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真在于生命的“童化”生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追求本真,童化生命”是江蘇省常州市湖塘橋實驗小學根據學校辦學傳統與歷史總結的辦學理念,是依據學校辦學哲學提出的教育命題。教育是有規律的,兒童的成長更是有規律的,這種規律應該是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學校教育工作要讓學生在生命的成長中留下深刻的、美好的回憶,同時,為兒童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基?!巴本褪亲寖和⒂趯W校的正中央,讓兒童成為兒童,讓兒童成為學校最靚麗的一抹生命色彩。
【關鍵詞】教育本真;兒童生命;童化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26-0068-02
【作者簡介】呂榮法,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實驗小學(江蘇常州,213161)校長,高級教師。
教育應遵循規律,遵循兒童生命成長的規律,把兒童本真的立場、體驗、收獲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最大限度地彰顯兒童個性化的特質,體現生命性和生活性的和諧統一。兒童站于學校正中央,以童心、童真、童趣、童樂為兒童生命成長的底色,讓每個兒童獲得最優發展,讓每個兒童都獲得成功。
一、讓兒童成為兒童——基于兒童文化的精神堅守
學校長期踐行本真教育,它強調遵循教育規律、適切兒童天性;強調滋根養心、固本強基;強調自主自立、真實扎實。學校堅守創新、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從兒童的需要出發,營造一個理解兒童、發現兒童、引領兒童的“人和”環境,運用一種同心同德、同舟共濟的“人同”策略,致力于形成一個使兒童成長、成功、成才的機制。
我們將辦學理念發展為三個“適合”,即“創造適合兒童發展的教育,創造適合教師發展的管理,創造適合學校發展的文化”。學校以“101學生素養發展工程”為藍圖繪制兒童核心素養發展的愿景,致力于培養具有“健康身、智慧腦、中國心、世界眼”的學子,使兒童呈現出“會玩、樂學、尚善、夢創、揚特”的獨特外顯成長樣態。
二、讓兒童擁有無限可能——建構多元生長的課程體系
學校在2014年獨創性地實施了“101學生素養發展工程”,在對工程的整體規劃與設計中撬動學校課程教學的變革與轉型?!?01工程”中的“100”面向全體學生,指向人的全面發展,也指優化后的普惠課程群。“1”面向每一個個體,主要指向個性發展,人人形成一項以上的特長,也指個性發展的“揚特”課程群。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的多元、自主、立體生長理念為本,緊扣“健康身”“智慧腦”“中國心”“世界眼”四大素養目標,建構了“101工程”課程體系。
學校對國家課程中每個學科的自身屬性及價值培養功能進行甄別、統整,形成“語言與人文”“數學與資訊”“健康與生活”“藝術與審美”“科學與探究”五大課程群,加強學科之間的橫向勾連與融合。
一是明晰課程機理。從培育“會玩、樂學、尚善、夢創、揚特”兒童形象的視角,立足普惠課程(奠基工程:全員化、規定性)和“揚特”課程(提升工程:個別化、選擇性)兩個維度,進行“101工程”課程體系的系統梳理,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
二是激活社團課程。一方面積極為本校教師搭建發揮個人特長的平臺,另一方面繼續充分調動社會資源進課堂,聘請家長、社區或學校周邊相關專業團隊進校園進行專業指導,讓兒童在“選課走班”的過程中促進“全面發展+個性成長”,提升綜合素養。
三是完善信息化平臺。推進實施“101工程”課程體系的選課軟件,實現兒童課程選擇的效能最大化。繼續完善兒童成長評價機制中的點贊銀行、微信平臺等數字化評價手段,使評價機制更為立體多維。構建課程評價體系的數據化檢測模型,以更科學、準確的標準檢測學校課程的實施效度。
三、讓兒童做最好的自己——以“立德樹人”滋養心靈家園
以“立德樹人”為思想根源,學校立足兒童生命生長的原點,遵循兒童生長規律,探尋促進兒童生命成長的德育。
1.學校即社會。
學校是兒童生活的家園,班隊是兒童學習、生活、活動的主陣地。班集體生活是兒童基本的社會生活之一,對兒童人格、個性、意志、情趣、習慣等養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一方面全方位構建校園育人陣地,把物理空間轉換為教育空間和社會空間;另一方面讓兒童在班級小社會中成為管理者,把個體信念融入集體大目標。通過“人人有崗位、小干部輪換制、值日小校長”等,形成“我的崗位我負責、我的陣地我布置、我的活動我創意”等自我管理機制,完善了學校的育人機制。
2.活動即課堂。
學校以每個年段的成長主題為縱軸,確定一年級入學日、二年級愛心日、三年級成長日、四年級感恩日、五年級國防日、六年級畢業季為主題的成長日課程。以健康身、智慧腦、中國心、世界眼為橫軸,開展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傳統節日活動,開展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母語節四節活動以及“入學禮、成長禮、畢業禮三重禮教育”“微心愿大夢想”活動等。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認知和實踐能力,構建成長日課程的遞進性目標和內容體系。
3.特長即成功。
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正視全面的評價觀,讓兒童多元發展,對兒童多元評價。讓更多的孩子收獲興趣、收獲希望、收獲自信和快樂。擁有特長意味著兒童獲得成功。學校開展校園成長之星、成功之星評選。讓有特長的學生展示個性風采。班班有歌聲,人人露一手,個個進社團。學校苗苗籃球隊2017年獲得了全國比賽的第一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9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