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技術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林業工程的開展,對于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和環境建設都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其中林業工程的培育與移植不僅決定著苗木的質量和成活率,而且對林業工程的發展也是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需要合理使用林業工程苗木培育與移植技術,提高苗木培育水平,從而提高樹苗的成活率。筆者圍繞林業工程苗木培育與移植技術進行探討與研究,希望可以為實際工程的開展而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林業工程;苗木培育;移植
林業是一種森林資源的載體,這一行業的發展形式與其他行業相比較而言有所不同,在林業工程中,苗木的培育和移植工作是重要的組成內容,不僅關系到森林覆蓋率問題,而且也是城市環境綠化程度的基礎工作。隨著環境保護工作地位的日益加重,植樹造林仍然是大力推廣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地域環境的不同,木苗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都不同,因而對使用技術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比,需要合理使用林業工程苗木培育與移植技術,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和質量,從而為我國林業工程的良好開展而奠定扎實的基礎。
1林業工程苗木培育施工技術
1.1土壤條件
不同的苗木類型對土壤環境的要求也不同,比如有些苗木適合長在酸性弱的土壤之中,而有些苗木適合長在堿性強的土壤之中,根據于此,要按照苗木的特性來確定其土鑲環境。與此同時,由于環境污染的加劇,含有化學物或者是輻射性元素的土壤數量有所增加,因此,要嚴禁使用這一類土壤,全面檢測土壤的安全性,以此來從根源上提高苗本的成活率和質量。
1.2選擇種子
在選擇種子過程中,應采用母樹或當地種子園所產生的樹種最為合適。為提高樹種的成活率,應該在播種之前就開始催芽工作,首先把種子進行消毒處理,之后再放入水中浸泡,接著在每天用清水淘洗的基礎上,直到種子發生裂口再統一播種,以此來提高發芽速度及增加苗芽的抗病害能力。
1.3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無論是對苗本的產量、壯度還是旺盛程度都發揮著很大的制約作用,如果密度過大,將會造成間距較大,進而引發土地浪費、產量降低等問題;而密度過小,就會帶來苗木光合作用減弱、質量下降等問題。因此,為了增加苗木的質量和產量,就需要保障苗木之間的合理間距,而這一合理的把控主要表現在苗木的行間距要持在10~70cm,株間距保持在10~20cm,以此來保障苗木的質量。
2林業工程苗木移植技術
2.1把握造林時機,確定造林規格
林業工程苗木的移植技術,首先要把握造林時機,以東北工程苗木造林為例,這一項工程基本是以春季為主,也就是每年的3~5月是林業工程苗木造林的最佳時期,把握好這一時期相當于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來增加造林的效率,從而保障苗木的產量和質量。其次,還需要確定林業工程苗木的造林規格,這一方面要控制好2個主要環節:一是造林的規格,林業工程抑制造林工程的規模應該通過簡單的1:20來確定;二是苗木的規格,通常采用的是3a生苗,一般小型喬木苗木的高度在40cm上下,大型喬木苗木的高度在120cm上下,特殊的林業工程需要根據實際的要求來使用。
2.2突出技術的使用,針對不同季節的病蟲害嚴加預防
在林業工程苗木的移植造林過程中,需要突出技術的使用,在移植技術的使用過程中,一方面是要保證苗本移植的安全性,讓苗木的根須在移植造林過程中不受到損傷;另一方面,要落實苗木規范的種植,因為不規范的種植很容易給苗木帶來危害,而苗木移植的規范化及之后種植的規范化;第三,保障枝干的完整性,以便于苗木的生長和緩苗。最后,做好林業工程苗本的移植造林過程中的灌溉工作,保障移植后的苗木生長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業工程苗木的移植造林過程中苗木質量。除此之外,病蟲害的發生具有季節選擇性,因此,林業工程苗木移植造林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季節的病蟲害嚴加預防,如寒冷的冬季就對苗木噴藥物來防止害蟲的滋生,而在春季是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來控制其發展態勢。
3結語
合理使用林業工程苗木培育與移植技術,以此來提高苗木的量和質量,從而促進林業工程得到更好的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