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樓根莖切段育苗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滇本文研究滇重樓的根莖切段育苗技術,使其更有利于產業化栽培和發展。希望通過此技術的介紹顯著改善滇重樓種苗的規范化快速生產。
關鍵詞:滇重樓;根莖切段育苗;產業化栽培
滇重樓根莖部位主要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功能。其含有多種甾體皂苷,可起到抗病毒、止血、鎮痛止咳、平喘、抗癌等作用。目前,野生滇重樓已難以滿足以重樓為原料的生產企業用藥量,加之人工種植的產品規模不大,導致近幾年用于栽培和用于醫藥的滇重樓原料矛盾加劇,滇重樓產業化栽培育苗方式需進一步研究探討。
因滇重樓種子有胚后熟的生理特性,一般情況下,需經過兩年時間,到第三年春季才能萌發,出苗時間長,且出苗率低,播種育苗出苗率約30%。因此,我們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滇重樓的無性繁殖技術做進一步探討,針對滇重樓根莖切段育苗成苗率高的情況,本文主要針對滇重樓的根莖切段育苗中的帶頂芽切段育苗和不帶頂芽切段育苗做簡要介紹。
一、滇重樓簡介
滇重樓(云南重樓)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yunnansis(Franch.) Hand. Mazz. 為百合科重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為《中國藥典》收載品種,藥名重樓。植物形態為多年生草本。
二、育苗地的選擇及整地
重樓育苗一般選在地勢平坦、排水和灌溉方便的地方進行苗床集中管理。選擇日照較短的背蔭緩坡地或平地,質地疏松、保水性、排水性都比較強的腐殖質含量豐富的壤土或肥襖的砂質壤土地。
重樓根系不深,一般整地時每畝施4000kg左右的土雜肥或森林腐殖質肥進行拌土,并盡量將土壤敲打細碎,利于后期移栽。整地最后一天噴灑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不津可濕性粉劑。
三、根莖切段育苗
植物的根和莖切段營養繁殖是一種重要的繁殖方式,這種技術能很好的保持物種的遺傳特性。而且種子育苗的時間較長,所以目前根莖切段育苗是滇重樓較常用的一種培育方式。一種是帶頂芽切段育苗;另一種是不帶頂芽的切段育苗。這里僅做2種簡要介紹。
1.不帶頂芽切段育苗
在對不帶頂芽切段育苗時,一般先用小竹竿彎成弓形支架,兩個支架距離約0.5 m,距苗床中心位置高度約為0.5 m,于支架上先蓋一層塑料薄膜,然后在上面再覆蓋一層遮陰網對切段苗進行遮陰育苗。在春、秋、冬季節選擇生命力強健且無病蟲害的根莖使用。將重樓根莖切去頂芽后以下的部分(保留1個及以上芽痕)依次橫切成2cm左右的切段。用草木灰或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切段部分半小時,取出后再用50%ABT生根粉浸泡24小時,稍晾干后,在苗床上按株行距以2cm×2cm放置,覆土5cm左右在其上再覆一層松針保濕。這樣既可以既可以在灑水時起到緩沖作用,又可以防止水分的蒸發而利于切段苗生長。
2.帶頂芽切段育苗
滇重樓帶頂芽切段部分較其他部分的切段生命力更強,頂芽切段部分可作為當年種苗。選苗是要選取健壯、無病蟲害的根莖,一般以頂芽以下2cm處的莖狀橫切段作為種苗,用草木灰或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切段部分半小時,在苗床上進行2個月的集中培育,觀察其切口未腐爛、有生命跡象,即充分愈合、穩定后即可移栽。當年即可開花、結實。
3.苗期管理
(1)保濕和遮蔭。切段育苗后要注意苗床的溫度、濕度和光照的調節,可進行60%左右面積的遮蔭,為育苗創造一個理想的環境。經常保持通風、少量多次的澆水和遮蔭。
?。?)病蟲害的防治。滇重樓切段育苗在溫室育苗時因空氣濕度太大有時會導致幼苗葉面灰霉病。可在發病初期就要注意加強根治,用800倍多菌靈或百菌清每7天對切段育苗包括土壤噴灑一次。根莖切段育苗期容易導致切段霉爛,在育苗初期要十分注意通風和土壤濕度的調節防止切段感染霉爛。
(3)追肥培土。滇重樓切段育苗出苗后主要以施基肥為主,輔助少量的追肥,不可施用無機氮肥。每公頃施復合肥150kg或施人蓄糞尿水等追根肥,同時要淺松土。
4.種苗分級移栽
不帶頂芽切段育苗能產生多個潛伏芽,因此出苗后地面部分會出現從生苗的現象,潛伏芽出苗后一年即可有4~6葉。新植株移栽后,地下部分生長較快,在適宜環境下,不帶頂芽切段育苗到第三年開始開花結果。可對其進行分級移栽,移栽種植后3~4年即可采收。
四、結語
通過上述方法引種育苗,帶頂芽的切段的成苗率約為90%,并且可當年可移栽,不帶頂芽的切段成苗率達98%以上,可在第三年開花結果。通過此技術可實現滇重樓種苗的規范化快速生產,促進滇重樓在適宜的氣候土壤環境下進行產業化栽培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83.
[2] 孟繁蘊,汪麗婭,張文生,李曉明,王永炎. 滇重樓種胚休眠和發育過程中內源激素變化的研究[J];中醫藥學報;2006年04期.
[3] 黃瑋,孟泛蘊,張文生,等.重樓種子休眠機理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08,24(12):242-246.
[4] 孟泛蘊,汪麗婭,張文生,等. 重樓種休眠和發育過程中內源激素變化的研究[J]. 中醫學報,2006,34(4):36-38.
[5] 李恒. 重樓屬植物[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154-157.
[6] 陳翠,袁麗春等.云南重樓根狀莖切段苗繁育技術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07,20(4):706-710.
通訊作者:張珀瑞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8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