孢子角越冬。防治方法是剪除檜柏的孢子角;冬末春出冬孢子堆成熟時,噴灑1:2:100倍的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抑制冬孢子堆遇雨膨裂產生小孢子。
對于綠籬(黃楊、金葉女貞等)白粉病、炭疽病等病害,它們的病菌多寄生在枝干和葉片上越冬。結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菌危害的枝條,剪后噴施3~5°Be石硫合劑1遍。
3結語
利用冬季寒冷清除越冬病蟲,既能降低越冬病蟲翌年發生率,控制病蟲對園林植物的危害程度,從而促進植物生長勢,達到枝繁葉茂的園林景觀水平。同時,也能大大地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量,節省農藥費用開支,減少環境污染,保護天敵,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因此,園林植物冬季進行病蟲害防治十分重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