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級管理模式下教務工作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提下,高校教育管理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高校二級管理模式顯得尤為突出。由于學院教務工作的獨立性和特殊性,使得教務工作者存在種種困難,為切實做好高校學院教務工作,本文就高校二級管理模式下對教務工作進行思考,以期為該項工作起到推進與提高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教育 二級管理 教務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14-02
引言
隨著我國高校辦學理念的不斷更新、辦學條件的不斷完善,常規的高校教學管理體制也在逐漸發生變化。我校的教學管理體制逐漸從較為常規的校級管理轉變為校院(系)二級管理。
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和實踐,我校各學院教務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些許弱點。如今,學校的教務工作實行的是學校教務處領導下的宏觀調控和各學院(系)教務實踐科具體實施的雙重管理模式。由此,學院教務工作出現了新的挑戰、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也對教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整體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作為學院教務管理兼任課教師,僅以自身的實踐為基礎,淺析二級管理模式下教務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而彌補教務工作中存在的漏洞。
1.二級管理模式下教務工作人員存在的問題
1.1工作量繁重,人員配備不夠科學
在學院管理中,教學管理包括教務管理科與實踐管理科,一般來說,兩個科室應該各具備兩名專職行政人員。隨著學院合并、學校教務管理工作權限與重心的下移、學校督導、教學巡察等頻次提升,教務管理工作量逐漸增加,但教務管理崗位并沒有隨之增加。一般學院學生人數達到1500人,教務管理科專職人員2名,實踐管理科專職人員1名,在面對學校教務綜合科、教學質量監控科、考務科、學籍科、實踐科、高校評估中心、校督導組、效能辦、實驗教學部、創新創業辦公室等多個部門的各項工作時,難免存在工作量繁重,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完成工作質量不高等情況。同時,學院有2個系部,6個專業,很多情況下,學院教務科與實踐科工作人員不僅是教務工作人員,也成為了系部綜合秘書,既要負責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又要承擔多種職能,負責學院各專業和系部的各項工作的傳達和落實。
1.2教務工作人員職責補位不夠及時
教務管理是一個瑣碎而繁雜的工作,需要科室工作職責明確,也需要科室人員互相幫助、互相補位。尤其在遇到重大教學檢查或者畢業季時,各項教學工作會成倍增加。但是個別教務工作人員對集體意識欠缺,缺乏責任心和擔當感,只守著自己的工作職責,沒有及時補位臨時專項工作,導致其余教學管理人員工作量增大,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從而影響整個科室工作。
1.3教務工作人員的價值體現不明確
教務工作人員對工作職責的認識不夠清晰,在學院管理中,教務工作人員是教師和學生的服務者,工作地位不能得到充分肯定。普遍人以為教學管理工作只是單一的政務工作,甚至在工作中不顧及教學工作人員的感受,存在一些得過且過等問題。例如,在二級管理模式下,學院要自行排課,安排監考,期末考試,核對學分學籍等,這些工作無不經過教務工作人員之手,責任重大。
1.4崗位晉升機會少,培訓力度不大
隨著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專業正在整合和增加,雖然現任教學管理人員都是碩士及以上學歷,但是由于工作性質與任務的特殊性,基本沒有太多時間進行專業知識的更新和技能提高。各項素質還是停滯不前的,尤其是管理素質與軟件操作等方面。由于對學院教學管理工作崗位的認識和重視度不夠,在崗位設置上,沒有體現出教學工作人員的晉升機會,因此,讓許多教務工作人員看不到自己工作的希望和前途,從而影響工作的積極性,使得教務管理工作進入一個死循環。由于平日工作的繁忙,教務管理人員參與技能培訓的機會不多,導致疲于將工作推進,而不是高效率完成。
1.5教務工作人員承擔壓力大
學院教務工作人員上接教務處、各個機關部門以及院領導,下聯輔導員、學生、教師。每個環節都不能出錯,都要盡量考慮周全,因為一旦錯誤,隨之而來的就是教學異常甚至是教學事故,影響學院各項考核,影響個人自身發展。因此,心理壓力較大。
1.5.1疲憊
