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院士的海洋經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寫在前面的話
山東省是一個海洋大省,海洋資源非常豐富。早在20世紀90年代,山東就提出了“海上山東”的概念,并一度在全國沿海省市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反響,山東海洋經濟的發展由此加速。2011年1月4日,國務院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標志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我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體現了山東在國家發展海洋經濟領域的重要地位。
青島作為我國海洋科學的發祥地之一,早在20世紀20-30年代,就開創了國內海洋科學的先河。在海洋科技方面,青島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實力領軍全國,這里集聚了全國30%的海洋科研機構、50%的海洋高層次科研人才、70%以上的涉海兩院院士。而全國海洋領域唯一的國家實驗室——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落戶藍谷,也成為打造海洋強國戰略重要支點的平臺和依托。
事業凝聚人才,成果的取得經過了幾代科學工作者的奮發努力。一批涉海院士聚集青島,把畢生奉獻給了海洋。這個群體,平凡而偉大。平凡,是因為他們謙遜和平實;偉大,是因為他們為共和國的海洋各學科奠定了基石。這些海洋院士們,有的已經駕鶴西去,有的仍在不懈耕耘。
李旭老師是個有心人,自2001年就關注這個令人敬佩的群體。從那時起,他不斷采訪寫作,力求能夠記錄下這些院士們的故事,因為他明白:院士們不僅是青島這座城市的財富,也是國家的財富。他以此方式走近院士們的內心世界,展示他們鍥而不舍的創業歷程,頌揚他們孜孜不倦的執著嚴謹,以他們的浩然正氣和忘我奉獻,激勵、鞭策生活中的“我們”和后來者。
本期我們報道的是,著名物理海洋學家、中國海浪學科的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文圣常。文圣常是中國最早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之一,長期致力于海浪研究和物理海洋教育事業,為開拓和奠定我國物理海洋科學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他在海浪頻譜、海浪方向譜、海浪預報方法研究和海浪數值模式研究等領域成果豐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