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科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創新創業教育得到越來越多高校重視,對于高等農科類院校來說,由于起步較晚,創新創業教育內容涉及到多學科、多種能力和較強的技術性等多種因素,使得目前農科類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成為制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最大瓶頸。主要從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研究如何提高農科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
  關鍵詞:創新創業;農科類;師資隊伍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通過實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進而推動高等教育向高質量發展。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十二五”期間,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強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如互聯網+各類競賽項目,激發學生在創新創業領域的潛能,增加學生創新能力,同時鼓勵高等學校通過教學改革,更加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高等農業院校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積極鼓勵農科類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快速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實現“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重大舉措;是落實以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
  1制約我國高等農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因素
  1.1具有創新創業教育能力的師資數量不足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不斷被人們認可,大學教育中創業教育被要求“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對于高等農科類高校來說,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農業類創新創業的引導,使學生們在校就能對農業領域的創新創業感興趣,有意愿投入到創新創業大潮中去,需要更多的高校教師能夠從事創新創業教育。高等學校畢業生在將來就業領域可以選擇自主創業,也可以選擇到企事業單位就業。不管選擇自主創業,還是成為一名企業員工,都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或創業能力。在這種背景下,我國高等農科類學校獲得農業領域創新創業教育,或能為學生提供農業領域創新創業引導的師資數量存在明顯的不足,很多農科類學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由學校就業指導中心承擔,這些老師往往是泛泛的通識性指導,缺乏針對性,不能結合專業領域知識和專業未來發展進行創新創業指導。
  1.2教師缺乏自身創業經驗是師資隊伍普遍存在的現象
  創新創業教育對教師隊伍來說,其自身有無創新創業經驗很重要,很多高等學校老師存在重專業知識,潛心研究本專業領域的科研問題,無暇顧及利用專業知識進行創新創業,開辦公司。在我國高等農科類院校中,能夠從事創業教育的師資主要有3部分:一是主管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這些人普遍專業性不強,缺乏針對性,主要是基礎的創新創業輔導;二是部分高等農科類院校設有經濟管理、企業管理相關專業,這些專業老師可以通過通識選修課的形式開始一些創新創業類課程,使學生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學到一些比較實際的知識;三是部分專業課教師,由于長期接觸企業實際,往往發現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或該專業領域未來發展方向,進而通過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使學生增加基本的創新創業能力。以上3種情況是我國高等農科類高校能夠提供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均無法滿足不同專業背景學生對創新創業知識的需求。
  1.3教育部門沒有為高校教師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培訓
  我國高校教師在選聘上主要是看重專業知識,選來的老師想去培養學生創新創業,但由于其自身專業背景的制約,其自身也得不到創新創業方面的提高,也就無法指導學生去創新創業。我國的創業教育師資培訓還處于起步階段,尤其針對農業領域的的師資培訓還很匱乏。與全國高等農科院校對創業教育的需求相比,目前能夠提供的師資培訓機會顯得杯水車薪。在今后的教師隊伍培訓方面,應為專業課教師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性、系統性、全面性等方面提供更多課程。
  2農科類院校如何根據自身特點,建設適應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師資隊伍
  2.1教育主管部門可以通過設立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課題,引導教師進行相關研究
