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鹽堿地膜下滴灌玉米生長研究綜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和重要的飼料作物,采取合適的,科學的栽培方式是提高玉米產量的重要手段。同時,其生長的環境也有很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近年來我國相關人員對玉米生長研究的資料進行梳理,分析討論了鹽堿地、覆膜、滴灌等栽培方式對玉米生長的影響,旨在尋找適合鹽堿地中玉米生長的栽培方式。
  【關鍵詞】鹽堿地  覆膜  滴灌  玉米生長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037-02
  天津市共有鹽漬化耕地面積為20.73萬hm2,幾乎占全市耕地面積的一半,為全國各省市鹽堿地所占比例最大的一個地區;另外,天津市淡水資源嚴重短缺而地下咸水廣布,土壤鹽堿、淡水不足、咸水廣布成為制約本市農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因素,同時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潛在資源,為發展鹽土農業提供了必要和可能。
  一、玉米生長研究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之一,玉米占世界粗糧產量的65%以上。目前我國播種面積在3億畝左右,[1]在我國粗糧的產量中占比為90%。玉米栽培對我國農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影響玉米生長的因素如下:
  播期是影響夏玉米生長發育及產量形成的重要因素。薛慶禹[2]等的研究表明:夏玉米的生育期隨播期推遲而縮短, 平均每推遲1d全生育期縮短0.2~0.6d;隨播期推遲,早熟與中熟品種的穗位比增大,莖粗降低,夏玉米最大葉面積指數、地上部干物質重量、群體光合勢 (LAD) 及籽粒產量均呈降低趨勢。玉米是喜溫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較高的溫度。蔡福等[3]通莊河分期播種實驗研究了溫度條件對遼寧南部玉米生長發育的影響,其分析發現:平均日均溫低于22℃時,玉米產量隨其增大而增大,高于22℃以后,產量隨之增大而減小。平均日最低氣溫在18 -19℃時產量最大,隨著該值的增大和減小產量都有所減小。干旱是影響玉米生產的重要災害,徐英[4]等通過大田種植試驗,將水分作為環境單一控制因素,模擬自然干旱環境,相同發育期發生干旱時,干旱程度越重減產越多。
  二、鹽堿地研究
 ?。ㄒ唬┪覈}堿地現狀
  在我國土壤鹽堿化非常嚴重,根據農業部組織的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資料統計,我國鹽漬土面積為3467萬公頃(不包括濱海灘涂)。據估計,我國尚有1733萬公頃左右潛在鹽漬化土壤,這類土壤若開發利用、 灌溉耕作等措施不當,極易發生次生鹽漬化。[5]
 ?。ǘ}堿地對玉米生長的影響
  植物種子能否正常萌發是植物耐鹽堿的前提,也是作物能夠高產的基礎,鹽堿脅迫下,植物種子萌發受到顯著的抑制。[6-8]玉米對鹽堿地較為敏感,其極限鹽度為170 mmol/L,每超過極限鹽度10mmol/L,玉米產量降低12%??锊穂9]通過室內砂培試驗與大田耐鹽試驗結合研究表明:NaCl脅迫對不同耐鹽性玉米品種種子萌發特性的影響不同,當脅迫濃度小于160mmol·L-1時,耐鹽品種的鹽害指數的增長趨勢較低。
  三、覆膜技術的研究
  玉米的種植方式分為覆膜以及不覆膜兩種,對比傳統栽培技術,覆膜栽培可以減少土壤中水分蒸發帶來的損失,在保證玉米豐產的同時,縮短玉米成熟時間,此外也可以起到對土壤保濕、保溫、保肥和保全苗的作用。
 ?。ㄒ唬└材ν寥浪值挠绊?
