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應用任務驅動法導學案提高人才自主學習能力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自主學習能力與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之一。當前管理學教學改革中已經引入了“任務驅動教學法”。這種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也存在著知識點過多、學生經常忘記學習目標、學生不能完成任務等問題。因此,通過導學案(學案)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對提高人才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導學案;管理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9-0141-02
  導學案又稱學案,它是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按照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來設計、編寫。上課之前導學案就要發給學生,用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導學案能夠克服現行教學方法中教與學分離的現象,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
  一、任務驅動法導學案的特點與結構
  教師使用任務驅動法導學案教學,需要事先把教學內容以任務的形式撰寫成導學案,再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預習,以便使學生的預習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在導學案中合理設計任務,激發學生興趣去主動探索,提高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通過完成任務學到知識。
 ?。ㄒ唬┤蝿镇寗臃▽W案的特點
  1.以學生為主體。這是導學案與傳統教案的根本區別。教案是教師課堂教學方案。教案的主體是教師,側重于教師講什么、如何講,如何使學生“學會”。導學案是在教案的基礎上,站在學生的角度,為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學習,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設計的學習方案。
  2.引導學生為主線。導學案的設計要立足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要求、學習范圍、學習方法等。導學案實施的時候要設計相應的模塊,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課上引導案例、自主學習、問題探究、檢測評價等。課堂學習過程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通過復習、提問、引入、演示、舉例、設問、解釋、練習、分析、歸納、小結、檢查、評價等進行引導。
  3.注重探究式學習。教師通過導入案例創設問題情境,布置學習任務。學生通過自學、小組合作學習,探究解決問題,完成學習任務。對于簡單的學習任務,學生閱讀教材、參考材料、學案等自行完成。對于復雜的學習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共同完成,學習過程中教師巡視、檢查、指導。
 ?。ǘ┤蝿镇寗臃▽W案的結構
  任務驅動法導學案中,教師需要以導學案引導學生的任務完成過程,以任務完成實現學習目標。因此,任務驅動法導學案的基本框架包括目標確立、任務準備、任務完成、效果檢驗等過程。
  1.目標確立。教師需要把課程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相應轉化成學生的學習目標。目標設計要具體,具體分解到每一章、每一節以及每一次課時的學習所應達到的目標。還要緊密結合學情,盡可能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
  2.任務準備。任務準備就是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所需要做的一系列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包括:學生對任務目標的了解,對完成任務所需相關知識、方法與技能的掌握,對完成任務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的預判等。準備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提前預習導學案,來進行自主學習。
  3.任務完成。任務完成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首先教師進行任務解析,明確任務目標,布置任務過程中的相關要求,完成任務所要達到的效果等。任務的提出主要通過管理案例、管理小故事、管理實踐中的一些問題等。學生主要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及時指導。
  4.效果檢驗。教師應在課堂上通過提問、練習、測驗,或要求學生發言、演示、歸納等,來檢驗學生是否通過任務完成,掌握了相關知識、方法與技能。
  二、應用任務驅動法導學案的關鍵問題
  在應用任務驅動法導學案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ㄒ唬┤蝿盏脑O計
  任務驅動法導學案需要設計明確的任務目標,這是學生完成預定學習目標的關鍵。目標的表述上,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簡單、明確、具體且易于理解。
  任務要多樣化,避免簡單呆板的任務使學生產生疲勞感,影響學習效果。具體上可以任務的具體形式多樣化,微課、幕課、雨課堂等教學方法的充分運用;任務的完成方法多樣化,合作探究、情景演示、角色扮演、課堂辯論等學習方法的充分運用;任務的學習資源多樣化,書面的、口頭的、音視頻的、網絡的各種資源的充分運用。
  任務的難度要分層化,一方面學習內容本身的難度要區分,哪些是課前預習時掌握就可以的,哪些需要在課堂上深入探究的;另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任務的難度,學習困難的學生重點掌握的程度,大多數學生普遍掌握的程度,少數勤于思考的學生深入探究的程度,都要設計出來。
 ?。ǘ﹩栴}的提出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關鍵環節是正確地提出問題。教師在任務設計時就要把相關的知識點設計成一個個待解決的問題鏈。問題的設計要有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問題的設計也要循序漸進,使學生通過對一個個問題的探究、解決,達成任務目標。
 ?。ㄈW生的參與
  任務驅動法是高度依賴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的教學方法。但是,傳統的教學手段難以全面掌握學生的參與程度。比如常用的小組合作探究方式,小組討論的結果只有一個學生匯報,那么小組其他同學在討論時參與程度就無法體現。再如對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我們一般只能通過抽查的方式來進行總體判斷,其中偶然性很大。當然,我們可以通過任務設計、課堂組織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但對于學習自主性差的學生效果很有限。我們需要應用新的技術手段、新的媒體形式、新的教學方法,來隨時掌握、檢查、督促學生的參與情況,保證教學效果,達成教學目標。
  三、任務驅動法導學案在管理學的應用案例
  基于任務驅動法的管理學導學案設計,主要是根據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管理學的課程教學目標,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全面認識管理、管理理論的演進、計劃與決策、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領導、激勵、溝通、控制、時間管理等十個單元。下面以第一章全面認識管理為例,看看導學案的設計。
  結合學生的基礎和能力,設定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學習內容及重點、難點,指定教材、參考書目,提供學案、案例等學習資料。
  學習過程首先要導入任務,明確要求。本課通過管理小故事引入,要求學生從管理者的角度出發,結合管理實踐,認識管理的重要性和特點,了解與把握管理的對象,探索管理的本質屬性與規律,以正確地把握管理。具體的學習內容包括:
  第一,任務解析。以教學課時為單位,分解為兩個分任務:了解管理的含義;明確管理者應具備的技能。
  第二,分任務一的學習。首先,任務導入,如猶太人的故事;其次,核心知識與技能:一是管理的含義,二是管理的二重性,三是管理的職能,四是管理的特點;最后,合作研討,如管理學是科學嗎?
  第三,分任務二的學習。首先,任務導入,如農婦與母雞的故事;其次,核心知識與技能:一是管理者的含義,二是管理者的類型,三是管理者應具備的技能,四是成功管理者的特征;最后,課堂游戲,如蘇秦賣石頭的故事。
  第四,案例分析:王新該做些什么?學習任務結束后,安排課后實訓。
  參考文獻:
  [1]  張艷霞.“Under the Blue Sky”教學設計[J].中國農村教育,2018-10-30.
  [2]  侯健.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5-12-05.
  [3]  王艷華.淺談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習動機的激發[J].學周刊,2014-09-15.
  [4]  李揚.基于任務驅動法的導學案設計與實施——以高中信息技術課為例[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40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