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點燃課堂”回歸教育本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學校的基本功能是教育,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和主要載體,是實現學校育人功能的關鍵環節。學校教育的對象是學生,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鮮活的自然生命。生命是發展的,不是停滯的;是生成的,不是既定的。因此,課堂教學的目的也應該是促進學生智力的開發、能力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從而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一、緣起:呼喚教育本真的回歸
1.基于問題解決的理性思考
當前的基礎教育界存在一個普遍而突出的問題是,隨著年齡增長和年級升高,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他們長期被貼上了“后進生”的標簽:學業基礎差,信心不足,挫敗感強烈,學習動力缺乏,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習慣也存在諸多問題。在學習活動中,他們面對著一個又一個挫折,體會不到成就感和快樂,其發展缺乏主動的意愿和能力,是一種被動的發展,這與“教育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旨歸”的理念是充滿矛盾的。
除此之外,以分數這唯一的尺子丈量出的所謂“優秀學生”,其中為了考高分而內心失衡、行為偏激、人格畸型者不乏其數,他們沒有優秀的人格品質、意志情操和健康心態,如果心理素質再出問題,甚至可能干出一些極端的事。
因此,如何立足于人的生命整體,實施正確的價值引導,培養學生的獨立個體精神,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與完善,是課堂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2.優化學生成長的路徑探析
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自我超越的過程。嬰兒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從爬行到行走到奔跑,從認識自我到認識世界。在一次次的超越中,人激發了自身的潛能,獲得了目標感和幸福感,從而實現了自我的價值。試想,如果一個人沒有目標,內心空虛,失去自我,完全依靠本能去生活,那么他的生活與普通動物無異,又何談終身發展與自我價值的實現呢?
在湖南師范大學心理系鄭和鈞教授編著的《高中生心理學》一書中提到:“一般學校的高中生的強度最大的前五種需要:①交誠實、正直的朋友需要;②對豐富知識、多方面能力、優秀品質的需要;③升入理想學校的需要;④對維持生存最基本的水、空氣、陽光的需要;⑤對父母和老師的愛的需要。”這五個方面有機相連,相互促進。據此,我們將影響高中生學習情緒的動因歸結起來,最主要的兩個方面是人緣因素的影響、學習成敗與自我期望的影響。
因此,課堂教學的重點,不僅僅是培養成績優秀的學生,也是在成長路上不斷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品格健全的孩子。其價值取向是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認知、學會做人、學會交往、學會生存,使學生全面發展,最終成為“完整”的人。
3.回歸教育本真的理想追求
教育的本真是什么?“本”即“以人為本”,“真”是“求是求真”。德國的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書中闡述了他的教育主張:“教育的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的成長過程,然后才成為獲取科學知識的一部分。”
一個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以知識為載體,豐富人、充盈人、啟迪人,不是把學生當作知識灌輸的容器,而是培育學生的精神,陶冶學生的靈魂。在當前課堂教學中,最首要的就是改變部分教師“只見知識不見人”的現象,將其觀念轉化為“先有學生再有知識”,以學生為中心,幫助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全面提高思維力、生成力、表達力,將關注學生的成長、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終極目標。
因此,課堂教學不應獨立于知識,而應建立于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精神相契合的過程,這個過程基于教學內容,但超越教學內容,去實現學生對知識技能和價值意義的學習與建構。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本真的回歸。
二、內涵:“1563點燃課堂”的維度與因子
2015年末,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在特定發展階段對自我辦學經驗和辦學思路進行了系統梳理與科學提煉,提出了“點燃教育”的辦學理念,即點燃信心,點燃激情,點燃夢想,點燃智慧,點燃人生,喚醒師生自主發展的意識,點燃師生追求夢想的激情,激發師生內在的生命活力,并提出了“開展點燃教育、打造點燃課堂、實施人本管理、建設普高名?!钡霓k學思路?!?563點燃課堂”實際上是“點燃教育”的一個分支。
1.內涵厘定
“1理念”:激發潛能,點燃智慧。
“5原則”是課堂教學五大原則:點燃學生、以綱定教、精心設計、先學后教、題題過關。
“6底線”是教師在課堂中必須堅守的六條底線:有規范成熟的學案、有明確具體的目標、有當堂表揚五學生、有單獨提問五學生、有十分鐘學生練習、無一名學生不專心。
“3追求”是課堂教學追求的三大理想目標:充滿澎湃的生命活力,具有磁鐵般的吸引力,獲得終身發展的能力。
“點燃”的內涵為喚醒學生自主發展的意識,點燃學生追求夢想的激情,激發學生內在的生命活力。即激發其動機,誘導其行為,對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的正確思想和行為加以強化,使其不斷鞏固成為習慣,從而獲得更多成功的快樂,讓他們充滿自信地去迎接任何挑戰,為實現所追求的目標不懈努力。
