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大豆病蟲害防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大豆具有諸多用途,已經是我國目前的主要作物之一。在栽培大豆的過程中,容易發生病蟲害現象,不利于實現大豆的高產量及高質量。針對當下大豆病蟲害問題,人們更加重視防治工作。鑒于此,筆者即將分析病蟲害問題,進而闡述針對性策略。
  病蟲害已經成為影響大豆產量的重要影響因素,該病害發生面非常廣泛。通過不完全統計,國內大豆病蟲害面積占有大豆栽培總面積的50%左右。最近幾年來,我國的土壤條件和氣候環境為產生病蟲害現象提供了便利。所以說,我們有必要對大豆病蟲害問題加大防治力度。
  1、在種植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1.1種植密度。大豆在種植密度上是否適宜,與病蟲害發生的種類和密度密切相關。因此,在種植環節,應該嚴格按照相關規范來進行,以從源頭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其主要考慮地塊因素、地區因素和品種因素。一般來說。同一品種,適宜稀種的是寒區和澇洼冷涼地塊;暖區和高燥溫暖的地塊宜密種。如果確定了每畝應該保證的株樹的前提后。提倡的是均勻種植為主。而不提倡“雙株”或是“朵豆”種植的方法。
  1.2種植方法。大豆在播種時,宜以平播為主,一般來說。要求是行距是30-40cm左右為宜;在保苗成活率的情況下。增加量為30-50%左右。在行距確定好之后,再以畝保苗的株數為依據。對株距進行確定,一般可以有30%以上的增產量。在品種的選擇上。應該以熟期前一檔次的大豆為種為宜,而不應引種本地區生育期已滿的品種為宜。大豆種植時。重迎茬的影響也是應該注意的問題之一。它對于大豆產量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影響性因素。從蟲害方面,如果在大豆種植時出現了重茬和迎茬。會令大豆受到的病蟲害加重。在病害方面。主要是由于重茬和迎茬會造成大豆主要需要的元素(如磷、鉀、鉬、硼)嚴重不足,造成大豆機體抗病能力大幅度降低。因此。采取大豆與其它作物輪作(輪作期5年)方式,會取得較令人滿意的效果。此外,還應加大防治蟲力度,增加大豆所需元素的補充。同樣。也能收到較好效果。
  1.3合理用水用肥。農業生產上有句俗話說得好:“旱谷澇豆”。這充分說明,大豆要想實現高產,那么,水量是否合適,肥量是否合適都是重要的因素。因此,應該根據實際,在進行科學性實驗的基礎上。確定最佳的施肥比例。一般情況下。按照此比例施肥,大豆即可以得到較高的產量。以上三種化肥可以與防治地下害蟲的藥物均勻混合并采取一次性深施方式。作為底肥,也有較好的效果。此外,在大豆生產的各后期,施肥應以葉面肥為主(如多氨液肥),可分別在花前期、花扣期和鼓粒期共噴灑3遍。
  2、加大科學管理
  施肥。增施有機肥料,合理施用化肥,氮、磷、鉀配用比例要適當,避免單純過多施用氮肥,防止貪青徒長、倒伏以及晚熟,以提高大豆抗病蟲能力,使大豆整個生育期間均能健壯發育。中耕。中耕至少要進行2次。大豆根腐病重的地塊根據苗情及早進行,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溫,促使新生根大量形成。輔助措施。根據大豆生育期間的實際情況,采取較靈活的輔助措施,如遇連陰雨年份就要加強排澇、注意草情,后期出現大草需人工拔除。
  2.1合理輪作
  種植大豆最忌重茬或迎茬,生產實踐證明,重茬或迎茬大豆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色黃綠,易感染病蟲害,莢少,粒小,顯著減產。因此,在大豆生產上要盡量避免重、迎茬,也不宜種在其它豆類作物茬口上。
  2.2大豆害蟲防治方面采用的技術
  防治大豆害蟲,有多種方法,主要包括農業防治法、物理與生物防治法和化學防治法。總體原則是,應該根據其種類采取針對性防治方法。如常見的大豆食心蟲,在防治上。應該是“防、避、治”三法結合。其中,以農業防治法為基礎,針對害蟲發生的時期,發生量和發生程度。實現精準防治。
  2.3農業防治法。該方法是在大豆收獲后。進行秋翻地,破壞害蟲的越冬環境,使害蟲的蛹無法在土壤中越冬而死亡。害蟲產產卵時。對于寄主植物具有嚴格的選擇性。應該根據這一特性。在成蟲進行產卵盛期后和蟲卵開始孵化前,鏟除其寄主植物(重點是藜科雜革)。在處理里應該進行深埋,以實現降低蟲口密度,減少蟲害。此外,還可采取選擇適當抗大豆食心蟲品種和合理輪作,深耕豆茬地方式來減少蟲源。
  2.4化學防治法。豆田中,食葉性害蟲主要是:苜蓿夜蛾、豆卜饃夜蛾和草地螟。采用化學防治法。對害蟲及病害效果較為顯著。應該注意的是準確判斷害蟲和病毒種類并選擇適當的時機。一般宜在害蟲發生初期,病毒發病前或是發病初期為宜,并注意在噴霧時應均勻無漏噴。要保證連續施藥2次。2次間隔時間應該在7-10天左右,并做到統一化行動。實行集中化連片防治。在這方面,應該注重田問病蟲害的發展情況的監測,關注氣象預報情況,及時做出害蟲及病毒的發生情況的預報。采取針對性措施。
  3、大豆病蟲害防治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
  防治理念的轉變。對于大豆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來講,防治工作理念的偏差會直接導致其防治工作質量的下降、效率的降低,會導致大豆成長情況的不良,直接影響到大豆種植戶的經濟效益,不利于今后的大豆種植。因此,需要積極轉變防治工作的理念,提升大豆防治病蟲害工作的水平。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建立起科學、有效的長遠防治計劃,做到防治工作的科學性與預見性,以便于應用具體的藥物以及其它的方式進行相關的防治;在進行防治藥物使用時注重藥物使用的科學性與安全性,避免大豆的在過多的藥物殘留,影響大豆的質量與品質;堅持綠色、有機的藥物使用的理念,保證藥物對于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后藥物殘留效果的最小化,并利用其它的方式進行藥物殘留的科學去除;尋找大豆病蟲害發生的根本原因,改良大豆種植的土壤,建立起綠色、環保的生態大豆種植體系,對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預防。
  對大豆病蟲害的治理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主要是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通過多種措施,多種手段來進行全面綜合的治理,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合理、科學的治理方法,從而提高我國大豆的產量和質量,提高我國大豆的出口競爭力,增加外匯收入。
  (作者單位:165304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興安鎮政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72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