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半干旱地區油松營養杯抗旱造林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半干旱地區常年少雨,降水量偏少且通常比較集中,對造林成活率有很大影響,由此造成了大面積的荒山。為了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進行改善,需要加大力度開展造林工程。由于半干旱地區的土壤比較貧瘠,為了達到更好的造林效果,需要積極的引進抗旱造林技術。本篇文章通過介紹油松營養杯抗旱造林技術,目的是為了在提高油松的整體存活率,幫助林業自然環境得到大幅度的恢復。
關鍵詞:油松;營養杯育苗;抗旱造林技術
在半干旱地區,需要選擇抗旱能力和生命能力較強的樹種,油松可以在干冷氣候下茁壯成長,抗寒能力比較強,能夠生長在土地貧瘠的地方,油松一直是抗旱植樹造林的第一選擇。油松營養杯造林技術逐漸成熟,整體成活率比較高,值得得到廣泛的種植。
一、營養杯育苗
1.選地做床。選擇通風性比較好的地方作為育苗地,確保可以受到充分的光照,土壤保持肥沃疏松,四周有充分的水源,周邊四通八達,交通比較便利。苗床寬度大約為1.2米,具體的長度要根據種植的實際情況而設定,深度要根據育苗袋裝滿土之后的高度而定,并且每一個床位之間要設定相應的距離。
2.營養杯規格。營養杯選擇厚度為0.7毫米、高度10厘米,半徑為4厘米的塑料杯子。營養杯下部要設置小孔,小孔的直徑為0.6厘米,大約三到四個小孔。之所以設置小孔,是因為需要保障營養杯整體的通氣和透水,才可以確保苗木不會因為窒息而導致死亡。
3.裝袋。在春季時開始進行播種工作,在整體工作開展之前,需要進行系統性的消毒和催芽工作,加大力度對病蟲害進行預防。苗木在第二年春季開始萌動前期開展裝袋工作,對其中的弱苗和病苗進行移除,選擇優質苗進行裝袋,優質苗的頂芽豐滿并且根須無破損。展開袋子,裝入適當的土壤,將油松幼苗的樹根均勻分開,為了避免窩根需要將樹苗進行提正。在整個過程當中,一定要讓樹苗處于袋子的中間位置,灌滿土之后放入營養杯當中,裝好的營養杯一定要進行適當的擺放。
4.苗床管理。在苗床上將營養杯進行整齊排放,此時苗床和營養杯之間會有一定的孔隙,用土壤將這些孔隙依次填滿,防止透風。然后將營養杯澆透,對周邊的雜草進行及時清除。油松幼苗在營養杯中生長時需要大量的養分,適當的在土壤當中加入農家肥和有機肥,使土壤含有更多的養分,有利于油松樹苗健康的生長。
5.技術關鍵。為了保障油松幼苗整體的質量,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就要嚴格對幼苗進行挑選,保障起苗時馬上裝袋,從而可以保障幼苗的整體質量。對苗床營養杯進行交換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對土壤進行澆透,通過精心的培育有利于油松幼苗的成長。在裝袋之前,需要將農家肥、泥炭和秸稈加入土壤當中,從而可以保障土壤的養分,也可以降低營養杯幼苗的重量,從而就會降低整體的植樹造林成本。
二、移植造林
1.造林時間選擇。營養杯中的油松苗培育大概四個月后就可以移植造林了,雖然在四季中除了冬季以外都可以進行植樹造林,但是在七月份至八月份進行移樹造林的成活率比較高,所以最好是在這個時間段進行移樹造林。植樹造林對于氣候也有一定的選擇,最好選在雨季的前夕,此時更加有利于樹苗的生長。
2.苗木選擇。在選擇幼苗進行移栽的過程中,最好選擇植株整體高度超過25厘米以上的。如果移栽的油松幼苗過于弱小,在運輸的過程當中就會死亡,在整個移栽的過程當中不利于保護,并且幼苗的抗逆性比較差。如果選擇的油松幼苗過于高大,所配備的營養杯也會過于龐大,在運輸過程當中會造成一定的困難,從而增加了植樹造林的成本。
3.樹坑規格。在植樹造林的前期階段,需要進行大穴的深度挖掘,深度種植可以確保幼苗在后期可以得到茁壯的生長。所挖樹坑的直徑大約是營養杯直徑的三倍,所挖掘的樹坑深度要比營養杯的深度大。在種植的過程當中應該遵守相應的原則,確保幼苗可以得到深度栽種、所挖樹坑的四周應該垂直于地面,樹坑的大小要與坑底保持一致。
4.抗旱移栽。在植樹造林的過程當中,應用營養杯抗旱造林技術,可以提高整體苗木的成活率,除此之外,還可以確保土壤整體的完整性。營養杯抗旱造林技術也可以確保油松幼苗須根的完整性,防止在運輸和栽種的過程當中出現斷根的現象。油松幼苗在裝載和運輸以及卸貨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督促裝卸工人輕拿輕放,以此才可以確保整個土壤的完整性。幼苗在擺放完畢之后,需要進行填土,填土過程是具有一定技巧的,需要順著坑壁壓實土壤,這樣才不會使幼苗的苗根受到散落土塊的傷害。在油松整體移栽造林的過程當中,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理念去進行種植,合理調整栽植的深度,其中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在栽植前期一定要移除營養。雖然科學的種植方法提倡要深栽,但是栽植的深度也不要大于27厘米,超過這個數值就會影響到樹苗的抗旱能力。
三、移栽后管理
油松苗木在移植之后,苗木如果不是處于特別干旱的狀態,養護工作人員不需要進行大量的澆水。油松營養杯幼苗本身具有比較好的抗旱能力,所以不需要進行培土防護,油松幼苗的抗旱能力使得在生長后期,出現旱死的現象也比較少。除此之外,油松幼林地在整體管理的過程當中,如果不是必要時期,不需要進行鏟趟。油松營養杯抗旱造林技術簡化了疫苗的程序,在整體上大幅度降低了植樹造林的成本,除此之外,還減少了對于幼苗的傷害,增加了油松營養杯幼苗的成活率。
四、注意事項
油松營養杯造林之前,不需要對地面進行全面的整理,只需要做好大穴的挖掘工作就好,這樣就可以保證幼苗可以得到正常的生長。營養杯幼苗的抗旱能力較強,所以不需要進行撫育工作,樹木可以得到共同生存,并且整體的生長狀態良好。合理的展開稀疏種植工作,不能多次的進行間伐撫育,基本上一次就可以形成完整的林木。油松營養杯抗旱造苗技術,可以有效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降低育林整體所耗成本。在整體植樹造林的過程當中,對于自然萌生的油松一定要加以充分的保存利用,這樣才可以減少植栽樹苗的總量,有利于形成混交林。
五、結語
油松營養杯抗旱造林技術應用在植樹造林過程當中,提高了幼苗的整體成活率,免除了植樹造林當中的補植工作環境。整體油松樹木外貌完整,增加了成活率,即使不緩苗,油松幼苗生長的也會比較好。通過推廣油松營養杯抗旱造林技術,可以推動造林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慶林,周曉萌.樹木的抗旱性及抗旱造林技術探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3):280.
[2]劉俊喜.樹木抗旱性以及抗旱造林技術的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4,5(4):165.
[3]吳會平.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技術研究進展[J].湖南林業科技,2011,38(3):42-44.
[4]張燕.油松營養杯育苗技術[J].中國林業產業,2017(1):1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