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現代化容器育苗與抗旱造林綜合技術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將現代容器育苗與抗旱造林技術進行綜合運用,能夠將兩種技術的應用優勢結合,進一步促進育苗的成活和苗木的健康生長。尤其是在山區,山區的土地較為特殊,并且土壤干旱已經成為常態,在山區種植樹木的成活率是非常小的,運用這兩種技術對于山區種植的成活率提高來說意義重大。本文對山區現代化容器育苗與抗旱造林綜合技術的運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山區;現代化容器育苗;抗旱造林;綜合技術;運用
一、 現代化容器育苗
1.育苗容器內土壤的合理選擇。育苗容器需要選用現代育苗專用的容器設備,重要的是基質的選擇,需要選用苗圃土放置到容器當中,然后先在育苗土壤當中施加肥料,保證土壤的肥沃性和營養充足性。有了飽滿的養分供應,苗種的根部發育會更加壯實,容器當中的根苗穩定性會更強,這樣在培育成功后,運輸至山區種植的路途中,根苗能夠保持穩定狀態,移植也更加便利。
2.育苗容器的合理選擇。育苗容器種類有很多種,包括育苗缽、育苗盤、育苗箱等,根據實際的情況可以選用相應種類的育苗容器,育苗其的規格也有很多種,可以根據育苗的品種、種子大小和育苗周期進行合理的選擇。育苗容器的材質也是有很多種的,如泥炭、塑料、合成樹脂、巖棉等。
3.育苗期間的培育措施。在容器育苗期間,幼苗的生長范圍是在育苗其內部的,與外界沒有接觸,幼苗生長發育的營養成分是從基質當中獲取的,因而在育苗期間需要定期進行澆水和施肥,補足容器內部的水分含量和營養含量。對于容器育苗,施肥和澆水的次數需要增加,水分和營養含量不足會導致育苗生長緩慢。在育苗期間要保證育苗容器排列的有序性,并進行科學的苗壯覆蓋保護管理。
4.容器苗的起運。幼苗發芽并生長到可以移栽的階段后,可以進行容器苗的起運。在容器苗起運之前,要進行一次澆水,在運輸的過程中,容器內的水分容易蒸發,因而要先補充足夠的水分,避免起運的過程中幼苗缺水。將容器苗分組裝進箱包當中,每箱當中都要控制好數量,避免容器苗之間擁擠,使幼苗受到損傷。
二、抗旱造林技術的綜合運用
1.大坑深挖與整地。首先,大坑深挖的方式能夠截存更多的水分,讓起苗移栽后的苗木能夠吸收充足的水分。并且大坑深挖的培土數量較多,在移栽后還可以進行再次澆水,增加種植土壤當中的水分存留量。其次,進行抗旱整地,合理的規劃容器苗種植的密度和植株之間的行距,保證種植深坑滿足容器苗的生長發育需求。
2.容器苗抗旱移栽。容器苗移栽的時期可以進行合理的控制,通常選在雨季進行種植最佳,這樣移栽后種苗生長就能有充足的水分。在容器苗移栽之間,先將容器的底部打開,將幼苗的根部釋放開。然后進行栽前浸根,為根部補充充足的水分。及時進行移栽,移栽完成的容器苗進行回填熟土,最后拍實,完成移栽種植。
3.截干造林。在山區土壤干旱的狀態屬于常態,移栽后苗木生長期間,土壤的水分蒸發較快,容易使苗木出現嚴重缺水的問題,導致苗木枯萎,成活率下降。因而需要采用截干造林技術,減少苗木地上部分的蒸騰,從而保證地下根部能夠有充足的水分。在截干造林的過程中,要注意切勿使苗木莖干破裂,以免影響發芽生長;要把露在地面上的莖干培土堆留出 2~3cm,以免風干,等幼苗出土時,再扒開土堆;也可常年不去土堆,既可悶芽,又可防止動物啃食??蓪⒚妊苛姷臉浞N苗干截掉,刺槐等保留主干10~20cm,楊樹、垂柳等保留主干150~200cm。經濟林樹種,如蘋果、梨等一般按定干高度短截。
4.生根保水劑和保水粉的使用。首先,生根保水劑能夠促進苗木水分吸收的速度,在水分蒸發之前將水分吸收。并且能夠有效的保水和反復的供水,從而為苗木的根部提供充足的水分,避免干旱的情況發生。生根保水劑的使用主要有兩種方法,其一,在樹苗栽種封土的時候將保水劑混入苗木根部附近的土壤當中,并攪拌均勻;其二,在保水劑吸水之后,將其放入苗木根系的土壤當中進行混合攪拌。保水劑的使用量要控制在土壤重量的4%左右。其次,生根粉的使用要在容器苗移栽之前進行,先將生根粉按照100-500mg/㎏的濃度進行配比混合,然后在容器苗移栽之前先將根部在配比溶液當中放置半分鐘,然后在進行移栽。保水劑也可以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蘸取使用。
5.地膜覆蓋。地膜覆蓋技術的應用能夠起到保溫和保水的效果,防止水分蒸發。苗木移栽完成之后,先進行灌溉處理,保證土壤當中有充足的水分,然后測量幼苗種植兩端之間的距離,使用相應規格的地膜進行覆蓋。對于兩側的膜邊緣處要對接好,并用土進行壓實,保證地膜覆蓋的密封性。在地膜覆蓋抗旱技術應用期間,不需要進行中耕除草,這樣幼苗就可以充分吸收土壤當中全部的水分和肥料。地膜覆蓋技術能夠改善山區苗木種植土壤條件,促進幼苗根部健康茁壯的發育,并且幼苗自身的抗逆性能也能得到有效優化,也能抵擋病蟲害對幼苗生長的危害。
三、山區現代容器育苗與抗旱造林綜合技術運用的成效分析
山區現代容器育苗技術與抗旱造林技術都能夠促進幼苗的健康生長,將其進行綜合運用之后,幼苗培育與種植的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首先,利用容器苗進行苗種的培育,種子的發芽率即成活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相對于以往的山區苗木種植,成活率提升了60-70個百分點。而且植樹造林的時間不再局限于秋天,在雨季等時節,利用容器育苗就能夠進行苗木的抗旱移栽種植。
其次,苗木的生長效率得到了提高,在同樣的生長時長下,利用容器苗與抗旱造林綜合技術種植的苗木生長高度和苗木直徑都比傳統種植的效果要好。并且苗木在生長期間,在保水劑和生根粉的作用下,能夠吸收充足的水分,地膜覆蓋技術也有效改善了種植的土地條件,保證了山區植樹造林苗木的成活率,促進了山區植樹造林計劃的進程加快。
四、結語
我國的山區土壤干旱的情況較為明顯,植樹造林的計劃難以有效地實施?,F代化容器育苗技術與抗旱造林技術都是提高樹苗成活率和促進樹木茁壯生長的有效技術。利用容器育苗與抗旱造林綜合技術,有效促進了山區苗木種植的成活率,改善了山區造林區域土壤條件,并促進了山區種植苗木的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1]高忠祥.山櫻桃抗旱造林技術的推廣應用[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5,38(2):55-56.
[2]劉峰,禹蘭景.石質山區抗旱造林綜合配套技術[J].防護林科技,2014(11):104-1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