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麥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麥是一種生長時間較長的農作物,在其生長過程中,一旦發生病蟲害,則會嚴重地影響小麥正常發育及生長。本文對小麥常見的病蟲害進行了分析,并且給出了相應防治方法,希望可以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增加小麥產量。
  關鍵詞: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
  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小麥的產量是否穩定,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從目前情況來看,小麥生長過程中,極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并且相關防治措施存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在這種情況下,相關技術人員應加強防治技術的研究,保證小麥正常生長,進一步提高我國小麥產量與質量。因此,本文對有關內容進行了論述,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常見的小麥病蟲害種類
  1.小麥銹病
  小麥銹病是我國小麥生長過程中危害最大的一種病害,其可以使小麥減產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小麥銹病主要是對小麥的葉子、葉鞘等部位進行破壞。同時,銹病可以細分為兩類,葉銹病和稈銹病,這兩種銹病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條形柄銹菌的感染,這種病菌有著極強的傳染能力,同時對天氣也有著很強的適應能力。發病后小麥會出現綠色的斑點,使小麥產量減少,質量下降。
  2.小麥紋枯病
  小麥紋枯病的發病時間可控性較弱,其可以發生在小麥生長的任何時期,一般小麥反青后是發病最為常見的時期,到拔節期以后防治起來比較困難,因為發病的位置比較隱蔽,很難察覺,在這時期,小麥會因為大量缺水很快死亡,同時病菌的抗藥性不斷增強,土壤的溫度、濕度過高,以及田間管理不合理都會加重小麥紋枯病的危害程度,使小麥產量下降。
  3.小麥梭條斑花葉病毒病
  小麥梭條斑花葉病毒病是一種傳播能力很強的病毒,主要依靠水源、土壤、病根及其枝葉接觸進行傳播。被感染后小麥的新生葉子會增長條紋。隨著葉子的生長,長條紋會逐步擴大,使小麥根系發育不良,結穗后無法成籽粒,導致產量下降。
  4.小麥蚜蟲
  蚜蟲的危害在各個時期都會存在,蚜蟲在幼蟲時期會吸取小麥的汁液,如果不及時防治,會導致蚜蟲成長啃食葉子,使葉子出現黃色斑點。蚜蟲也會在小麥灌漿時期繁殖,導致葉子枯萎,或者小麥整株的死亡,造成產量下降。
  5.小麥紅蜘蛛
  小麥紅蜘蛛是在小麥種植中經常出現的蟲害,紅蜘蛛吸食小麥的汁液,會造成小麥苗上出現斑點,雖然不會造成小麥的死亡,但是也會使小麥葉子變紅,抽穗時產量下降,春季紅蜘蛛蟲病比較嚴重。
  二、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1.小麥銹病的防治方法
  防治小麥銹病的主要方法是加強栽培管理工作,選擇優秀的品種,同時可以適當調節小麥的種植時間和播種數量,根據當地天氣情況,及時調整播種時間。在小麥生長過程中合理灌溉、科學施肥。如果出現病害,每畝使用100克代森鋅可濕性粉劑,加入水30kg噴霧,以此有效治理。
  2.小麥紋枯病防治方法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不要過早的播種,在播種數量上也要控制好,小麥在返青后及時灌溉返青水,灌溉要適量不能過多,對田間雜草要做好處理工作。在每年的二月下旬,到三月期間,在上午有露水的時候使用烯唑醇可濕性粉劑50g加入40公斤水噴霧,10天重復一次,可以有效防治小麥紋枯病。
  3.小麥梭條斑花葉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目前尚無針對小麥梭條斑花葉病毒病的有效藥物,主要防治措施就是選擇良好品種。小麥種植區域使用科學的輪作方式,盡量降低田間發病的概率。并且做好田間管理,對田間的雜草進行有效的清理工作,增強地表和土壤的通透性,灌溉時控制水量,適量增加氮肥。在小麥反青時期,使用濃度為百分之六的菌毒清520倍液加稀土1100倍液進行噴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害的程度,控制其進一步傳播,降低其造成的危害。
  4.對蚜蟲的預防
  加強小麥在揚花期間蚜蟲的防治工作,蚜蟲在這個期間生長速度比較快。此時,可以采取藥物防治,吡蚜酮的用量為每畝20克,通過噴灑,可以起到預防作用。同時,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技術,這一技術對環境的危害相對較小,它是小麥蟲害防治技術中最為推薦的辦法,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通過引進蚜蟲天敵的方式進行對蚜蟲進行防治,相關人員可以引進鳥類或者青蛙等益蟲,消滅田間的蚜蟲等害蟲。
  5.對紅蜘蛛的預防
  紅蜘蛛是一種群居的害蟲,并且有假死的特性,相關人員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采取震落和灌溉的方式,處理部分紅蜘蛛,注意田間雜草清理,減少病蟲的蟲源。還需要做好藥物防治工作,可以利用阿菌素4000-6000溶液加入3到4g的甲維鹽,進行噴霧,以此有效地防治紅蜘蛛的蟲害。同時,生物防治措施同樣適用于紅蜘蛛蟲害的預防工作。
  6.其他預防措施
  其一,藥劑拌種,在小麥種植過程中,一般可以使用高效的殺菌劑,藥效時間在80到100天,在拌種藥劑的選擇也是要有科學的方法,對不同的病蟲害選擇不同的藥劑,比如,對金針蟲比較多發的地區,可以使用百分之四十的甲基乙硫磷乳油與水,和種子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攪拌,進而有效預防金針蟲。
  其二,加強氣象監測,小麥生長過程中,很多病蟲害都與氣象條件密不可分,因此,在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中,要加強對天氣條件的監測與快速預警,比如,可以在農田安裝土地監測系統,實時遠程監控土壤中水分、肥量、溫度等數據信息,同時,對天氣情況進行及時的預報與分析,一旦發生氣象災害,要快速反應,采取相應措施,盡量避免病蟲害的發生,要從根本上對小麥病蟲害進行防治,增加預防成效。
  三、結語
  病蟲害預防技術是小麥種植中的一個重要步驟,是保證小麥健康成長,保證產量的關鍵所在,綜上所述,在小麥病蟲害預防方面,種植人員要對防治技術進行有效分析,對多方面因素進行科學、合理地研討,制定相應方案,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使小麥更加健康成長,增加小麥產量與質量,進而增加我國糧食基礎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郝金凱.小麥病蟲害防治問題研究[J].江西農業,2019(06):25.
  [2]趙鴻.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技術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9(05):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87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