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景觀營造的作用與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黨的十九大會議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建設在全國如火如荼地展開。但是目前單一化的發展模式,使得鄉村建設平庸無味,毫無特色。提煉農村生活的特點和鄉村的景觀元素,并分析如何打造鄉村景觀,既能保留傳統的農村生活方式,又能體現當地鄉村的民俗特色景觀。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景觀;構成要素;具體方法
在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全國正在積極地展開鄉村建設活動。鄉村振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涉及很多領域與專業,例如鄉村產業振興、生態環境保護、文化事業振興、鄉村建設等多方面。鄉村景觀的營造,只是鄉村振興的其中一方面。通過合理的鄉村景觀營造,可以切實提高鄉村人居環境質量,形成有利于城鄉協調互動的空間結構,推動實現鄉村振興。但由于我國在鄉村建設領域的實踐經驗方面并不成熟,村鎮受到城市建設的影響,急功近利,又由于部分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審美意識薄弱等多方面原因,導致了目前很多鄉村建設盲目模仿城市,鄉村特有的文化、鄉土景觀、民族特色正在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鄉村景觀的打造,不僅能還原農村特有的和諧景象,獨特的鄉村景觀又能對城市居民產生巨大吸引力,能很好的將鄉村和城市聯系起來,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
1鄉村景觀的構成要素與特征
景觀是具有明顯視覺特征的地理實體,兼具了文化、生態、經濟等多重價值。而我們目前說的鄉村景觀,是以農村為背景,以鄉村聚落景觀為核心,由文化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構成的環境綜合體。農村的風俗文化、農耕文化、生態系統都沉淀著當地的歷史和傳統,都體現出當地特有的地域特色,形成了農村原始的鄉土景觀。這種原始的鄉土景觀,是長期歷史發展中留下的痕跡,是自然條件、生產和生活成為一體的因地制宜的生態景觀。
鄉村景觀的營造,離不開對鄉村景觀要素的提取,根據大量的鄉村振興景觀建設案例,鄉村景觀要素主要包括以下7點:①村落,主要指村民生活的主要地方。②民房,房前屋后的景觀、微菜園、微果園等。③農田,主要包括菜地、水田等。④水體,在農村中,水體有灌溉用的水渠和自然的河道、池塘等。⑤道路,主要包括機耕路、巷道等。⑥植物,包括當地鄉土樹種、經濟林、雜木林等。⑦農村特有構筑物,包含了當地特有的祠堂、土地廟、水車、水井、石墻等。這些鄉村景觀元素作為農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與村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存在對于鄉村景觀風貌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
從以上鄉村景觀的元素可以看出,鄉村景觀有著自己不可取代的特點。首先,鄉村景觀有著大地般的寬廣感與遼闊感,并有著由于歷史沉淀下來的穩重的安寧感與寧靜感;其次,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的生態景觀。豐富的水系與植被,適合生物繁衍與生存的生態環境,豐富的四季景象,生產與生活自然過渡的農田、果園等。最后,農村構筑物不僅尺度上較為人性化,而且材料上也采用鄉土建筑材料,體現出和諧的村落景觀。
2營造鄉村景觀的重要意義
2.1民俗文化的傳承不同的鄉村,具有不同的鄉村文化,其表現出來的鄉村景觀也是不同的。這些鄉村景觀的差異性,形成了具有地域性、場地性、鄉土性的鄉村景觀。在設計中注重挖掘當地鄉村的不同文化,避免出現千村一面的現象。但在實地走訪中,由于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村民也逐漸對鄉村失去了認同感。通過鄉村景觀的打造,充分挖掘不同地域文化和歷史特色,營造當地特有的鄉村景觀,使得村民重新找回歸屬感,發現故鄉的美。鄉村景觀集中保留了村民生活的各種要素,給予人一種安定、安逸、寧靜的感受。根據鄉村景觀的元素和特征,并在尊重傳統文化和地方特有風俗的基礎上,運用景觀生態規劃的手段合理劃分當地特色農作物與植物,注重鄉村景觀的營造,是保持原有鄉村風貌和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
