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苗木育苗管理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林業發展過程中,林業育苗是十分關鍵的環節。分析了容器育苗技術,闡述了林業苗木育苗苗圃的技術選擇、土壤管理、播種育苗等技術,以提高林業苗木管理質量。
關鍵詞:林業;苗木育苗;管理技術
在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的發展中,各個產業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相對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發展,我國的林業發展速度較慢。隨著人們對環保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林業產業的資源優勢不斷顯現,林業也逐漸的發展起來,傳統的育苗管理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林業發展需求,需要進行不斷的改革。
1育苗容器技術分析
1.1育苗容器的選擇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科技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對我國的林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而育苗容器技術也隨著科技的發展而得到更大的提高和變化,并且在不斷的推廣實踐中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林業的發展離不開先進科技的支持,其中容器育苗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苗木的質量,提高了苗木成活率。雖然容器育苗技術有效地提高了傳統的育苗效率,但在技術運用上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在使用過程中會損傷部分苗木的根系。因此在使用這項技術時,還需要借助其它輔助技術來減少對苗木根部帶來的損害。容器育苗主要是為苗木提供較好的生存空間以及適合的環境,因此對育苗根系的發展影響十分重要,但由于各種苗木的根系各不相同,所需的環境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容器適用于不同的育苗根系。因此,在選擇容器的過程中,要按照實際的幼苗生長特性進行選擇,以此來保證種子的發芽率,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1.2容器育苗技術及其評價系統在林業苗木育苗中的具體應用
林業育苗主要是培養幼苗,不同于苗木栽種。所以容器技術需要按照需求使用,保證幼苗成活率,而且在苗木栽植后還要進行追蹤評價,仔細記錄,通過育苗成活率、種植成活率綜合評價容器育苗技術效果,這是現在苗木管理工作中比較關鍵的環節,同時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傳統的苗木評價標準,不能將苗木的真實質量和產量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不利于育苗工作的開展,所以,需要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適合的評價系統,科學的、實事求是地評價容器育苗技術的情況。目前,林業容器育苗技術可以按照以下流程進行,首先依據需要培育的種子和幼苗選擇育苗容器,在苗床比較濕潤的情況下進行苗木移植,移植的苗木要選用適當的藥物殺菌處理,防止苗木被病毒感染,確保幼苗成活,以此來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其次,密切觀察移植后的幼苗的生存環境,在進行下一次育苗播種之前,對容器內的土壤再進行消毒處理,確保土壤的環境。最后,做好移植苗木的后期工作,及時清理雜草和苗木的多余枝葉,保障苗木健康成長。
2林業苗木育苗苗圃的技術選擇
苗圃的位置對于交通環境的要求較低,但對于土壤以及水源的要求較高。交通環境主要是能夠方便苗木出圃后車輛運輸即可,但是對于土壤的要求則較多,主要在沙土、壤土、輕壤土上進行,如果在黏土或鹽堿土上種植,就需要改善土壤環境。由于在育苗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因此要選擇水源比較豐富的地區。由于各種苗木所需的生長條件不同,還需要按照實際的育苗需求進行不同的調整,例如,針葉樹的育苗要選在山地上,土層比較厚、土壤較濕潤,而且避風、日照平緩的地方,可以選擇半陰半陽坡上;闊葉樹育苗則需要在土壤深厚、避風、向陽的地方。確定好苗圃地后,根據苗圃地的自然環境,以及育苗的任務、苗木的品種等進行分區,可分為播種區、移植區(或大苗區)、無性繁殖區、果苗區等,對于改善土壤地區可以增加試驗區。根據生產的需求,合理地設置灌溉系統,購置適當的器具,增建房屋,便于圃地管理。對于風沙地區和面積較大的苗圃,要設置防護林帶或栽植綠籬,以保證育苗的成長。
3土壤管理
?。?)新開辟的苗圃地。需要提前1年進行深耕、耙耱,最好是在雨季,等到秋季再進行耕翻1次,第2年耙平后再進行育苗。對于每年都有育苗的圃地,在苗木移植前,需要及時翻耕1次,清理土壤中的雜物。(2)改良土壤。根據土壤的情況增施有機肥料,也可采用客土法。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善土壤的蓄水、蓄肥能力,增強土壤的肥料以及通透性能。(3)合理消滅土壤中殘存的病原菌,及時進行土壤消毒,對于蟲害地區及時施用殺蟲藥劑。
4播種育苗
4.1種子處理在播種前要初步處理種子,以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均勻性。首先是選種,要及時剔除不能發芽的種子,尤其是已經變質、霉變、破損的種子,留下比較飽滿、均勻的種子。其次浸種催芽。由于種子的品種不同,在進行浸泡、催芽時要有所區別,以確保種子的發芽率。最后拌種,在播種之前用專用的拌種藥劑進行拌種,增加種子抗侵害的性能,提高發芽率。
4.2播種由于不同的種子對播種的時間要求和氣候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要視樹木種類采用不同的播種方法。一般情況下,春天是比較適合播種的時節,在地表以下5cm左右處的地溫能夠保持在10°C以上時即可開始播種。在風沙干旱地區或播種對晚霜敏感的樹種應適當晚播,可在土壤結凍前播完。而對于比較容易成活的種子可以隨意播種,如楊、榆、柳、桑等,但時間不能晚于8月中旬。播種數量、方法都要按照種子的品質,氣候條件,以及樹木的生長特性進行調整播種。
5幼苗管理
5.1水肥管理
充足的水分能夠提高幼苗的生長速度,但水分要適中,不能過多,一般保持苗圃內土壤濕潤即可。水分過多過少都會影響幼苗根部的生長發育。追肥則需要根據幼苗的生長狀況來決定,1年2~3次即可。
5.2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是造成苗木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幼苗培育與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由于幼苗鮮嫩,抵御病蟲害能力較低,一旦出現害蟲或病菌,會造成幼苗的死亡,所以必須要加強幼苗期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首先,在育苗播種初期,可采用藥劑拌種進行預防,以此來減少地下害蟲的侵害;其次,對土壤尤其是翻種土壤進行及時消毒,提高土壤的抵抗力;再次,增強肥水管理,提高幼苗的自身抗性;最后,一旦發生病蟲害,根據病蟲害的特點有針對性噴灑農藥,減少病蟲害危害。
6結語
總之,隨著我國林業不斷的發展,不但給我國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還極大地改善了生態環境。因此,需要加大對林業發展的重視,尤其是林業苗木育苗管理技術的控制,提高苗木的種植成活率。雖然現在苗木育苗技術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隨著科技的發展,育苗技術不斷的創新,這些問題還是能得到很好的解決。由于苗木技術管理直接關系到林業建設的全局發展,需要不斷完善各種技術,以加強對苗木的管理,從而滿足林業發展需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