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油松大田育苗與容器育苗的生長比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油松是經濟樹木,可以入藥,可以用于綠化,也可制作板材用于建筑。近幾年油松需求量增加,油松育苗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油松育苗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大田育苗一種是容器育苗,二者各有特點利弊。本論文主要對大田育苗和容器育苗進行對比,以總結兩種育苗方式的優劣勢,希望對油松育苗工作有所貢獻。
  關鍵詞:油松;大田育苗;容器育苗
  為了進一步明確油松大田育苗和容器育苗的區別,專門選擇地塊和容器,分別培育100棵,從發芽率、苗期苗高、苗期地徑、苗期根長四個方面來予以對比,總結出二者優劣勢。實驗過程中秉持嚴謹心態,對每個樹苗予以測量,并對體現出的平均數據差異予以討論,找出二者間明顯差異的原因。
  一、地區氣候介紹
  實驗區域為甘肅天水地區,海拔1100米,屬于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11℃,年降雨量491.7MM,年日照2100小時。春夏日照分別占全年26.6%、30.6%。該地區土壤屬于黃土丘陵地貌,因為油松喜歡生長在土層深厚且排水良好的黃土之上,故此甘肅天水非常適合培育油松。
  二、實驗方法
  采用對比實驗法,將兩份各100個種子分別大田育苗催芽和容器育苗催芽,然后播到對應的地塊,一個進行大田育苗管理,一個采用容器育苗管理,對生長過程中的發芽率、苗期苗高、苗期地徑、苗期根長進行測量,以比對各自優劣。
  1.選種
  選種階段是關鍵,如果選種不良影響實驗的數據科學性,為了確保實驗最貼近現實,在選種環節認真對待,對每一顆種子進行觀察,確保每一顆種子都是形狀好、性狀佳,確保無病蟲害沒有變質現象,屬于優良種子。
  2.樣地選擇
  大田組100個種子選擇面積為2m×5m地塊作為播種區域。進行深耕整理,采用播幅7厘米,覆土1厘米,行距20cm。另外一組100個種子選擇用特制帶有底肥容器進行培育。容器腰部有通風孔,利于土壤通透性,便于油松育苗呼吸生長。
  3.測量工具以及記錄工具
  游標卡尺和office
  三、實驗過程觀察
  在實驗中需要秉持專業細致原則,對大田組和容器組油松發芽后成活率進行對比,尋找兩組存在差異的原因。同理也要對苗期苗高、苗期地徑、苗期根長三個方面進行對比,要一一測量數據,就算平均數據,從而對比差異,對差異性予以分析。
  1.發芽后成活率
  大田組采用溫水浸泡催芽,當吐白之后播種。容器組則是播撒沙床上進行催芽,適時噴水保持容器濕潤確保發芽。大田組在播種后第八天開始發芽,而容器組采用對應的發芽技術,發芽時間較比大田短了兩天。對比可見,容器組發芽快,搶占了生長優勢。經過統計發現,大田組發芽后成活率90%,容器組發芽后成活率95%。之所以存在這么大的差異,主要是大田是溫水浸泡吐白播種,其屬于自然發芽,而容器組利用沙床催芽,并且控制良好溫度,上敷1mm薄土,適時澆水,使其獲得充足的發芽動力。肉眼觀察發現大田組芽粗細不均,而容器組芽健壯。
  2.苗期苗高對比
  發芽后開始按照各自要求進行培養。管理上相對粗放。在苗期對兩組油松苗進行測量,大田組為90棵,分別測量苗高度,然后平均計算苗高為3.250厘米;容器組同樣方法計算平均苗高為3.523厘米??梢娙萜鹘M苗高更高。而從個體上看,大田組苗高低不均勻,最高者3.453厘米,最矮者2.9厘米。容器組最高苗高3.723厘米,最矮3.345厘米。前者最高最低差0.553厘米,后者為0.378厘米。導致這樣結果的因素有:大田組底肥不均勻,容器組因為容器自帶底肥滿足其生長,故此長勢旺盛。且因為自帶容器有很好的保墑功能,可以持續獲得水分,并非如大田苗面臨水分不均勻情況,因為大田水分會于土壤間產生流動,造成局部缺水。
  3.苗期地徑
  地徑測量一般都在幼苗距地10厘米處,然而本次實驗針對的是小油松幼苗,選擇距地5厘米。首先用肉眼觀察大田組地徑粗細不均,形狀不一,一一測量之后,可以看到最粗1.623mm,最細0.958mm;容器組地徑較為均勻而且形狀挺拔,最粗2.225mm,最細1.556mm。測量可得平均地徑數據:大田組1.234mm;容器組1.866mm。同樣道理,導致大田組粗細不均是因為水肥不集中,而容器組則具有保水保墑優勢,使得根莖獲得相對較為均勻水肥。
  4.苗期根長
  同樣情況,大田組根長長短不均,最長者7.889厘米,最短者5.675厘米,差距為2.214厘米。容器組最長者10.367厘米,最短者8.897厘米,差距1.47厘米。大田苗因為土壤水分不均、肥力不均而導致扎根較淺,容器組則表現為根系長,因為容器內擁有足夠肥力以及保墑能力,土壤相對松軟易扎根。
  四、對比結果評論
  大田苗廣泛存在出芽后成活率相對較低,苗期苗高不均且低于容器組、苗期地徑也粗細不均,幼苗有的生長不良,對自然的抵抗力差,根系也存在深淺不一的狀況??偠灾筇镉缧Ч^差。然而從操作和管理上,容器組較為煩瑣,成本較高。
  實驗期過后,筆者繼續觀察發現大田組和容器組植株的抗病能力存在差異,前者較強而后者較弱,這是筆者獲得的大田組唯一優勢。可見容器育苗提供給植株的最大助力只存在于幼苗期,隨著植株的不斷生長,其優勢逐漸減弱。而大田苗因為一開始就處在真正的自然環境中,雖然一路生長艱難,但是在不斷地考驗中增強了抗性。
  五、結語
  油松作為一種經濟樹木,成為我國建設、綠化的主要植物。這些年來,其在水土保持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偠灾?,油松種植得到了積極的推廣,其存在的大田育苗和容器育苗也不同程度存在于種植活動中。對二者育苗效果進行對比,有利于總結優劣,提升油松的種植效率。通過本實驗對比認為,大田育苗相對比容器育苗存在成活率低、植株弱、根莖細、根系短等劣勢。另外,兩種育苗存在著成本差異,在具體的操作中需要充分考慮。從抗性角度考慮,建議采用大田育苗。當然,容器育苗如果改進技術,可以消除這一弱點,可以大量采用該技術。
  參考文獻:
  [1]馬文君, 海泓. 油松大田育苗與容器育苗的生長比較[J].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15(3):69-69.
  [2]席忠誠, 李亞絨, 喬小花. 油松容器育苗集成技術試驗研究[J]. 甘肅科技, 2015(17):153-156.
  [3]王巧玲. 油松容器育苗技術[J]. 陜西林業, 2011(5):43-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8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