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回歸生命本真,加強生命關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生命教育是詮釋人的生命、珍愛自我生命、提升人的生命價值的一種教育。它能夠充分體現對生命的關懷與熱愛。高中思想政治課以其特有的教學目標與內容在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方面具有自身的獨特優勢。具備德育教化的特定功能,理應成為德育教育的主陣地。本文將從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意義、目標以及有效途徑等方面加以具體闡述。引導學生學會評估自己、正視自己、糾正自己,完善自己,最終達到尊重生命,珍愛生命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生命教育;思想政治課
  本世紀初,“生命教育”開始在我國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生命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以學校主導,社會、家庭與之相配合,從而形成合圍,使之教育無時無刻都存在。對學生加強生命教育,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推進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理應是我們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內在要求和目標所在,也是我們廣大政治學科一線教師的職責所在。
  一、高中政治課堂滲透生命教育意義
  生命教育是詮釋生命、珍愛生命、提升生命價值的一種教育。尤其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騰飛、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式下,相當一部分家長忙于奔波,或者眼睛只是關注孩子的分數,根本沒有時間關心子女的教育問題以及心理問題,造成孩子生命教育的缺失。高考的壓力壓得有些孩子們喘不過氣來,心理問題油然而生。再加上據相關報道,我國有三千萬中小學生有心理亞健康狀態的表現,每年超過二十五萬人因個人心理問題而自殺,而且每年都在遞增。高中孩子正處在生理上不斷發育、心理上不斷成熟的青春期,這個時段的孩子特別需要得到別人的關懷,更需要積極主動的引導。所以,生命教育就尤顯重要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只有進行生命教育進行有效滲透,構建科學完善生命教育體系,是目前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一項重要工程。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進行生命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通過對學生們關于生命價值,人生抱負與人與人交往的教育,來提高學生對自我生命的珍視,更要對他人生命進行尊重。最終讓學生正確樹立三觀。所以通過思想政治課進行生命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如下:
  1.通過對學生學習、活動等各種途徑,使學生對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價值有了完善的認知,并懂得了生命的珍貴,要從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保護生命、等過程循序漸進的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2.通過生命教育進課堂、并采用多種形式的教育實踐活動,激發出學生正確的生命意識。通過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好人與人、人與集體,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并且能夠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體味生命的意義和真正的人生價值。
  3.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德育水平的教師團隊,以便得到生命教育強有力的延續。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滲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徑
  1.加強對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教育培訓,提升自身的生命意識
  要想學生生命教育落到實處,就得教師培訓先行。生命教育雖然主體是學生,但主導權在教師,所以不能忽視對教師的引導與再教育。而且生命教育當前是一門新穎的實踐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首先它需要教師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深厚的理論基礎、靈活多樣的教育手段、高端大氣人格魅力,這既是學生生命教育的基礎,更是生命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教師要言傳身教,自己對生命充滿熱愛,才能夠感染我們的孩子,激發他們對生命的熱情。
  2.創設探究活動,體驗真情實境。
  廣大一線教師積極探索教學方式,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階段是青少年的性格形成期。這一階段的他們處于青春期,叛逆心比較強。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不要只是空洞的講述生命有多么多么重要,這樣做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會讓學生更加排斥。所以,老師可以采用學生感興趣的,符合他們身心特點的方式,對他們進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生命教育,潛移默化、深遠持久地對學生進行熏陶教育,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具體的、貼近生活的事實材料給學生最直觀的影響。
  傳統的灌輸式和填鴨式教學只能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核心素養框架下的政治課堂要求教師創設真實、恰當、新穎的探究內容,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驗真情實境,并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激發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意識,觸碰學生的心靈世界。
  3.因“材”施教,展現出生命自由發展空間。
  高中政治課本沒有單獨的章節是講生命教育的。當前高中教材的許多內容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一線教師要對現有的教材進行“增、調、補”,增強趣味性。例如教師在講解到發展觀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引領學生從事物發展的角度講"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道理,并引用學生感興趣并有說服力的經典故事,讓榜樣人物“做客”我們的政治課堂,并通過多媒體教學加以呈現。把生命教育細化并滲透到教學內容中,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去感悟,在感悟中去成長。讓學生了解前途是光明的,培養學生豁達的人生觀。老師可以利用“矛盾的特殊性”這部分知識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這個世界上美好的一部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應該用心去經營生命,以樂觀的心態去欣賞生命。
  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平等、友善、民主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一視同仁并且擁有對他們無私的愛??梢酝ㄟ^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感交流,讓孩子們產生共鳴,已達到我們教育的目的。例如,我們在講解到“人生價值實現”的章節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教師可以呈現這樣一個事例,一位70多數的老人掉入河中,一個20多歲的青年因為救他,不幸身亡。然后引出辯題:這個青年的做法到底值不值?讓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去體味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進而得到情感的升華,珍惜自己的生命,真正明白要在創造和奉獻中實現價值。
  4.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開拓學生視野。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上,而應該走出去,開展各種實踐活動。開展高中生“生命教育”、 “感恩生命”、 “關愛生命、關注健康”等為主題活動實踐的研究,增強學生對生命意義的認可理解。(包括學校的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家庭實踐等)通過舉辦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們的交往能力,懂得傾聽,懂得配合。并使之品嘗到與他人和睦相處的好處,通過關心弱勢群體的活動,學會珍惜自我擁有,進而珍愛生命。我們可以通過編排校本教材等拓展生命教育的內容,為學生搭建接觸社會的平臺,去不斷開拓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學會評估自己,糾正自己,完善自己,最終達到尊重生命,珍愛自我,笑對人生的目的.
  總之,生命教育是現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給學生創設一個有助于生命成長的,充滿理解和寬容的教育教學環境,充分挖掘教育素材,以實際行動捕捉生命教育的有利契機。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分數和升學率,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從而推動政治教學從以知識為本走向以素養為本,讓思想政治課成為生命教育的綠洲。
  參考文獻:
  [1]劉濟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讀》[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
  [2]肖川 曹?!渡蚰愣省逃處熥x本》[M].岳麓出版社,2010.
  [3](美)賴斯派瑞《伴青少年渡過掙扎期:安全輔導指南》(增訂本)[M].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7.
  [4]張文質《活著就是幸?!x本》[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1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