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回歸教育起點,打造高效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結合教學實際,以新課改為主導思想,從當前思想政治課存在的問題出發,挖掘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在教學中始終貫徹落實“以學生為本”的總的教學理念,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體現教師教育的生活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及教育多元化的發展過程。
  關鍵詞:教學理念 新課改 教育多元化
  《新課標》對新時期人才的素質培養作出了新的規定和要求,如何順應時代潮流,把《新課標》的教育理念貫徹落實到實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探索的問題。
  長久以來,“滿堂灌”,不允許學生有質疑行為,教案更是十幾年如一日,不曾改變,理論與實際脫節成為政治課教學陷入尷尬局面的一個重要表現,因此,也使得政治課教學總給人僵硬、呆板的印象,跳脫不了條條框框的束縛,把學生的發展人為地控制在課堂內、書本上、考試中。究其原因,這與傳統的教學方式強調教師絕對的權威地位不無關系。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學生已不僅僅滿足于課本上的知識,其思想觀念也逐漸趨于自由化,多樣化以及自主化。顯然,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當代教育的要求。正是在此背景下,《新課標》應運而生。強調回歸教育起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貫徹“生本”思想,給予學生一個自主發展的空間徹自主地獲取、建構、完善知識系統,把課本知識還原于現實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創設相關情境,加深理解。反映在政治課教學中,應當蘊含四大理念。
  一、生活化教育
  教學要同學生以及教師和社會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回歸生活,讓課堂與生活緊密相聯,是新課程教學,更是政治課教學的基本特征。因為我們知道,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為生活世界服務的課堂,才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課堂。所以新課程強調突破學科本位,砍掉學科內容的繁、難、偏、舊,把課堂變成學生探索世界的窗口,真實地去感受生活。比如,在講《信用卡、支票和外匯》中關于“信用卡”這一內容時,我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要求他們以自己的名義到銀行去辦理開戶業務,申請信用卡,并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演示這一過程。
  二、自主性學習
  教學工作中的教與學應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在教師進行教的同時,學生的學也同樣重要。傳統的教學觀念往往只注重教師絕對的教,學生被動的學,把學生的思維控制在課堂內,書本上,嚴重影響了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同時,如果只是注重對于學生單純的知識量的掌握,短短的課堂教學所傳授的內容相當有限,因此,更應注重對于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能夠依據所掌握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課后也能獲取想要的知識和信息。自主性學習正是新課改針對這一問題所提出的全新學法培養目標。自主性學習強調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自學的過程中去獲取有用信息,并能自主地去建構相關知識體系。
  三、拓展性發展
  在新課程中,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學不僅面向學生的現在,更要面向學生的未來,只有當教學走在學生發展前面的時候,才是好的教學。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為學生設計有挑戰性的任務,而不是滿足于書本上現成的知識,面對這樣的任務時,學生可能會處于一種不適應的困境,但絕不是令人絕望的深淵,它只是挑戰一個人的智慧,只是給予學生一系列前瞻性的指導。在這樣的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學生潛能的如花綻放,師生之間的智慧交融。
  四、有機化聯系
  新課程標準下的政治課教學還要注重與其他學科間的整合與滲透,體現聯系性。傳統的中學教學過于強調學科的獨立性,忽視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系,無法適應當前教育對于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要求。針對這一情況,課改重點強調了學科間的整合與滲透,力圖做到揚長避短,優勢互補,互通有無。在這一指導方針下,我與其他科任老師進行了一些探索。如在講授“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這一內容時,我發現在地理課必修②中,有專門一框的內容講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對資源短缺,生態危機等自然現象的危害進行了詳細闡述,這實際上也是國家在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為什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原因。兩門不同學科,分別從不同角度,致力于同一問題的研究和解決,這對于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以及知識遷移能力具有積極作用。表現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進行這樣一次嘗試,40分鐘的教學過程,我與地理老師分別從不同角度給學生講述相關知識,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系統的建構,主動實現學科間的聯系。同時,這種新穎的跨學科教學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以學生為本”是新課標改革所倡導的科學教育理念,而如何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活動,是一個長期并不斷深入的過程,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編寫組.思想政治1[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劉強主編.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8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