從事教務工作雖然是一個比較有規律的行政工作,但是隨著高校體制的改革,各項檢查任務的加劇,除了完成本來瑣碎的工作外,還要疲于準備學校各個部門、省教育廳甚至國家的檢查材料。二級管理模式下,學院教務工作名則是權限下放,實則也是任務和責任下放,每天完成各項工作后,身心俱疲。而且,在涉及課酬核算以及監考等安排時,偶爾得不到老師們理解和支持,會覺得自身價值得不到體現。
1.5.2心理落差
對于教務管理人員而言,由于學校不同時期招收的員工不同,其實教務管理人員與部分教師學歷一樣,但是并沒有享有同等的待遇。主要體現在職稱評定、收入等方面。例如,同樣工作量的情況下,教師一般都會受到一定的獎勵或者表揚,但是教務管理人員就容易被忽視,在這個過程中,漸漸產生自卑心理,側面打擊工作的積極性。
2.二級管理模式下如何提高教務工作管理
2.1價值體現
教務工作人員是教務管理工作的重要角色,是參與整個學院教學管理的中流砥柱,認可教務工作人員的自身價值顯得尤為重要。學校與學院應該充分認識到教務工作人員的重要性,肯定其對工作的付出與艱辛,使教務工作人員體會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是被重視的,自己是重要的,在整個教學管理中是“被需要”的,而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務工作人員在工作量超負荷的情況下還要保障各個環節的正常運行實屬不易。因此,教務工作人員自身的價值體現非常重要,他們應該得到更多的認可和尊重。
2.2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加強二級管理
教務工作雖然很繁瑣,但是只要科室及學院系主任配合良好,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務科與實踐科明確個人職責,熟練掌握各塊工作流程,加強服務意識。其次,加強系主任管理,明確系主任工作職責,全力協助教務工作人員完成教務工作。再者,在臨時教務工作繁多的情況下,進行及時補位,不能拈輕怕重,推諉避責。最后,營造良好的教務工作環境,加強團隊服務意識,凝聚團隊合作精神。 2.3提供培訓機會
在假期可以對學院教務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主要體現在教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教務工作中實操性培訓,教務工作中“急難險重”工作的處理。其次,可以進入一流大學進行學習和交流,吸取教學管理成熟的高等大學的經驗,并邀請校外資深專家進行講座講學。此外,不僅是教務管理人員要參與學習,各系主任也必須熟練掌握二級管理模式,以便及時補位,及時處理各項突發事宜。
2.4提高教務工作人員經濟待遇,增加崗位晉升機會
當肯定教務工作人員人員的價值后,必須落實到實處。所謂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教務工作人員的價值可以通過產生的經濟收入體現。當然,不能無故增加個人收入。首先,可以考慮加強崗位特殊津貼的方式來增加經濟產出。其次,可以通過教務管理人員考核、評比、競賽等方面進行獎勵機制改革,從而提高教務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
結論
高校教務工作想在二級管理模式下取得一定的成效,需要確立教務工作人員的自身價值,體現教務工作人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自我價值得到體現的基礎上,對教務工作進行合理的分工,推動學院教務工作的管理,使得教務工作不再是單一的行政工作,而是高效、精益的管理工作。同時,提升一線教務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操作,增加教務工作人員的經濟待遇與崗位晉升機會。于此,教務工作才能在新型的二級管理模式下發揮其應有的功效,才能讓學院教務工作得到更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升魁.二級管理模式下學院教務人員的定位與提升[J].大學教育,2015(01):181-182.
[2]劉洋.獨立學院二級管理體制下教務秘書工作面臨的困境及其對策[J].文教資料,2012(15):98-99.
[3]張志煉.獨立學院教學秘書工作的主體地位及隊伍建設[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08):110-111.
[4]朱琳,張福勝.高等學校二級學院教學秘書工作的幾點思考[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08):63-65.
[5]涂吉蓉.淺析提升高校二級教務員工作能力的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8):200+202.
[6]紀霞,高成.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工作現狀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10):74-75.
作者簡介:
王陽(1989年10月-),碩士研究生,貴州財經大學從事教務管理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