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動物園植物造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動物園作為一個專類公園,不僅要作為觀賞動物的場所,還要為公眾提供優美、舒適的游覽和休息環境,同時要向游人宣傳精神文明和科普知識。本文以哈爾濱北方森林動物園為例,對植物配置的原則、園區內各類植物材料的配置、動物展區的植物配置等做了簡單的分析和總結,以為其它同類動物園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動物園;植物造景
1動物園的類型
動物園是游人宣傳普及動物知識,進行科普教育的單位,同時也是供游人休息、游覽、觀賞的城市公園綠地。根據《公園設計規范》,動物園應有適合動物生活的環境;游人參觀、休息、宣傳科普知識的設施;安全、衛生隔離的設施和綠帶;飼料加工廠以及獸醫院。檢疫站、隔離場和飼料基地不宜設在園內。全園面積宜>25hm2,綠化面積不低于全園面積的60%。
2動物園植物景觀營造
現代的動物園日漸趨向自然式方向,動物園內的綠化也要求盡量仿造各類動物原產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自然穴巢來布置,包括植物、氣候、土壤、地形、水體等環境。動物園的植物景觀營造應為園中的各類動物創造接近自然的生態環境,以保證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能安全、舒適的生活;其次,植物景觀還為動物籠舍和陳列創造襯托背景,應注意植物在形、色、量上的協調以及植物與其他景觀要素的協調,以形成一個良好的景觀背景;再次,植物景觀營造還應考慮為游人觀賞動物創造良好的視線、遮蔭條件等,并為游人休息提供優美的景觀空間;在動物園的外圍還應設置一定寬度的防污隔噪、防風、防菌、防塵、消毒的衛生防護林帶。
3植物配置下動物的生活狀態
園林中不管是采用籠子養殖還是圈養,或者采用完全散養的動物,客觀上是走不出園林限制的,所以園林的動物養殖,應該在園林之內盡量還原其在自然生存的一個環境。滿足動物居住和覓食的需求。這就需要園林工作者在園林中栽種相應的動物依靠的植物。然后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散養,保留動物原有的生活習性和一些本能。同時根據相應的動物關系及時調整樹木和植物的數量和種類。形成動物和植物按照生態系統自然發展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可能是覓食、居住或者其他動植物關系。園林植被配置的最大的目的就是在模擬自然,為動物構建一個與自己的棲息地十分類似的環境,讓動物能夠健康,保持天性的成長。
4動物園植物配植原則
首先,綠化植物的配置應充分考慮動物的特點,通過綠化種植,形成各個展區的特點,盡可能地結合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原產地的地理景觀,通過綠化植物的配置,營造出動物生活的環境氣氛。如大熊貓館的綠化材料應以竹子為主,營造熊貓故鄉自然的竹林景觀;東北虎散放區內的綠化種植,應配置一年四季常青的松樹類和柏樹類為主的高大喬木,以及黃刺玫、荊條等花灌木,給人以深山野林的感覺。
其次,動物園的綠化種植要充分考慮到動物的遮蔭和光照,并為游人提供遮蔭避暑的活動休息場所。首先,為了滿足來自寒帶和寒溫帶的一些動物不適應長時間的強烈光照,在其活動場所周圍種植常綠的高大喬木,以提供遮蔭環境;對于來自熱帶和亞熱帶需要充足陽光的一類動物,則需要在其籠舍周圍種植落葉植物,來滿足其冬季采光需求;在各動物展覽館舍具備種植條件的地方栽植攀援植物,增加動物展館墻體的綠化;為減少輻射熱,將墻體的垂直綠化與地面的水平綠化有機地結合,起到良好的遮蔭效果,滿足動物的生存生活條件。
最后,動物園應重視防護林帶的種植設計。首先,各動物陳列區與陳列區之間、陳列區與管理區之問、陳列區與獸醫院之間應設有隔離防護林帶;其次,動物園的周圍也應設有防護林帶,選擇防風、吸塵、消毒、殺菌的樹種,起到降低噪聲、減少污染、凈化空氣、緩解風力、去除干擾的作用。如果動物園所處的地勢高、風力強,還可在園內與主導風向相垂直的道路增設次要防護林帶,進一步增強防護效果。
總之,動物園作為與其它公園性質不同的主題性專類園,在進行園林綠化植物配置時,必須協調好植物與動物的關系、植物與建筑小品的關系,營造適合動物生長的植物環境。通過科學合理的園林植物配置,才能進一步提高動物園的綠化景觀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