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食木薯品比試驗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利用西場1號、沙田面包木薯、華南12號、與對照種華南9號進行品比試驗,通過品比試驗,沙田面包木薯具有高產量、高淀粉、含氫氰酸低等優勢,作為鮮食木薯品種,值得推廣種植。
關鍵詞:鮮食木薯畝產量;淀粉含量;氫氰酸含量
木薯在合浦縣已有優久的種植歷史,但由于其含氫氰酸毒素,一直以來,人們主要把它用于工業淀粉原料。其實木薯除富含淀粉外,還含有其它一些豐富的營養成分,主要有蛋白質、少量的維生素A、維生索B1、維生素B2、賴氨酸、色氨酸、粗纖維、脂肪以及鉀、磷、硒等其它礦物質。是我們人類重要的糧食資源之一,所以對鮮食木薯的研究與開發是促進木薯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幾年,筆者收集了14個鮮食木薯品種,通過初步試種,篩選出3個鮮食木薯優良品種,2017年筆者將這3個品種與華南9號進行品比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概況
試驗地點安排在廉州鎮沖口村委下豐門村,前茬作物是木薯,底肥施過磷酸鈣50kg/667m2、復合肥15kg/667m2,木薯試驗品種為西場1號、沙田面包木薯、華南12號及對照種華南9號(CK),4個品種分別用A、B、C、D符號代替。
1.2試驗設計
試驗按4個品種,3個重復,隨機區組排列,行距為90cm、株距為90cm,4行區,每行種植6株,小區面積為17.28m2,每個品種種1個小區,每個重復有4個小區。
1.3試驗實施
木薯于3月20日種植,植后第2天,用50%乙草胺500倍液封草芽,苗期施20kg/667m2 N、P、K均為15%的復合肥,中后期施15kg復合肥+15kg KCL。
1.4病蟲害管理
種植時用殺蟲雙顆粒劑防治地下害蟲,中期由于出現大量的紅蜘蛛,用20%達螨靈600倍液噴殺,在中后期出現少量的細菌性枯萎病及褐斑病,用春雷王銅500倍液加70%代森猛鋅200倍液噴施,防治效果較好。
1.5測定內容與方法
每小區驗收中間2行中間株數,共8株,測定株高、莖粗、分枝數、薯條數、外皮、內皮顏色及產量,通過8株的平均產量測出小區產量。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品種莖干性狀,塊根分布及特性
由于雨水較充足,尤其到中后期,木薯長得較為旺盛,其性狀見表1,在株高上,華南12號株高較高,比對照種華南9號高出11.07%,其它3個品種與對照種種相差不大,在莖粗上,3個品種均>對照種,華南12號的莖粗較大,比對照種大18.63%。
2.2塊根分布及塊根特性(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沙田面包薯與華南12號塊根分布均為水平分布,可以減少收獲難度;在結薯集中度上,沙田面包薯與華南9號(CK)均為分散型,對合浦沿海地區臺風來臨時有一定的抗風作用,以利于增加單條薯的產量從而提高產量。
2.3經濟性狀
從表3可以看出,沙田面包薯單株薯條數與華南9號(CK)對照同樣多,而西場l號與華南12號的單株薯條數比華南9號(CK)少10.81%。在667m2產量上,華南12號(3415.5kg)、沙田面包薯(2897.0kg)、西場l號(2469.0kg)高于華南9號(CK)(2230.33kg),華南12號產量最高,比(CK)高出53.14%,沙田面包薯為產量次之,比(CK)高出29.89%,西場1號居第3,也比(CK)高10.70%。在淀粉淀粉含量上,CK的淀粉含量為(28.5)>沙田面包薯(27.86)>西場l號(26.98)。在氫氰酸含量上,沙田面包木薯(20mg/kg)<西場l號(24mg/kg)華南9號(CK)<(25mg/kg)華南12號<(80mg/kg)。
綜合上述各點,沙田面包木薯在淀粉含量上雖然居中,但在產量高及氫氰酸含量低上具有優勢,所以在研究與發展鮮食木薯中,沙田面包木薯是一種較好的品種資源,值得在合浦縣推廣種植及其它地區引進試種。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2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