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級任務驅動的旅游心理學課堂教學改革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針對旅游心理學的課程特點,提出了3個教學改革點:(1)以多級任務驅動法設計教學內容,用多層次、遞進式的任務貫穿課程學習項目;(2)以小組協作為學習組織形式,包括小組活動方式的設計、任務分工等;(3)改革課程學習評價模式,公正全面地評判學生成績。
關鍵詞:課堂教學改革 多級任務驅動 旅游心理學
一、旅游心理學課程性質分析
旅游心理學是旅游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隨著旅游業發展而產生的一門新學科。以心理學為切入點,研究參與旅游和旅游業的所有人員的心理特點和行為規律,主要包括旅游消費行為,旅游服務行為和旅游消費心理傾向等。旅游心理學表現為很強的應用性,通過系統學習相關應用心理學和旅游學基礎知識,熟悉旅游者消費心理特點和規律,掌握旅游服務的心理策略,從而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熟悉旅游企業管理心理知識,掌握處理人際關系、人際溝通的心理策略和一些團隊心理建設的方法,提高旅游從業人員心理素質與職業心態,提升旅游產品質量與旅游效率[1]。
國內旅游心理學研究隨著學科發展雖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課程教學和時代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如課程內容與旅游關聯度欠緊密,重理論輕實踐;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活躍度低;課程考核方式欠系統全面等[2],很難滿足當代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課程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二、課程改革方案
眾多的學者已經意識到“旅游心理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嘗試使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任務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方法在理論學習與理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等方面都顯示出良好的教學效果[3-6]。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與情境認知理論基礎上的現代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注重實踐,強調任務的目標性和情境的創設性[7]。多級任務驅動是指多層次、遞進式的任務設計和實現[8],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任務的探究。本課程從典型案例的理論解析入手,到針對特定研究對象拓展,再到綜合實踐提高,任務由低到高,由簡到難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ㄒ唬┒嗉壢蝿镇寗拥慕虒W內容設計
第一級任務:典型案例解析。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案例并圍繞案例,進行合理解析,理出知識點,針對每個知識點講授相關理論;然后,針對每個知識點分析其與研究對象間的異同,把點串成線,形成第一級任務設計的目標。以旅游動機的學習為例。一級任務就是以拉脫維亞另類旅游作為案例引入,學習有關旅游動機的理論知識,包括旅游動機與旅游需求的關系,旅游動機的單一性與復雜性,旅游的本質,影響旅游動機的因素,旅游動機的分類等,將有關知識點串聯,加深對旅游動機的理解。
第二級任務:針對特定研究對象的拓展。為了深刻理解每個知識點,在作補充訓練時,將知識點連成線,拓展成面,加深鞏固對相關基礎理論與知識點的認知,提升基本應用技能。根據情境,設計符合課程要求的獨立研究項目,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做好基礎操作和鋪墊,有目的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練習,提高理論聯系實踐的技能。例如,在旅游動機的學習中,引入旅游動機的調查研究分析實例,實現特定對象的旅游動機問卷的設計;通過對旅游群體的分析,旅游目的地性質的了解,對旅游動機的細則做出合理的選擇,創建目標群體明確,旅游目的地清晰,具有針對性的旅游動機問卷調查表。這是學生基于特定任務在模仿基礎上的遷移學習。
第三級任務:綜合實踐提高。綜合實踐是在前兩級任務的基礎上,以團隊協作的形式,自主完成一個主題明確的研究項目,將各層次知識點有機組合,深入理解知識體系,達到融會貫通的學習目的。完成綜合實踐任務,要求學生按照項目研究的步驟,從理論分析、概念邏輯設計、數據實地調查與收集、一手數據分析、研究項目的合理化建議等各環節相互配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綜合實踐的學習過程中,強調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在過程中的糾正錯誤和不足,完善細節,循序漸進,通過積累和提高,來完成學習目標——完整的項目研究報告。學期末,各小組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評價作品。
綜合研究項目的選題,由教師在課前提供一些候選題目,學生也可使用通過教師認定自主選題。確定題目后小組把任務分解為不同模塊,制訂時間進度,落實到小組內每個成員,中期檢查和期末成果驗收都有相應的評價。
?。ǘ﹨f作小組為項目研究學習的組織形式
課程以多級任務驅動為主線,采用項目小組協作的學習模式,即通過布置任務、學生分組,分工協作、成果交流展示、點評互評等環節,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和責任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獲取較高的學習效率,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在第一級任務開始初,就對學生說明相關的學習內容,程序、方法與各階段要求,對全班同學分組,4人1組,小組長1名。在整個研究項目的學習實踐過程中,小組成員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在綜合環節,圍繞選定的研究項目,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及時交流溝通,注重團隊協作精神,共享資料、思路、方法與數據,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參與、探討中,各自完成功能目標,再進行項目綜合,按要求形成最終的成果。
(三)多級任務驅動課堂教學學習評價改革
合理的學習評價方式是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的保障。針對旅游心理學理論性與應用性密切結合的課程特點,評價方式不僅要考察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還要切實考察學生的實際操作與應用能力。
多級任務驅動課堂教學學習評價改革中,其核心就是改變原有課程考核評價中成績比例的構成。改變一直以來理論考試為主的評價方式,提高過程性評價的比例;減少書面考試成績的比例,提高研究項目實踐考試的比例;減少理論知識的卷面考試比例,提高綜合實踐學習研究能力的比例。 教師對學生課堂上的項目研究各階段展示、作業進程匯報等,教師均作好記錄,作為平時成績評判的依據。學期末時學生以小組形式作相關研究項目匯報,在成績評價上,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均占有相當比例,通過設定權值對團隊成績和個人成績進行換算,進行合理公證的評價[8]。
結語
任何課程的教學改革既是課堂上教與學的互動,也是課程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融合與設計,只有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并用教學實踐來檢驗,才能體現教學效率。有關旅游心理學的多級任務驅動教學改革的3個方面已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業質量、期末考試成績上,均反映出此教學模式的有效性。調動了學生課程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能力與深入學習的態度。在細節方面,將進一步充實和完善多級任務的課程內容范圍,研究小組協作式學習的活動方式、任務分工方式和課程綜合評價方式??傊ㄟ^不斷完善教改方案,做細做實,讓課堂教學改革真正服務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喜林,趙艷輝.旅游心理學(第二版)[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6:2-15.
[2]謝益民.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7(10下):189-191.
[3]楊學燕.任務型教學法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探討——以《旅游心理學》教學設計為例[J].旅游學刊,2006(12):67-70.
[4]田敏娜,白然,侯燕燕,李慶生.案例教學法在旅游心理學課程中的應用[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7(9):62-64.
[5]呂曉玲.PBL教學法在旅游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4):109-110.
[6]楊亞芹.基于項目式教學的“旅游心理學”教學改革研究——以“旅游者的氣質”為例[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8(2):70-73.
[7]張志毅.任務驅動法在旅游心理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4):53.
[8]謝紅霞.基于多級任務驅動的ACCESS數據庫應用課堂教學改革探討[J].計算機教育,2018(6):57-6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