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園林綠化樹種一年生實生苗根莖生長比較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以紫荊、楓楊、欒樹、山皂莢、木槿、側柏這6種常見的園林一年生苗木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測量其莖生長量和根生長量,綜合比較6種園林觀賞苗木根與莖生長的關系。研究表明:楓楊的生長量和速度在這6種苗木中最大,而山皂莢的生長量和速度在這6種苗木中最小;苗木的苗高與地徑生長成正相關。
關鍵詞:園林;實生苗;生長量
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山西省太谷縣,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晝夜溫差大,年均溫度9℃左右,年降水量約540mm,無霜期為140~180d。壤土偏沙,中性偏堿。
2試驗方法與材料
該試驗所用的苗木均為在苗圃1年生播種苗,種子為本地種源。隨機取樣,樣本為人工播種繁殖的實生苗。苗木取回實驗室進行稱重、測量等處理并記錄、分析數據。
3結果與分析
3.1 6種園林綠化樹種1年生實生苗根、莖生長比較
3.1.1莖生長比較。從表l中可以看出,楓楊苗高平均生長量最高90.4cm,山皂莢最低23.8cm。1年生苗木的苗高決定了苗木的進一步培育方向。20~40cm可作留床苗;60~90cm進行移植進一步培育。與苗高平均生長量相比,地徑的平均生長量相差更大,楓楊地徑平均生長量最高1.21cm,側柏最低0.27cm。綜合苗高和地徑的平均生長狀況可以看出,苗高平均生長量較大的一般地徑平均生長量也較大。
3.1.2根生長量比較。從表l可以看出,楓楊的平均主根粗最大1.3cm,側柏最小0.2cm。平均側根數位于24~32個的樹種為側柏、木槿、楓楊,平均側根數位于12.5~18個的樹種為欒樹、紫荊,而山皂莢的平均側根數最多64.6。一般樹種根與莖的生長具有相對穩定的關系,由表1可以看出,一般樹種的1年生苗木苗高比主根長,且苗高約為主根長的1~3倍。
3.2 6種園林觀賞樹種根莖生物量比較
苗木的生長速度和生長狀況取決于苗木體內營養物質的積累。由圖1和圖2可以看出1年生實生苗的干重楓楊最大,山皂莢最小。楓楊平均干物質總重最高14.8g。各部位生物量的增長也相差很大,其中相差最大的為主根重,欒樹的平均主根增重最大4.7g;側根重相差量次之,楓楊的平均側根重最大0.7g;莖重相差量最小,楓楊的平均莖重最大9.7g。
由圖3可以看出,由于各樹種生物特性不同,干物質在1年生苗木中各部分的平均分配比重有很大差異。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干物質平均分配比重的樹種為紫荊、楓楊、木槿,其中楓楊地上部分干物質平均分配比重最大為68%;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干物質平均分配比重的樹種為側柏、山皂莢、欒樹,其中欒樹地下部分干物質平均分配比重最小27%。由圖1和附圖4可以看出,側柏和山皂莢的側根比較發達。
4結論
?。?)楓楊的生長量和速度在這6種苗木中最大,而山皂莢的生長量和速度在這6種苗木中最小;(2)苗木的苗高與地徑生長成正相關關系;(3)楓楊、紫荊、木槿的地上部分生長量大于地下部分生長量,欒樹、側柏、山皂莢的地上部分生長量小于地下部分生長量。側根所占比重的增大,將更有利于山皂莢和側柏的反季節移植,使樹種更大范圍地被園林綠化所利用。
5討論
實際中培育的壯苗應該是植物根系發達,側根和須根數量多,主根短而直,主、側根均有一定的長度。
南方樹種引種到北方,以及秋季對樹木施用過多氮肥,尚未進入休眠的樹木易遭受傷害。植物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干重或鮮重的比值,能反映植物的生長狀況,以及環境條件對地上部與地下部生長的不同影響。根系發達而深扎,地下部所占比例越大,越抗旱,否則抗旱性相對較差??购詮娙跖c樹體的生長狀況密切相關,樹木枝條生長充實,抗寒性便相對較強。調節氮、磷、鉀肥的比例,增加磷、鉀肥比重能夠明顯提高植物抗冷性。育苗過程中,應抓住第1年根系生長關鍵期,采取控制土壤水分等措施,促進其快速生長,以后以促進地上部生長為主攻方向,帶動地下部生長,協調地上部地下部關系,培育根系發達、生長健壯的壯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