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楊樹潰瘍病發病規律初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楊樹潰瘍病是威脅菏澤市楊樹產業發展的常見病害之一,2015-2018年通過利用踏查和標準地調查法,對病害特性及發展規律展開調查。結果表明:該病在菏澤各地均有發生,以單縣、曹縣發病相對嚴重。
關鍵詞:楊樹;潰瘍病;年變化;發病規律
目前,菏澤市楊樹(黑楊)種植面積大,截止目前,統計面積已達118031.1hm2,占菏澤市各樹種總和的91.59%。隨著種植面積日益增大,導致本地區生態系統日漸脆弱,楊樹病蟲害種類逐漸增多,為害也日益加重。據調查,楊樹潰瘍病已成為影響本地區楊樹健康發展的主要病害,其為害面積涉及全市七縣兩區。為此,以菏澤市牡丹區沙土林場為調查樣地,對該病害發病年變化進行了研究;采取踏查及標準樣地法調查其發病規律,并提出防治辦法。
1方法與材料
1.1病害年變化觀測
于菏澤市牡丹區沙土林場內,選擇2年生中林46楊,約5hm2的楊樹潰瘍病病害林,隨機取樣選取300株固定樹木為標準樣樹,2015年4月~2018年3月定期不問斷計算發病株數、觀察該病害年變化、了解其發病程度(詳見表1)。
計算公式:發病率(%)=被調查區發病株數÷被調查區總株數×100
發病程度劃分標準:輕度,發病率5%~10%;中度,發病率10.1%~20%;重度,發病率20.1%以上。比,可知每年4月菏澤市氣溫開始回升,降雨增大,當全市氣溫達到10%以上且相對濕度達標,病原菌開始侵染,5~6月當溫度達到25~C左右時,出現當年第1個發病高峰;但到夏季7~8月,由于氣溫逐漸增高,不利于病原菌生長,會使其危害逐漸減弱;到9月,當溫度適宜時形成第2個高峰期,10月中下旬逐漸停止生長??梢?,病害的發生和當地氣溫存在密切聯系,現以2017年4月~2018年3月為觀測區間,分析楊樹潰瘍病各月發病率與氣溫的關系(圖1)
1.2.2與苗木澆水程度的關系。沙土林場片林內,在樹種來源、造林條件、整地方式一致的情況下,由于栽植時澆水量的不同,病害發病規律亦存在差異(詳見表2)。栽植后,及時充足灌水,可以提高苗木長勢,抑制病害發展。
1.2.3與地理位置的關系。調查采取踏查方式,踏查范圍遍及菏澤市七縣兩區相關鄉鎮168個,踏查線路462條,踏查面積10萬hm2,調查生產和經營場所98個。結果表明,楊樹潰瘍病在菏澤市各地均有發生,但從不同縣區發病面積和發病程度分析,各地發生的情況有所差異,以單縣、曹縣發病率較高,為害比較嚴重;其次是牡丹區、定陶區、成武、東明;巨野、鄆城、鄄城發病率較低(表3)。調查結果可能與不同縣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環境條件差異有關。
2防治要點
搞好疫情監測,準確掌握其發生動態,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治對策。育苗時選擇優質苗木,對將出圃的樹苗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噴霧1次;種植后要及時灌溉苗木,提高苗木長勢;發病高峰前,及時用70%菌特凈100倍液、40%多菌靈100倍液、菌毒清300倍液涂干。
3結論
經過2015年4月~2018年3月定期不間斷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楊樹潰瘍病為菏澤市楊樹常見病害,在各縣區均有發生,盡管經過近幾年不懈的防治其發生面積逐漸趨于平緩,但預測其對菏澤市林業健康發展仍存在較大的潛在威脅,應當引起足夠重視,加大治理力度。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