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嫁接育苗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梨樹嫁接育苗技術是梨樹種植過程中,促進梨樹短時間內高產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梨樹嫁接育苗技術屬于創傷性改良技術,對技術掌握水平要求很高,梨樹嫁接水平會直接影響梨樹生長生產質量。本文簡要闡述了梨樹嫁接育苗的相關技術。
關鍵詞:梨樹;嫁接育苗;技術
1梨樹改良嫁接前的準備工作
1.1苗期管理
苗木出土后需要及時放出苗木,清理雜草,壓實地膜。在苗木長到2~5片真葉時,在距離地面5cm的地方鏟斷其主根的尖端位置。斷根后要保證土壤的濕潤,以確保苗木的生長。等到苗木長出6~8片真葉時,要及時處理弱苗、病苗,將過密的苗木植株距離調整為12~15cm。
1.2接穗采集
采集接穗需要在品種純正且生長健康的梨樹上,采集其樹冠外圍當年的發育充實的新梢作為接穗,接穗采集工作完成后,還要注意對所采集的接穗進行合理的保濕、保鮮。芽接穗條在采集完成后,需要留少數的葉柄,剪去葉片,按種類捆扎,貼上標簽,以免混淆。然后將捆扎好的接穗下端1/3~1/2處插入水中,放在冷庫中存放,防止水分流失。接穗最好在嫁接時采集,采用新鮮接穗。
2梨樹改良嫁接育苗方法
2.1切接與劈接法
梨樹嫁接時如果使用切接與劈接法時,需要在嫁接前培育出好的砧木,最好選擇一年生實生苗,這樣可以在3月完成嫁接后,當年就可以培育出新苗。嫁接過程主要是參照接穗和砧木本身的發育程度進行安排。接穗最好是當年新發沒有木質化的枝條,或者處于半木質化的枝條,除掉葉片后,使用濕布將其包裹,及時完成嫁接。對于沒有使用完的接穗,應使用濕布將其包裹后放在陰涼處保存。
切接法要在梨樹距離地面5~10cm處剪接,斷面一側稍微留有一部分的木質,然后用刀在切面位置垂直下切到比接穗斜面稍短lmm位置處即可,1芽1穗最好。接穗的長度是根據兩芽之間的節間而確定的,在芽側面削出1個長斜面,在斜面的背面再削1個短斜面,方便嫁接。嫁接時砧木與接穗形成層對齊,使二者吻合。
2.2芽接法
芽接法主要是用T型芽,一般在8月,砧木離皮時進行嫁接。芽接法主要是在芽的上方橫切1刀,使其切透的皮層與木質保持一致。芽的下方也要斜切到粗穗的1/2~1/3。在砧木距離地面10cm處的平滑位置進行橫切,再從橫切面向下縱切。將芽從撬開的切口皮層中與穗枝進行剝離后,將其插入切口的皮層,緊密銜接。最后用塑料條將砧木和芽纏繞在一起,并露出葉片和芽。
芽接法主要包括嵌木芽和梭形帶木質芽2種。嵌木芽在操作時,需要在芽上方1.5cm處向下斜削,將斜削面的長度控制在2.5cm左右,然后在芽下方的0.7cm處向上斜削,與第1個斜切位置連接,在砧木合適的部位,用相同的方式切口,把接芽嵌入、綁緊。梭形帶的木質芽接法在進行嫁接時需要把帶有木質的梭形芽削下,在削好砧木的接口處,將梭形芽片緊貼砧木接口,綁緊。
2.3斜切復接
斜切復接法在梨樹嫁接技術中是保證梨樹成活率較高的嫁接方法,梨樹的自身愈合速度較快,嫁接效率高且方法十分容易掌握。將接穗的下端削成楔形,將長、短削面的長度分別控制在3cm和2cm左右即可,并保持一邊薄一邊厚的狀態,將頂端的芽留在長削面一側。在砧木距離地面lOcm的位置進行斜切,深度為砧木粗度的1/2~1/3,嫁接時保證砧木削面與接穗削面的形成層對齊,接穗削面露0.3cm左右可以有效促進梨樹傷口的愈合。插好接穗后,在接口上端0.5cm處將其剪斷、綁縛,要求剪口向背面傾斜并從下到上剪開。
2.4春季斜切腹接
春季斜切腹接在冬春季進行,選擇飽滿的芽以及沒有病蟲害的當年生枝條。大概以20枝為l捆進行捆扎,貼上標簽,存放在陰涼處備用。如果遇到育苗的數量較少或未儲存接穗的情況下,可以在春季發芽前取用。
2.5水肥管理
在梨樹嫁接后的7天之內觀察其成活情況,接芽呈新鮮狀態并觸碰葉柄就掉落的情況,表明該嫁接梨樹已經成活。等到接穗萌芽后長到一定數量的葉片時才可以準確判斷其是否成活,對于未成活的嫁接苗需要對其進行補接。成活的梨樹培育,需要針對土壤和梨樹狀況適時灌水和追肥施肥。
3總結
總之,梨樹嫁接育苗技術需要技術人員做好多方工作,科學選擇時間進行嫁接工作,選擇科學合理的方法嫁接,才能保證梨樹嫁接后的成活率和生產質量。對于梨樹嫁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及時采取正確有效的解決方法,從而保證梨樹嫁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2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