  第一,政府或企業可以設立創新創業培訓基金,專門為高等院校教師提供創新創業研究的經費支持。教師在創新創業領域的研究需要充足的經費保障,才能保證研究的順利開展和教師的精力投入。目前,國外高校除了政府投入師資創業培訓項目外,一些基金會和創業者也會給予部分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建設的大力支持。第二,讓教師到企業中去兼職或社會實踐,通過教師在企業的兼職來增加教師對創新創業的興趣,同時可以發現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創新創業人才;第三,到企業聘請兼職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還需要政府部門人員、法律人員、技術人員、風險投資商等不同行業人員的提供指導,因此教師隊伍應多元化。
  2.3設立針對農科類的創業教育專業,培養農業領域創業研究的專門人才
  國際上很多高校構建了從本科、碩士到博士的系統的創業學學科與專業體系。美國高校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大力發展創業學研究,目前已經有5份學術期刊被SSCI索引。促進創業教育的學術化,不僅可以厘清創業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理論問題,還能夠為高校教師提供合理的職業發展途徑,有利于高校教師更好地從事創新創業教育。農業是我國重要的發展基礎,快速高質量的發展農業產業是今后我國農村致富的重要手段,有針對性的農科類創業專業是今后我國高等農科類院校發展針對農業領域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和平臺。
  2.2為農科類高校師資隊伍搭建專門創新創業培訓平臺
  目前,在創業培訓領域,國外一些基金會提供專門資助,為世界各行各業提供專門的培訓平臺,如,哈佛商學院與歐洲創業研究基金會合作,組建“以參與者為中心的歐洲創業教育培訓項目”,為來自50多個國家的創業教育師資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服務;百森商學院的“創業師資研討會”(Symposia for Entrepreneur-shipEducators,SEE),從1984年創建以來,已經為來自全球65個國家658家機構的2900多名學者和創業者提供了培訓。針對農科類高校創新創業特點的培訓平臺還需要專門的構建,使其能夠便捷地為高校教師提供完善的網絡平臺,使其成為創業師資自主學習、自我成長的重要渠道。   3探索新的教師考評體系,引導高校教師向創新創業方面投入精力
  3.1構建多元化的師資隊伍,完善考評體系
  當今的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多元化多學科參與教育類型,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尤其是農科類高校,為達到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發揮創新創業教育對學生成長成才的引領作用,需要完善師資隊伍建設,因此師資來源需要多元化,僅僅依賴于學工部門、就業指導或某學科專業的教師遠遠不夠,因此各高等農科類高校還應建立創新創業教育機構進行師資規劃、建立師資庫,同時設法拓寬師資來源,設立專兼職崗位,兼顧校內教師、校外專家和企業家,學校可聘請企業界人士來校兼職教師、指導學生實踐,充分利用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指導教師和學生如何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在一些具體的創新創業項目上,也可以探索校內外師資力量聯合指導,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完成某些具體項目,這種模式比較靈活,往往具有目的明確、分工具體、效率高等特點,是未來農科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探索的重要方向。如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學院與北大荒集團部分農場合作開展一些農業類科研項目,就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增強了學生的創新創業本領。高等農科類高校在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中要注重考核方式的指揮棒作用,建立新的考評體系,引導教師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和參與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方面來。在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方面可以和職稱評聘相結合,與校內津貼分配相結合。
  3.2構建多元培訓網絡,激發師資隊伍活力
  培訓網絡是目前情況下我國農科類高?,F有教師向創新創業導師邁進的一環,當前很多高校教師要么沒有主觀性向創新創業導師努力,要么缺少培訓機會,自己不知道怎樣成為創新創業導師。這種情況下,就要求學校、政府等管理部門成立專門的組織,并以適當的方式經常性、有針對性地進行各種培訓。一方面,地方政府和各高校應聯合起來,組建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中心,根據各領域培訓特點,整合不同領域培訓資源,利用各種多元的培訓方式,為高校教師提供現場培訓或利用遠程教育培訓平臺等進行遠程培訓,努力提高農科類高校創新創業隊伍的培訓質量,使創新創業培訓落到實處,發揮實效;另一方面,針對農科類專業教師理論知識豐富實踐經驗缺乏的特點,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強企業管理和創業實踐等,讓教師多到農場、企業中去,多參與更多的企業經驗管理實踐活動,給教師提供一個學習和成長的平臺。
  綜上,在我國目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和短板,整個高等教育體系都需要通過改革來適應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對于農科類高校來說,具有自身特點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可用的方法與理論還沒有形成,有必要開展相關研究,創立適應該門類特點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培養的方法與理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56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