  華北半濕潤半干旱區季節性降水分布不均限制了農業生產,春季高蒸發、少降水,大大降低了耕作層(0-20cm) 的土壤水分,[10-11]張哲元等研究表明,秋季覆膜比對照0-10、10-20、20-30cm 深土層的土壤含水量分別高55.0%、53.8%、61.3%,這一水分條件能夠滿足玉米等大田作物種子發芽需要。
  (二)覆膜對玉米生長的影響
  覆膜種植玉米是一種很常見的玉米種植方式,而且具有很顯著的增產作用。喬靈芝等研究認為,不同覆蓋的土壤蓄水 量分別比不覆蓋處理增加18.37-21.22mm,玉米籽粒產量和水分生產效率分別比對照增加13.9%-14.6%、11.0%-11.1%。韓云良通過試驗研究,發現全膜雙壟溝播時玉米產量與水分利用效率比平地無覆蓋處理提高了74.49%~102.20%。王創云等在大田實驗條件下研究了4種覆膜栽培方式對玉米各指數的影響,其實驗結果表明:各種覆膜措施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穗行數、行粒數和百粒重,其中起壟膜側種植增幅最為顯著,百粒重相比對照增幅高達23.9%。張曉輝研究表明,地膜覆蓋技術可以改善土壤的水熱條件,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抑制返鹽和雜草生長等,還能促進作物生長發育和豐產早熟。王耀林等和馬金虎等研究證明,利用地膜覆蓋種植玉米,增產幅度達30%-60%,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四、滴灌技術研究
  滴灌技術作為節水灌溉技術中最有效的技術,有研究表明,滴灌與傳統灌溉相比可節水40%,較噴灌節水30%。近年來,膜下滴灌技術在東北地區得到廣泛應用,有效緩解了玉米生育期內經常發生的低溫冷害和春旱等問題,提高了玉米產量。不同水分的處理對玉米葉面積、株高、莖粗等影響程度不同,周偉等通過大田單因素實驗,采用膜下滴灌灌水,設計不同的灌水定額對玉米參數進行了研究,當灌水定額達到一定量,隨著其增大葉片反而會減小,說明水分過多也會抑制玉米生長。玉米禿尖的長度可以影響玉米籽粒的飽滿程度,進而影響產量。而灌水定額和灌水次數對減少禿尖有很大的意義。
  五、小結
  該項目研究針對濱海地區鹽堿土問題,選擇不同的栽培方式,以覆膜與不覆膜進行對比研究,使農作物的產量能夠在滴灌灌水方式下得到顯著提高,同時抑鹽、提高地溫,為玉米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為天津地區土壤鹽堿化問題的解決有很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玉米.植物數據庫.
  [2]薛慶禹,王靖,曹秀萍,馬薇,馮利平.不同播期對華北平原夏玉米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2(05):30-38.
  [3]蔡福,明惠青,趙先麗,王春遠,于芳,張玉書.溫度條件對遼寧南部玉米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以莊河分期播種試驗為例[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5(02):132-137.
  [4]徐英,李曼華,李輝,等.不同發育期的干旱對華北地區夏玉米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7(1):108—112.
  [5]朱建峰,崔振榮,吳春紅,鄧丞,陳軍華,張華新.我國鹽堿地綠化研究進展與展望[J].世界林業研究,2018(04):70-75.
  [6]黃立華,梁正偉.不同鈉鹽脅迫對高冰草種子萌發的影響[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7(06):173-176.
  [7]胡宗英,張紅香,孫澤威.鹽堿脅迫對農牧作物種子萌發的影響研究進展[J].中國種業,2014(05):21-23.
  [8]趙可夫.植物抗鹽機理[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9]匡樸.鹽脅迫對不同耐鹽性玉米品種萌發、苗期生長及產量的影響[D].山東農業大學,2018.
  [10]張磊,侯云鵬,王立春.鹽堿脅迫對植物的影響及提高植物耐鹽堿性的方法[J].東北農業科學,2018(04):11-16.
  [11]張哲元,張玉龍,黃毅.秋覆膜對遼西半干旱區土壤墑情的影響[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09(2):10-12
  作者簡介:
  陳瑞霞(1996-),女,山西長治人,本科在讀學生。
  葉瀾濤(1984-),女,漢族,天津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節水灌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3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