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命城堡大冒險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死亡教育;健康生活;珍愛生命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14-0037-03
  【活動理念】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中指出,小學高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內容包括“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正確面對負面情緒”。當學生面臨生命的離別或喪失時,心理和情緒會發生重大變化,自身的角色容易出現模糊感,從而增加成長中的危險因素,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因此,如何建立生命的安全感和歸屬感顯得尤為重要。此外,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組提出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本課題立足于“健康生活”這一素養,將其中的珍愛生命作為總體目標,試圖通過死亡教育來明晰生命的意義。死亡教育作為生命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引導學生用倒計時的方式審視生命、善待生命;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死亡觀,從而在此基礎上樹立積極的生命觀。
  【學情分析】
  心理學研究表明,五年級學生在挫折感和死亡認知上存在偏差,主要表現為死亡認知水平不高,對死亡現象認識比較模糊;沒有體驗到生命本身帶來的價值,生命價值感比較模糊;生命責任意識比較薄弱。由此可見,在小學階段進行死亡教育是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任務。另外,考慮到五年級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限制,對其進行死亡教育時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因此本課題試圖從第三者的視角來了解死亡,體會生命從出生到衰老再到死亡的全部歷程,從而學會從愛的角度理解生命。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正視死亡是人生必須面對的事情,由此了解生命的真實過程。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了解動物和植物的生命歷程,引導學生坦然面對死亡,接受死亡是必然事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生命,尊重和熱愛生命,理解生命價值和死亡的關系,從而以愛的角度理解死亡。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
  幫助學生了解人的生與死及生命的過程,進而培養堅強的品質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2.活動難點
  讓學生在對生死有所認識的基礎上尊重生命,懂得人生中有死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從而更加珍惜生命,進而從愛的角度理解死亡。
  【活動策略與方法】
  情境創設法、小組討論法
  【活動準備】
  情境素材收集、多媒體課件、視頻片段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進入生命城堡
  1.故事導入
  有個小女孩名叫蘇樂,一天下午,她手上提著一只大大的書包,走路邁著大步,氣哼哼地走過草地,突然間大吼起來:怎么會這樣?!接著又拖著包繼續往前走,來到河邊,又突然大吼起來:怎么會這樣?!接著,小姑娘又拖著包繼續往前走,穿過一個公園,突然間又大吼起來:怎么會這樣?!直到最后,朋友中個子最高的那個鼓起勇氣問:“你到底出了什么事?”“埃爾維斯死了!”小姑娘咆哮著,說著打開那只漆皮女包,傷心地哭了起來。原來是蘇樂最喜歡的小黃鳥死了。
  2.創設情境
  傳說中,許多人曾在一個神秘的生命城堡里探險,探險成功的人都能很開心地生活。好朋友們為了幫助蘇樂,想要帶她去生命城堡探個究竟。今天,我們就跟隨他們的腳步一起去冒險吧!
  3.設計意圖
  故事導入,引出課題。通過故事的講述和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部分:城堡里的葉子(認識死亡)
  1.了解葉子的一生
  進入生命城堡之后,蘇樂和朋友們發現,這里最多的東西就是葉子。不同季節的葉子,顏色和形狀都不同。
  春天的時候,城堡里的葉子還是初生的嫩芽,從一棵大樹樹頂的大枝上冒出頭來;夏天的時候,生命城堡里的人們喜歡來到樹下,坐在那里乘涼,葉子為老人遮陰,讓他們不必躲在炎熱的屋子里;秋天來了,當陽光穿過葉子的身體時,我們會發現它的身體開始出現了一些小傷疤,這是春天和夏天的風吹雨打所留下來的痕跡;冬天來了,葉子該搬家了,它們從樹上來到地面,慢慢地,它們的身體開始腐爛,最終融于泥土和大地,于是,葉子的一生結束了。
  2.教師提問
  有些葉子生長在同一棵樹上,為什么顏色卻各不相同呢?
  因為每一片葉子都不一樣,它們的經歷不一樣,面對太陽的方向不一樣,投下的影子不一樣,顏色當然也會不一樣。
  3.教師總結
  葉子的一生雖然結束了,但是有一些秘密是它并不知道的:這些葉子并不知道,冬天過了春天會來;不知道雪會融化成水;不知道,自己看來干枯無用的身體,會和雪水一起,讓樹更強壯;尤其,它不知道,在大樹和土地里沉睡的,是明年春天新葉的生機。
  4.設計意圖
  小學生對于死亡這一話題感到陌生且害怕。葉子是大自然的普通一員,學生從了解植物這一角度出發,會更容易接受并初步認識死亡這一正?,F象。教師需引導學生從第三者的視角,體會葉子的一生??瓷先テ胀ǖ娜~子,卻能用自己短暫的一生發揮自己的作用。從葉子在春、夏、秋、冬的變化感悟生命,初步認識死亡。
  第三部分:生命城堡大揭秘(死亡的本質)
  1.展示亡靈節風俗
  在生命城堡中,人們每年都會過一個盛大的節日——亡靈節。在這一天,人們祭奠亡靈,他們并不難過,甚至載歌載舞,通宵達旦,因為這意味著與死去的親人一起歡度節日。
  2.死亡的三重定義
  生命城堡的人們認為人在一生中,要死去三次: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當你下葬,人們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從人際關系網里消逝,你悄然離去;而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個宇宙都將不再和你有關。   3.教師總結
  海德格爾曾提出“雖死猶生”理論,他認為死亡只能結束一個人的生命,卻不能結束兩個人的關系,感情還在,思念還在,在我們忘記TA之前,TA會一直存在于這個世界上。死亡并非一切的終結,只是一個新的起點,只要回憶不滅,愛便可超越時間和空間。死亡不是一個答案,而是一個理由,它告訴我們真正地活過,夢想過,體驗過,讓我們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寶貴的。
  4.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從衰老與死亡的角度了解人的生命歷程。
  第四部分:遇見生命之神(了解生命歷程)
  1.語言過渡
  生命城堡里住著一位生命之神,他知道很多與生命有關的知識,可以讓我們看到生命的神奇。我們看看今天生命之神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吧!