2.2鄉村資源的整合在進行鄉村景觀設計的同時,我們在尊重現狀,充分調研的情況下,對鄉村的資源進行整合,通過合理的規劃布局,利用小部分的自然景觀進行設計和開發,同時通過一定的措施對大部分的資源進行保護,從而達到鄉村資源整合的目的。對鄉土建筑材料的整合,也是其中一個方面。鄉村景觀設計中,鄉土材料的運用最為常見。鄉土材料作為實體性景觀元素,指的是不需要經過二次加工而直接用于園林景觀營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實體類元素,如鄉土植物、當地的石材、木材。這些材料的運用,不僅能營造出具有特色的鄉村景觀,而且對環境不會造成二次傷害,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有利于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2.3推動鄉村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的一大方面就是發展鄉村的產業,旅游業也為其中一種。鄉村景觀的獨特性,對城市生活的居民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能帶動當地的旅游業,從而也能提高村民的收入。
3鄉村景觀設計的具體方法
鄉村景觀的實質就是鄉土特色,鄉土特色有著傳統特色、地域特色、民俗特色等含義,但也有著人文因素在其中。從鄉村景觀的幾大要素人手,探討出鄉村景觀設計的具體方案,可以細分為以下4個方面:
3.1民居建筑民居是村民居住生活的主要場所,民居是經過當地歷史積淀而形成的村落的地域景觀特色。在進行村莊風貌提升中,對民居的外立面進行處理,目的是在現狀民居的基礎上,統一村容村貌。在設計中考慮其工程安全性、技術性與經濟效益,依托建筑現狀、挖掘當地建筑材料、色彩、技術等方面的特色元素,打造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村鎮景觀風貌。以廣西壯族的傳統民居為例,選用白磚青瓦、木構等符合南寧氣候特征的元素和技術進行改造。
3.2村內道路村內道路目前大多數是為了生活和生產需要而硬化的水泥路,以廣西農村為例,一般的農村主要道路為3~4m,道路兩側多為鄉土的野花或者是村民堆砌的柴火一類的雜物。村內道路鄉土景觀改造主要可分為村內主干路景觀改造、支路景觀改造和巷道景觀改造。改造措施:主要道路,定期養護路面,兩側可設置50cm左右的鵝卵石路肩,可方便會車,同時也可以作為道路和綠化的空間上的隔離;支路,采用鄉土樹種進行道路兩側綠化,高差加大的地方設置防護欄;巷,路面破損的地方采用本土自然石、青磚等進行路面鋪裝、修整。
3.3農田農田是鄉村景觀的重要元素,是構成鄉村景觀的大背景。在我國由于地理條件的復雜和長期的農業發展,形成了多樣的農田景觀,如梯田、水田、沙田等。在設計中,保護基本農田格局,擴大稻田種植面積規模,形成特色農業景觀,并依托農田建設觀景平臺、稻草雕塑等開發旅游觀光。
3.4水體農村中水體主要形式有人工灌溉渠和天然的小溪、河流等。水體在自然環境中是最為敏感的元素之一,非常容易受到人為的破壞,并且破壞后難以修復。但根據我們的實地走訪,大多數村莊的水塘富營養化嚴重,甚至有些水塘已經發黑發臭,周邊的溪流和水體的岸邊也存在排污和亂倒生活垃圾的現狀,因此對水體景觀的修復刻不容緩。水體的鄉村景觀設計,應從清潔水體人手,周邊種植凈化水質的水生植物,可采用自然石等鄉土材料打造生態駁岸,局部設置親水平臺等親水設施,打造還原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水體景觀。
4結語
目前,鄉村振興戰略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落后的面貌,也為農村的發展指出了“非城鎮”化的道路,有利于消除城市和鄉村之間現存的差異。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對鄉村景觀進行設計的同時,要考慮到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和其他影響因素,要在保證鄉村原有文化原有地域特色的情況下豐富鄉村景觀,推動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