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盈生命 綻放光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用兒童化的語言與小學生進行心靈對話,通過親近大自然,培養小學生的生態文明素養;樹立活榜樣,提升小學生的習慣養成意識;構建共同體,塑造小學生的健全人格品質,做好德育教育,讓知識充盈生命,讓生命綻放光彩。
【關鍵詞】小學 德育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82-02
小學德育教育是人生大廈建設之初的奠基石。因而小學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開端價值。良好的開端,可以幫助小學生在能力修養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德育是開啟小學生自我提升的起點,這樣將影響小學生的未來軌跡。因此,小學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用兒童化的語言與小學生進行心靈對話,通過循序漸進的模式,逐步塑造小學生的優秀品質。這樣以來,小學生在啟發中學習新的素養,一步一步了解豐富多彩的世界,通過個人的習慣養成,形成健全的人格。這樣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學生與教師進行高效的正面的交流,激發小學生的思維,促進良好素養的養成。但現實中,小學生在思維品質、心理素質、人文素質、學習習慣等方面還停留在較低的水平,加之班容量較大,教師工作較忙,容易忽略兒童特性,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研究探討小學德語教育,提升教育質量、改善人文環境,勢在必行。
一、親近大自然,培養小學生的生態文明素養
小學生天生愛動活潑。在生活中經常跑跑鬧鬧,無法長時間的安靜下來。小學教師可以通過親近大自然的形式,向小學生宣傳環保知識,引導學生討論在生活中的環境問題,然后讓學生代表說出維護生態環境的具體措施,最后帶領小學生自己制作如垃圾分類、節約用水、隨手關燈等環境友好生態標識。同時,小學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自然環境,幫助小學生養成生態文明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到戶外觀察自然界的小動物,如蝸牛、青蛙等,讓小學生來認識小動物的生活方式和習性,讓他們主動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保護有益的小動物,增強他們愛護生命的意識。這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同時也能夠使他們增強生態意識,自覺做生態環境保護的倡導者、行動者、示范者。最終小學生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讓生態文明的理念在小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
二、樹立活榜樣,提升小學生的習慣養成意識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什么是教育?簡單地說就是養成習慣。”哲學家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但是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自律意識較差,良好的行為習慣還未養成。這樣的狀態,小學生不僅自身學習效率低下,難以及時的掌握和消化課堂所教內容,同時也難以形成專注認真的學習習慣。如果缺乏良好的習慣,那么小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將終身受其累。因此,小學教師可以從小處著手,從禮儀養成開始。雖然小學生是一個具有獨立個性的主體,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處事方式,有自己的判斷標準。但是任何成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小朋友模仿的對象。如果教師能夠謹言慎行,用良好的行為來為小學生做示范,那么學生會成為尊敬長輩,團結同學,具有健全人格的新時代少先隊員。小學教師可以幫助小學生學習“講文明,懂禮貌”相關的禮儀知識,增強文明意識、自律意識,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讓小學生看到各種場所文明禮儀的視頻,讓小學生愛上禮儀,讓小學生在內心形成良好的行為標準,并且在班會上表揚有禮貌的小學生,讓他們能夠在生活中找到效仿的榜樣,在全校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逐步塑造小學生的良好習慣,提升小學生的習慣養成意識。
三、構建共同體,塑造小學生的健全人格品質
健全的人格是小學生成長成才的保障。小學生通過參加集體的活動,例如小學生共同組織閱讀小組,在集體閱讀的過程中了解故事中的人格品質,互相討論,增強思維的發散性,體會閱讀的樂趣。小學生通過構建共同體,參與集體活動,能夠使小學生在活動之中感受到他人的魅力,能夠客觀的自我認識和積極的自我態度,提升自我的責任感,鍛煉自己管理個人情緒的能力,發展個人的社交能力,提高個人的思維品質,提升自己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建立適宜的人際關系,從而在集體中獲得個人的價值實現。同時,小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共同的研究未知領域,能夠使小學生在探索求知的過程中體會到社交的樂趣、成長的快樂,讓知識充盈生命,讓生命綻放光彩。
總之,小學教師要用心觀察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尋找適用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將小學生有效組織在一起,營造團結向上的氛圍。同時,通過心靈對話、言傳身教,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同情心,增強安全意識、自律意識,幫助小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創造精彩的人生。
參考文獻:
[1]蘇苑勛.在“4D立體悅讀”中成長——廣州市荔灣區合興苑小學“合禮”德育校本課程的創新實踐[J].中小學德育,2018(11):55-57.
[2]劉必勇.繪畫育德探微——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細節例談[A].教育理論研究(第四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