  2.電腦播放短片《生命的歷程》
  3.分享感悟
  請同學們分享人從出生到衰老的外形變化。
  4.教師總結
  剛剛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對于衰老和死亡的理解。確實,在每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臉上會慢慢出現皺紋,皮膚的彈性也會隨之減少,這些都是我們在外形上的變化。
  5.出示圖片,教師進一步講解生命歷程。
  6.設計意圖
  從生命之神的角度來闡述生命的歷程,引導學生更加了解人的生命,進而更加珍惜生命。
  第五部分:生命加油站(如何面對死亡)
  1.教師過渡
  蘇樂現在已經了解了葉子的一生,也接受小黃鳥已經死去的事實,可是她仍然很難過。我們現在來到生命城堡中的生命加油站,看看能不能找到幫助蘇樂走出悲傷的辦法。
  2.死亡態度
  當死亡無法避免時,我們的反應是否認、思念、憤怒、悲傷、接受。
  3.走出悲傷
  當自己陷入悲傷時,我們可以選擇到外面的大自然中走走,讓自然景觀幫我們轉換心情;帶上一件和過世親人有關的小物件,在想他而悲傷的時候,可以摸摸這個東西;整理出一個紀念本或紀念盒,把過世親友相關的照片、物件放進去;種一棵樹或其他植物,以示思念。
  教師適時進行自我暴露,分享個人經歷。
  當別人陷入悲傷的情緒時,我們可以靜靜地陪伴左右,或是給對方一個深深的擁抱;不需要太多安慰的話,可以分享一點你的感受,如“我也很傷心,我愿意分擔你的悲傷”;不要阻止情感的宣泄,不要說“克服悲傷,不要哭,要勇敢些”之類的話。
  學生分享幫助蘇樂走出悲傷的辦法。通過教師的總結與引導,明白自己可以做哪些努力緩解悲傷,在他人悲傷時自己可以提供哪些幫助。
  4.教師總結
  長大之后,我們會發現人生就是一場告別,今天我們所學的一切都是為告別而做準備。我們走著走著,爺爺奶奶走了;再走著走著,爸爸媽媽走了,同學朋友走了;最后,自己也會跟最親的人說再見,跟世界說再見。希望同學們在與這個世界相處時,學會沒有遺憾地告別。死亡將我們分離,愛卻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因為,生命的結束≠愛的分離。
  5.設計意圖
  通過分享并總結走出悲傷的小法寶,提升學生面對死亡的能力。學生通過教師總結,回顧課堂內容,明白自己面對死亡時,可以從愛的角度進行思考,理解生命的結束≠愛的分離。
  【板書設計】
  【活動反思】
 ?。ㄒ唬┛偨Y
  死亡是生命的終結,因此如何看待死亡和如何處置生命的終結往往最深刻地反映人的生命態度。而長期以來,我們往往認為與尚未成年的青少年談生論死似乎過于沉重,因而往往采取回避的態度和閃爍其詞的做法。在現實生活中,死亡并不會進行挑選,任何年齡段的孩子都可能需要面對死亡,也許是一棵植物的死亡,或者是心愛寵物的死亡,又或者是親人的死亡。因此本課的主旨在于平靜地給學生講述從“生”到“死”的過程,引導學生了解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規律。
  死亡教育的主題難免有些沉重,且容易流于說教,所以上課之初從第三者的視角引出蘇樂的故事,委婉地表達動物的死亡,再通過生命城堡中葉子的變化引出植物的死亡,使學生感受生命的離去。
  上課過程中和上完課之后,從學生的表情和神態觀察,我發現預期目標達到了,學生開始學著思考生與死的問題,知道該如何面對親人的離去了。并且學會一些幫助自己和他人走出悲傷的辦法,進而從愛的角度來理解死亡,即生命的結束≠愛的分離。
  (二)建議
  死亡是一切生物從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了的必然歸宿,但正因為人生中有死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更應珍惜生命,提升個體生命價值。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進入本節課的主題之前,需要有一個鋪墊。如果學生做好了心理準備,再來討論這個話題,相信會有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效果。
 ?。ㄗ髡邌挝唬簭V東省佛山市外國語學校,佛山,528000)
  編輯/張國憲 終校/衛 虹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03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