“點燃課堂”是指在課堂上凸顯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在備教改輔考各個環節不忘點燃學生,關愛學生,激發學生,讓學生在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快樂學習。以“點燃高效學案”為載體,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將激勵與表彰內化為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搭建起師生溝通的綠色通道。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擯棄“只見知識不見人”的現象,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索取,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與教師一同去面對各種學習問題,通過討論、質疑點燃思維的火花,開啟智慧的大門,從而使教學呈現出生機勃勃、魅力無限的局面。
2.操作策略
“1563點燃課堂”包括六大部分:作業點評與激勵、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內容解析、當堂檢測、課時作業。 ?、僮鳂I點評與激勵:目的是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教師在一堂課的開頭先對上一節課的課時作業進行情況分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反饋信息,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會學習”的能力。與傳統的作業點評不同的是,教師不只給出對錯判定和作業等,更要善于應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去尋找學生作業中點滴的閃光點,用賞識的語言進行激勵,注重作業點評的引導、交流等功能。
?、趯W習內容:整個教學的核心,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所在,有利于學生掌握教學總體思路,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蹖W習目標:教師期待學生在這節課達到的最終效果,讓“教”有的放矢,使“學”有目標可循。學習目標要求具體、簡明、扼要、易懂,讓學生一目了然。
?、軆热萁馕觯?教師對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具體行為都進行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設計,著力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者神采飛揚,學者興致高漲。教師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產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在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問題時,教師要善于傾聽,關注學生涌現出來的各種各類信息,對信息進行篩選和組合,不斷引導和激發學生去發現、去思考,并做必要的點撥、舉例、歸納、拓展等,推進教學過程。
?、莓斕脵z測:把本課知識點匯總編成各類習題進行檢測,并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所占的時間是5-10分鐘。一是檢測每個學生是否當堂達到了教學目標,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導學生通過練習把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真實反饋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情況。
?、拚n時作業:教師根據上課內容所布置的課后習題,以便于學生復習、理解、消化上課內容,為學好下一節課的內容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學的各環節步步為營、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原則,打造點燃課堂,提升教學質量,再輔以學科周測和周末作業,從而實現教學的良性循環。讓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善于學習,點燃學生內在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真正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三、變化:回歸之路上的不斷探索
1.課堂理念的變化
教育理念是課堂的靈魂,是課堂的核心文化?!?563點燃課堂”的理念是激發潛能,點燃智慧,踐行的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生命,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關注的是學生的整個精神領域。
2.課堂主體的變化
“1563點燃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成了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生通過思考與覺悟,內化所學知識,讓其成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從而使自己的價值觀得到改變。知識是外在于人的,通過課堂上教師的點撥與心靈的碰撞,學生悟有所得,讓知識進入認知本體。
3.教師角色的變化
課堂上,教師由原來的獨白者轉變為對話者,在對話中,教師“走下神壇”,作為伙伴與學生相遇,在平等民主的氛圍中使學生體驗感悟著真理的力量、對話的樂趣、人格的尊嚴與生活的美好,教師不再僅僅是滿足于傳遞知識的“經師”,而是“點燃大師”,關注的是學生的個性、主體意識、獨立人格等等。
4.課堂模式的變化
教學模式具有規范課堂流程和教師教學行為的功能?!?563點燃課堂”的關鍵,就是學生內驅力的激發。教師勇敢地越出教案,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善于關注學生的“不和諧”,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教師面對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引導學生探究知識,發展個性,從而促使學生的知識和情感能和諧發展。
5.課堂本質的變化
“1563點燃課堂”的本質是生命關懷的素質教育,本質意義在于培養人、教化人、成就人。當它面對生命時,關注的是生命整體和長遠發展,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這是最崇高的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