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背景下“互聯網+”農業振興路徑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現代農業振興,是當前我國農業發展建設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建設工作,是推進現代農業化建設中必須要完善的工作。鑒于此,針對鄉村振興背景下“互聯網+”農業振興問題進行了探究分析,旨在為現代農業模式構建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互聯網+”;現代農業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8-0071-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A
1 鄉村振興背景下“互聯網+”現代農產業振興建設的必要性
我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工作開展中,更是對農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能夠更好地展示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色,需要按照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要求,對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構建,這樣才能確保在相關戰略建設和實施中,有效地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指導。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現代農業振興戰略,能夠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保障,有助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1]。
2 鄉村振興背景下“互聯網+”現代農業振興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信息平臺建設滯后
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現代農業模式構建中,建立“互聯網+”現代農業信息服務平臺對鄉村振興具有重大意義。只有確保信息平臺建設的科學性,才能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下的農業發展提供保障。但是,我國現有信息化平臺建設工作還存在一定的欠缺,對現代農業振興建設工作還不能有效規劃,影響了新農村建設工作實施效果[2]。
2.2 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基礎設施建設對于“互聯網+”背景下的現代農業振興建設具有重要影響,要想更好地展示出我國新農村農業發展建設特色,就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這樣才能確保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幫助。但是,由于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構建不科學,使現有農業發展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不完善,影響了農業發展[3]。
3 鄉村振興背景下“互聯網+”現代農產業振興建設對策建議
3.1 加大信息平臺建設力度
強化信息平臺建設,是保障和滿足當前農業發展模式轉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提升我國新農村經濟發展建設水平的一個重要保障對策。應該加大信息平臺推廣力度,讓更多人能夠了解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構建特色,進而在相關工作規劃中,注重發展現代農業。
3.2 做好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規劃
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鄉村農業發展模式規劃中,需要科學規劃鄉村農業發展模式體系,對其整個模式構建中的產業規劃工作進行分析,這樣才能保障在相關發展模式規劃中,體現出新型農業發展特色。
3.3 完善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在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規劃中,為了能夠更好地體現農業發展建設特色,應該加強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而保障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健康發展。例如,在“互聯網+”背景下的現代農業振興建設中,應加大經濟投入,確保在經濟投入中,能夠有充足的資金進行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構建[4]。
4 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與農業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已成為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的“互聯網+”農業中,為了能夠更好地體現現代農業振興效果,需要構建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并且完善相關對策,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盛毅.建設現代化強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標準探究[J].創新,2018,11(2):156-158.
[2]張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現代農業體系構建[J].安徽農業科學,2016,22(9):156-157.
[3]劉艷艷.鄉村振興背景下“互聯網+農業”發展現狀——以宿遷市四河鄉為例[J].經貿實踐,2019,23(1):25-27.
[4]周宏春.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業農村綠色發展[J].環境保護,2018,46(7):16-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