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驅動讓小學古詩詞課堂綻放光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了重大的創新和突破。古詩詞的學習是小學語文整個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將重點針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有關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詞教育 教學策略 任務驅動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學的遺傳瑰寶必須得以傳承,它越來越多地納入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詞語言精練優美,飽含著深刻的意蘊和動人的境界。然而,古詩詞畢竟與小學生的距離較遠,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因而,小學階段的古詩詞教學,不能生搬硬套。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特點,選擇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完成古詩詞的學習,提高語文素養。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概述
任務驅動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不斷引導學生圍繞著這個核心目標進行學習。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一個個“任務”的完成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學生不僅能夠獲得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還能夠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興趣的驅使下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最后獲得成就感,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充當一個引路者的角色,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吸納知識,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也可以及時提供幫助,以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偠灾?,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任務驅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基礎上所創建出來的一種科學的、有效的教學方法。[1]
2.任務驅動法運用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
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古詩詞內容的朗讀背誦,就其含義進行分析,還要讓學生體會到古詩詞中的深刻情感,古詩要欣賞詩的意境才能得到精華。上好古詩詞課,并不容易,而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將繁雜的教學過程模塊化,教師可以一層一層分階段完成教學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每個模塊的教學都設計成為一個目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向原本的目標靠攏。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首詩的時代背景、創作背景、詩人、內容、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內容劃分為一個一個的小任務,讓學生逐級把握。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開展探究、合作、自主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效率。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1.設計閱讀任務,幫助學生更貼切的掌握詩中內容
“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是人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教師可以利用這一規律,為學生設計閱讀任務,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詩中情感。利用早晨的時間讓孩子對古詩詞進行朗讀,不僅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古詩詞朗朗上口的美感,還能通過眼睛和嘴巴等感官的同時讓學生更好的體會詩人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僅充分的理解了字面意思,還能體會到詩句帶來的美的感受。如:教學唐代詩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師可以選擇在下著春雨的早晨上這首古詩,也可以讓學生在下著春雨的早晨朗讀這首古詩,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春天萬物勃發的景象,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能夠更加輕松。
2.設計分組討論任務分散重、難點,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詩中情感
我國從古至今表達感情的方式都是含蓄內斂的,古時候的人通過創作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借詩抒情。如:教學李白的《贈汪倫》一詩,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人把自己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比喻成比潭水還要更加深,但小學生在學習時很有可能對詩中的內容產生誤解,不明白為什么千尺深的潭水會與作者和汪倫的感情有關聯。此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們設計分組討論的任務,就潭水和作者感情之間的聯系進行討論,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來理解詩句內容。當學生討論完畢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都派代表起來談談自己小組的成員都是如何看待詩中“潭水”和作者情感之間的聯系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仔細聆聽學生的想法,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隨后再進行正確的指導。從而讓學生知道:作者是將自己與友人的情誼看的比千尺的潭水還要深厚。此時,不需要多華麗的辭藻,就能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掌握詩中的內容,感受到作者想表達的感情。教師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分組任務引導,讓學生能夠體會到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2]
3.結合目標任務創設教學情景,使學生深刻理解古詩詞的美麗與優雅
教學中,教師需要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習更加直觀和形象化。教師要充分發揮計算機綜合處理多媒體的功能,從聲音、色彩、形象、情節、過程等方面,設計適當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索實踐,加深對問題的理解,使學生利用有關知識與經驗去“同化”或“順應”所學的新知識,發展能力。因此,教師在應用任務驅動法進行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時,應當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去感受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他們對古詩詞內容的畫面與情感的體會。如:教學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一詩,當講到“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一句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有關霜葉漫天飛舞的圖片、動畫或是視頻,然后請學生們閉上眼睛,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詩中的美景,使自己仿佛置身于作者所描繪的詩中景象,感受之后,再讓學生自己去總結詩人的情感表達,深刻理解到古詩詞的美麗與優雅。
結語
優秀的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模塊。以任務驅動法“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進行古詩詞的教學,能充分激發和調動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傳統文化,學會發現古詩詞的美,欣賞古詩詞的美,享受美感體驗,達到自能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建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80.
[2]伍萍.任務驅動下的語塊教學訓練模式有效性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4(01):34-41+9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