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容器苗育苗技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些年里,全國都在提倡各地都在提倡退耕還林,并且還在相關的要求當中提出必須要對荒廢的土地進行林業的改造,特別是在我國集體林權的政策出來后,民眾們造林的積極性也是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對造林所用的樹苗的數量也是供不應求。因此在這一個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容器育苗的方法來進行幼苗的培育。本篇文章主要就容器苗育苗技術,進行了分析。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容器苗;育苗技術;技術分析
  容器苗育苗技術通常都是運用裸根苗栽存活率不高的地區和樹種上的,也可以進行珍稀樹種的培育,用著一種培育出來的樹苗又被稱之為容器苗。
  一、容器苗的特點
  1.使用容器苗來進行造林有著很好的節水抗旱能力,并且也有著很高的存活率。容器苗的根系在成型后會自帶不會并且有著極高肥性的土壤基質,在起苗和運輸期間也不會給幼苗根須帶來影響和流失水分的情況;在進行造林期間苗木自帶的土壤基質帶入林地,在造林完成后的很長時間里都會有這很好的抗旱能力,可以延長造林季節,方便合理分配勞動力。在北方,除開冬天,別的季節都可以進行造林;在我國的南部,全年都可以進行造林工作。
  2.大大減短育苗前和成林期。在大棚的條件下使用容器苗的技術進行種植可以很好的節約土地資源,并且還可以有利于管理,讓幼苗都可以進行健康的成長。通常的苗床育苗期都是4個月左右才能夠出圃種植,但是使用容器苗進行育苗,一般只需要4個月以內就可以出苗。這樣可以很好的提升苗種的新品種選育和培育的速度,對新品種的推廣和提前產生效益都有著很好的作用。并且容器苗也可以很好的解決樹苗的種子,對珍稀樹種的培育有著很好的幫助,比大田播種的育苗可以節省很大一部分的種子。使用2A生或者是2A以上的大型裝苗容器來進行育苗,同時育苗期間使用的是配制的營養土,從而使得在苗期期間的栽植后的苗木可以保持很快的生長速度。
  二、容器苗育苗技術
  1.育苗地選擇
  育苗地一般都必須要選擇在交通便利、有良好水源、光照充足、背風、土質肥沃、通風很好、沒有病蟲害的地區。
  2.容器的選擇
  在容器的選擇上,必須要按照幼苗的種類、速生性、根系特點和培養的時間來進行選擇,營養缽的選擇既需要滿足幼苗的生長需求,同時也不能占據太多的空間。容器的大小必須要按照培養樹種和造林的條件來確定。
  3.營養土的配制
  營養土是容器育苗工作當中最為關鍵的一項技術。容器苗在生長期間的營養都是考營養土來提供的。所以,在配制營養土上,必須要按照種植幼苗的特性和對營養的各種要求來進行配制。營養土當中必要含有氮、磷、鉀這三種必不可少的元素,營養土必須要有著較好的理化性,并且也需要有著很好的防干燥、通氣、透水的性能。營養土在配制完成后也需要使用硫酸亞鐵來進行消毒,在攪拌均勻后,在使用透明薄膜進行掩蓋(24h),然后再將放置的營養土裝入容器當中。
  4.培養基質的配制
  科學的配置培養基質可以讓樹種得以更好的成長。在配置的時候要在樹種的生物特性的基礎上,來對合理的培養基質進行確定。所有的培養基質都要讓其保水性以及透氣性輕薄性方面得到保障,不能存在一絲的細菌、病蟲害。比如,我國南方培育的馬尾松對于培養基質的運用,就是對40%到60%的黃心土、10%到20%的菌根土、10%到20%的谷糠土、10%的有機肥、3%到5%的過磷酸鈣進行運用制作成的。為了讓培養基質不存在病蟲害,我們還要注重進行消毒,具體的操作過程是:運用百分之六十五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到70克加入到一立方木的培養土內,在把塑料薄膜利用起來,覆蓋3或者4天,然后把薄膜去除,七天之后藥物基本已經揮發,再去進行運用。
  5.溫床催芽、芽苗管理
 ?。?) 砂床育苗。主要對粒徑為二2到3mm干凈的河砂進行運用,鋪成厚度是10cm,寬度是100cm的砂床,再蓋上4到6cm的黃心土作為催芽床。把已經充分晾干的種子在催芽床上面勻稱的撒上,接著再淋透水,最后對竹片進行運用,在催芽床上方支成拱形的支架,將塑料布放在上面,在溫度、濕度方面保障種子的更好成長,但是也要注重進行通風換氣。
 ?。?)通常而言,在播種之后的7到15天就可以露出床面,這個時候的溫度可控制在25攝氏度到30攝氏度之間,而且這時候是需要大量水的,要注重進行淋水,同時也要把病蟲害的防治方面重視起來,可以使用百分之一的波爾多液當作預防。當樹苗長到3至4cm高的時候,就能夠進行移栽了。
  6.移栽
  在移栽前,要注重給芽苗澆水,如此一來,在需要移栽的時候就能夠直接進行了。把拔出來的芽苗在配置高的溶液中放好,然后再沾濕,接著在容器袋內放入,在移栽的時候,使用長15cm,寬2cm,厚3cm的楔形竹簽在容器袋土的中心位置扎一個洞,在洞里面放入苗牙,其深度為不露出白色根部是最好的。再對竹簽進行使用,距離芽苗根部2cm的地方,將它插入其中,土中壓緊根部。如果發現在移栽時,芽苗打蔫就可以對芽苗進行替換。
  7.苗期管理
  在具體表土干濕的情況對,遵守少量多淋原則。芽苗移栽15天后,以施氮肥為主要,每十天結合淋水施 百分之零點一尿素或百分之一的尿水。一個半月后主要進行復合肥施肥,促進苗木木質化,為出圃造林提供前提。
  三、結語
  容器育苗在林業和農業方面被廣泛采用,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林雅婷,林業跨越式發展也有了更多新思路,我們就要注重把容器育苗在林業生產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高永峰.淺談容器育苗造林技術[J].種子科技,2018,36(07):59-60.
  [2]劉巖.林業育苗技術存在問題及容器苗技術發展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8(15):188.
  [3]孟繁榮.果樹容器苗育苗建園技術[J].北方果樹,2018(04):55.
  [4]穆艷梅.淺談遼西地區的山杏容器育苗及雨季造林技術[J].種子科技,2016,34(06):79-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06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