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任務驅動法的管理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基于任務驅動法的翻轉教學模式應用于管理學人才培養實踐中,可以為管理學的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提出了采用項目小組的方式進行管理學教學。每次課程以任務單的形式下發至小組,課堂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將實踐穿插于案例中,將理論融入案例中,將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學,注重采用系統性的管理學教學模式。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管理學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8-0133-02
  一、管理學的人才模式對比
  教學的目的是培養人才,管理學的自身特點決定了管理學的人才培養模式不能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人才培養。管理學的教學模式包括理論講授型、案例教學型、理論講授加企業實踐型三種類型。理論性講授側重的是系統性的學習管理理論,案例性教學側重用管理思想分析問題,理論加實踐的方式則在兩者間尋找平衡點。追根溯源地講,三種教學模式都沒有根本地解決一個問題——誰是教學主體的問題?三種方式歸根到底都是教師是教學的主體,都更傾向于學生被動地接受。不同的教學模式也就決定了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高等院校管理學人才培養的目的是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革和探索,培養出能夠具備系統性理論基礎和管理思維模式下的具備解決實踐問題的管理人才。近年來,很多學者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從學生如何主動學習方面進行了許多嘗試,提出了任務驅動法、翻轉教學、微課、慕課、項目小組等很多教學方法,都試圖在管理學教學模式上將實踐和理論結合,并尋找最佳的結合點,但是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二、基于任務驅動法的管理學人才培養模式
  任務驅動法主要是以項目或者活動為中心,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運用,主動去探索和協作,是以任務為主線、學生為主體。翻轉式教學更是在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程度上更進了一步,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課堂主要是師生的互動,是教與學的更好融合,將“教”的過程前移,重點放在“解惑”上。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任務驅動法和翻轉教學都有著各自的優點,都對學生的主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學內容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學底稿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失敗多,成功少。
  1.模式構建。在管理學人才培養上,由于管理學教學的獨特個性,本文認為應建立基于任務驅動法的管理學翻轉人才培養模式。即采用項目小組的方式,每次課程以任務單的形式下發至小組,小組采用實踐、案例分析、市場調研、統計研究、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任務研究,課堂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將理論融入案例和實踐中,將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學,注重系統性地解決管理問題的人才培養模式。
  2.階段劃分?;谌蝿镇寗臃ǖ墓芾韺W人才培養模式具體包括三個階段:由未知到已知的課前知識傳遞階段、由已知到內化的課中吸收階段、由內化到拓展的課后應用階段。
  第一,課前知識的傳遞階段控制點。課前知識的傳遞階段是培養環節的準備階段,主要環節包括教師準備和學生準備兩個方面。教師準備的主要內容包括任務單的設計、案例的甄選、微課的制作等三個方面;學生的準備主要包括任務的接收、分析與理解、任務實施、解決方案編制四個方面。
  在教師準備方面,任務單的設計是管理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環節,主要內容包括教學目的的設計、內容的設計、任務實現方式的選擇、任務實現過程的風險點控制措施、必要的資源準備等環節。在任務實現方式的選擇上,可以結合調查問卷、網絡測評、案例分析、沙盤模擬、實踐調研等多種方式,要注重內容和方式的結合性,要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合理選擇任務實現方式。
  微課的制作是學生提前對理論基礎知識理解和掌握的控制點,微課的方式上可以采用flash、ppt、視頻、交互式課件等,微課制作耗時費力,并需要持續優化。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要有合理化的腳本設計,對課程的時間、環節、內容要有精準的把握。如何讓學生能夠以小組學習的方式理解理論知識并且能夠有基本的掌握,對任務的理解和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
  第二,課中的知識的吸收階段。課中的知識的吸收階段包括知識探究的情境設計、知識探究的過程設計、項目分享、項目的評價四個內容。
  項目分享是在課中階段的關鍵點,需要每個自主學習小組都能夠陳述項目完成的情況,對項目的實施過程和結果進行清晰的闡述,并且能夠分享項目實現過程的收獲和體會。項目分享的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系統性能力,以及獨立的學習習慣和個性。
  項目的評價結果直接關系培養模式實施效果,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對過程的掌控十分必要,要能夠對每個自主學習小組的完成情況和分享過程進行必要的點評和分析,點評的關鍵點不在于正確與否,而是找到閃光點和過程中的完善點。在點評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理論基礎的引導、系統性思維和邏輯性思維的引導、表達方式和展示方式的引導。
  第三,課后的知識拓展階段。主要是將項目的分享與點評傳遞到知識共享平臺內,進一步豐富案例。案例的分享過程包括項目資料的整理和點評、項目資料共享、項目資料查閱和分析三個環節。整理和點評是將全部項目、全部過程進行概述,對各自主學習小組的完成情況進行匯總和整理,并進行點評和引導,將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貫穿資料的全過程,為學生的回顧做準備。項目資料的查閱和分析是培養過程的延續,項目匯報完成不是項目的最終節點,要給學生創造持續學習的機會,教給學生持續學習的理念。在項目分析的過程要開通BBS功能,使得學生能夠獨立的對項目進行總結和提升,進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三、人才培養模式考核
  考核是必要的過程,相對于傳統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考試、論文等方式進行最終結果的定量化或者定性化的評價。本文所提出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宜采用傳統的考核方式,這就需要改變現有的教學評價模式,關注點主要以過程檢查、考核、評價為主,改變過去注重結果的教學評價模式。因此,建議采用積分制的方式進行考核。
  對于教師的評價,積分制是一種顛覆傳統考核模式的績效管理方式,賦予教師更多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對教師的考核要更多地關注教師的個人能力、工作態度和行為、學生展示成績,并與傳統的以課時費為主的績效工資脫鉤,構建新的績效獎金分配方式。
  對于學生的考核,關注點更多的放在過程、能力、協作、創新上;通過對每次項目任務單的評價,從準備的充分性、基礎知識的理解力、方式的新穎性、知識回顧的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評價點放在創新上、放在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放在系統性和邏輯性思維的提升上。
  參考文獻:
  [1]  曲麗,李娜.“管理學”翻轉課堂教學內容設計與思考——以長春財經學院為例[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12).
  [2]  尹秀英.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管理學案例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7).
  [3]  巢瑩瑩,張正國.翻轉課堂:管理學案例教學模式設計——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J].大學教育,2016,(2).
  [4]  張巧巧,羅茜.創新創業視角下《管理學》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
  [5]  劉紅紅.應用型高?!豆芾韺W原理》課程翻轉課堂模式設計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7,(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430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